读书人

信号与系统(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4-14 04:59:17 作者:

 信号与系统(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38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502595968
条形码:9787502595968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信号与系统(第2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信号与系统(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Matlab程序,系统地论述了如何用Matlab对信号与系统进行分析和仿真。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LTI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傅里叶分析,离散时问信号与系统傅里叶分析,调制与采样,S域分析,Z变换,系统理论,状态变量分析。
全书在取材上注重内容和结构的完整性,着重于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加强了与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等领域的联系,增加了一些在工程上有着广泛应用背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尤其是著名仿真软件的引人。同时,在取材上也体现了课程应用领域的演变,课程教学和内容安排上的发展,注重经典理论与新技术的融合。教材内容适用于不同学时的教学课程,可根据不同学时和教学要求,灵活组合授课内容。
《信号与系统(第2版)》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控类和计算机专业等工科或理科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从事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等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的研究生、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编辑推荐 《信号与系统(第2版)》:普通高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0 引言
1.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 信号的描述与信号的分类
1.1.2 系统的表示与分类
1.2 基本的连续时间信号
1.2.1 连续时间复指数信号与正弦信号
1.2.2 奇异信号
1.2.3 其他连续时间信号
1.3 基本的离散时间信号
1.3.1 单位脉冲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及其相关序列
1.3.2 离散时间复指数信号与正弦信号
1.4 信号的组合运算与自变量变换
1.4.1 信号的组合运算
1.4.2 信号的自变量变换
1.5 系统的描述
1.5.1 系统的模型
1.5.2 系统的互联
1.6 系统的基本性质
1.6.1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1.6.2 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
1.6.3 增量线性系统
1.6.4 记忆系统与无记忆系统
1.6.5 因果性与因果系统
1.6.6 可逆性与可逆系统
1.6.7 系统的稳定性
习题1

2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2.0 引言
2.1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2.1.1 信号的脉冲分解:用φ(t)表示连续时间信号
2.1.2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卷积积分与单位冲激响应
2.1.3 卷积积分的图示法
2.1.4 卷积积分的性质
2.2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2.2.1 离散时间信号的脉冲分解:用φ(n)表示离散时间信号
2.2.2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卷积和与单位脉冲响应
2.2.3 卷积和的性质
2.3 单位冲激/脉冲响应与LTI系统性质
2.3.1 LTI系统的可逆性与可逆 系统
2.3.2 LTI系统的稳定性
2.3.3 LTI系统的因果性
2.3.4 LTI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3.5 LTI系统的特征函数
2.4 LTI系统的微分、差分方程描述
2.4.1 连续时间LTI系统微分方程描述及其经典解法
2.4.2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数学模墨及其差分方程的经典求解
2.5 LTI系统的响应分解: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
2.6 LTI系统的框图表示
2.7 LTI系统的Matlab求解与仿真
2.7.1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求解
2.7.2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求解
2.7.3 卷积计算
2.7.4 LTI系统的仿真
习题2

3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3.0 引言
3.1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谐波复指数信号表示: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
3.1.1 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
3.1.2 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3.1.3 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的收敛与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的近似表示
3.2 非周期信号的复指数信号的表示: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3.2.1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导出
3.2.2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收敛性
3.2.3 典型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对
3.3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4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4.1 线性性质
3.4.2 时移性质
3.4.3 频移性质
3.4.4 共轭性及共轭对称性
3.4.5 微分与积分
3.4.6 时间与频率的尺度变换
3.4.7 对偶性
3.4.8 帕斯瓦尔(Paseval)定理
3.4.9 时域卷积性质
3.4.1 0 调制性质(频域卷积)
3.5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3.5.1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率响应
3.5.2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频域求解
3.5.3 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征的LTI系统
3.5.4 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系统响应
3.5.5 电路系统的频域求解
3.5.6 信号的不失真传输
3.5.7 信号的滤波与理想滤波器
3.5.8 利用Matlab实现频域的数值求解
习题3

4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4.0 引言
4.1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谐波表示:离散时间傅里叶级数(DFS)
4.2 离散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复指数表示: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4.2.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导出
4.2.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收敛性
4.2.3 典型离散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对
4.3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4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4.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
4.4.2 线性性质
4.4.3 时域平移与频域平移性质
4.4.4 共轭与共轭对称性
4.4.5 时域差分与累加
4.4.6 时域扩展
4.4.7 频域微分
4.4.8 时域卷积和性质
4.4.9 调制性质
4.4.10 帕斯瓦尔定理
4.5 对偶性
4.5.1 离散傅里叶级数的对偶性
4.5.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与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之间的对偶性
4.6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4.6.1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率响应
4.6.2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频域求解
4.6.3 用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表征的LTI系统
4.6.4 离散时间信号的滤波与理想滤波器
4.7 基于.Matlab的离散时间信号与LTI系统分析
4.7.1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的计算
4.7.2 绝对可和序列的频谱计算与显示
4.7.3 根据差分方程计算系统的频率响应
习题4

