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

发布时间: 2010-04-14 05:17:22 作者:

 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码:512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727434
条形码:97878067274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有关佛教思想、寺院法器、佛寺文物、僧尼生活、佛教艺术等国际研讨会的几十篇论文。
  此书为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媒体推荐
                    宿 白
                  北京大考古系
  2001年6月,由美西北大美史系中北京大中古代史研究中心合的“唐宋的佛教社寺院富世俗供”研,在景如的北京大隆重召。次性的交流,以其醒目的主、深入的研和出色的工作,在内外界引起不小的反。在萃次精要的文,即由上海出版社(朵)付梓面世,祝忱!
  次研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中,近。所周知,唐代是中佛教展的鼎盛期,宋代是佛教中化或中化佛教的形成期.剖析西元7世至lO世中的社因素佛教之的,佛教以及中史等研究域具有重大意。唐宋期的中佛教,曾以何等光的面貌,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中佛教史上的彩章。唐代佛教宗立,播海外;宋代的融通,刊印大藏,自不待言,唐宋佛教中政治、文化、宗教、意形等一切域的深影,更是不遑多。
  在唐宋佛教社一泛的背景下,切入寺院富世俗供一中心展,深得中三昧。因,寺院是佛教生存、展的基石,而世俗供功德是佛教昌盛的源泉。世俗佛教的支援成播佛教思想和形式的主要因素。者把西元7至10世看作中文明受到印度佛教影而生了彪炳千秋的一文化模式的期,因於此。
  佛教是具有泛知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探唐宋佛教社一主,也需要性的交流合作。我欣喜地看到,研的各者,在其不同的史和文化的框架下,在很大程度上一成了共。文化界,人文明由共同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共同造,此次研和本文集是一很好的明。
  中正在大跨步地走向世界,多元化的世界更加需要中。此次研的成功和文集的成功出版,是多科合交叉研究的果。物文明到精神世界,典理到具,考古研究到文考,多面,多科、多方位地示了合研究的必要和必需,管是走出了步。
  短,拉了些,是序。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有关佛教思想、寺院法器、佛寺文物、僧尼生活、佛教艺术等国际研讨会的几十篇论文。
  此书为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目录
序  宿 白
致 胡素馨
1.言 胡素馨
Ⅰ.素,富形象的消失
 2.”少欲知足”、“一切皆空”及“具足”:
  中佛教的物 柯嘉豪
……
文摘 书摘
  日本东大寺和中国法门寺最引人注意。隋唐时期日本派遣的大量政府使节、留学生、僧人来中国,获得了许多物品,带回日本後许多归皇室收藏。8世纪中叶日本圣武天皇死,天平胜宝八年(756)後陆续归属东大寺。几万件物品中有袈裟、书籍、乐器、武器、镜、屏风、花毡、药物和各类器具等,许多是来自隋唐的物品。法门寺是唐代重要的佛寺,皇帝常常亲自迎送供奉佛骨,每次活动皇室,寅族和信徒们都施舍大量财物,最後珍藏在寺院之中。塔基地宫保存器物几万件,包括金银、玻璃、织物,宝石、钱币、铜铁,漆木、石器、书籍等。
  东大寺正仓院藏品人藏时有《天平胜宝8岁(756)六月二十一日献物账》等,法门寺也出土咸通十五年(874)镌刻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衣物账》碑,原始记录表明两寺拥有的文物分别代表唐代前期和後期,物品种类十分丰富,展示出了唐代手工业发展的轨迹,由於物品多来自皇室和贵族馈赠,属於当时生产制作的最高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献物账净。《衣物账》详载了物品的奉献理由,物品的来源,物品的名称、数量、尺寸、质地、形状和特徵等。其中所记的工艺技术名称、装饰方法,由於有寅物直接对照,可以搞清许多手工业产品特徵。
  《献物账》记载东大寺正仓院各类器物六百多件,提到了如“银平脱合子,各纳棋子”、“银平文琴”、“金铜铀装唐大刀”、“银装