5 采样与调制
5.0 引言
5.1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
5.1.1 冲激串采样:采样定理
5.1.2 用样值序列重建或表示连续时间信号
5.1.3 零阶保持采样
5.2 信号的欠采样
5.3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
5.3.1 脉冲串采样
5.3.2 离散时间信号的抽取与内插
5.4 连续时间系统的离散时间实现
5.5 正弦载波幅度调制
5.5.1 双边带正弦载波幅度调制(DSB)与同步解调
5.5.2 频分复用
5.6 脉冲幅度调制(PAM)
5.6.1 自然采样与时分复用(TDM)
5.6.2 平顶采样形式的脉冲幅度调制
5.7 希尔伯特变换与信号的正交表示
5.8 离散时间信号正弦幅度调制
习题5

6 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0 引言
6.1 拉普拉斯变换
6.1.1 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6.1.2 拉氏变换的收敛域
6.1.3 拉氏变换的几何表示:零极点图
6.1.4 X(t)的时域特性与其拉氏变换X(S)收敛域的关系
6.2 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对
6.3 双边拉氏变换的性质
6.4 周期信号与抽样信号的拉氏变换
6.5 拉氏反变换
6.6 单边拉氏变换及性质
6.7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7.1 系统函数
6.7.2 S域的元件模型
6.7.3 全响应的求解
6.7.4 系统函数代数属性和方框图表示
6.8 用Matlab实现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习题6

7 Z变换
7.0 引言
7.1 双边Z变换
7.2 Z变换的收敛域
7.3 Z变换的几何表示:零极点图
7.4 Z变换的性质
7.5 常用信号的Z变换对
7.6 Z反变换
7.6.1 幂级数展开法(长除法)
7.6.2 部分分式展开法
7.6.3 围线积分法(留数法)
7.7 单边Z变换
7.8 单边Z变换的性质
7.9 LTI系统的Z域分析
7.9.1 系统函数与系统性质
7.9.2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Z域求解
7.9.3 系统函数的方框图表示
7.10 利用Matlab进行Z域分析举例-
习题7

8 系统理论
8.0 引言
8.1 系统函数与时域特性
8.1.1 连续时间LTI系统
8.1.2 离散时间LTI系统
8.2 系统函数与稳定系统的频域特性
8.2.1 连续时间LTI系统
8.2.2 离散时间LTI系统
8.2.3 二阶系统
8.3 理想滤波器的逼近与频率 变换
8.3.1 巴特沃思滤波器
8.3.2 频率变换
8.4 因果系统的稳定性准则
8.4.1 因果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准则
8.4.2 因果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准则
8.5 线性反馈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8.5.1 线性反馈系统
8.5.2 闭环极点方程
8.5.3 根轨迹的端点:K=0和/K/=+∞时的闭环极点
8.5.4 角判据:根轨迹的相角条件
8.5.5 根轨迹的性质
8.6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8.6.1 围线映射的基本性质
8.6.2 连续时间LTI反馈系统的奈奎斯特判据
8.6.3 离散时间LTI反馈系统的奈奎斯特判据
8.7 基于Matlab的系统频率响应与稳定性分析方法
8.7.1 波特图
8.7.2 奈奎斯特图
8.7.3 根轨迹
习题8

9 状态变量分析
9.0 引言
9.1 系统的状态与状态变量
9.2 系统的信号流图表示
9.3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9.3.1 由电路图直接建立状态方程
9.3.2 由微分方程来建立状态方程
9.3.3 由系统函数来建立状态方程
9.4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9.4.1 用拉氏变换求解状态变量与输出响应
9.4.2 状态方程的时域解法
9.5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 建立
9.5.1 由差分方程来建立状态方程
9.5.2 由系统函数来建立状态方程
9.6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9.7 由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8 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
9.9 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察性
9.10 利用 Matlab进行状态空间分析举例
习题9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文摘 插图:


1.0 引言
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是一个通过信息的流通、信息的积累、信息的处理以及信息的利用导致经济社会形态均发生质的变化的社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连接的四通八达的网络,高速的信息处理系统及高度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满足了各种人群的生产经济、社会活动、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现在,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无论谁,无论在何地,无论在何时,都与信号与系统息息相关:从个人电脑、手机、家用电器、汽车,到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公交车的刷卡机、超市收银员的扫描仪等无一不是信号与系统的典型例子。今天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是现代社会中与能源、材料同样重要的、人们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三大资源之一。信息像其他资源一样,要使它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形成人们的有形或无形资产,需要一个完整的运作环节,那就是采集和生成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存储和管理信息、传送和交换以及操作和应用信息等。广义地说信息是以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事实的集合。信息的表现形态有数据、文字、声音、图像四种,但它不能直接传送,必须将它转换成易传输和处理的信号,因此信号与信息不同,它是信息的载体。神舟6号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传回地面的太空情景图像、声音等都是由宇航员用摄像机把太空的各种信息转换成可以远距离传送的电信号,再经过专门的发送系统发送,这些电信号通过一定的通信频道后,最后由地面的接收系统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可看见的电视信号、可听见的声音信号。可见信息是要靠信号来携带的。
信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古代传送烽火的光信号,击鼓鸣金的声信号,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等。在各种信号中电信号是最便于存储、传输、处理和再现的,应用也最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常通过各类传感器将各种物理量如声波、光波强度、机械运动的位移或速度等转变为电信号。
有关信号和系统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在很多科学和技术领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在通信、航空与宇航、生物工程、化学过程控制与语音等方面各个领域中信号与系统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但这些系统都具有两个基本的相同点,一是作为一个或几个独立变量函数的信号都包含了有关某些现象特性的信息,二是系统总是会对给定的信号产生出
……
读书人网 >电子与通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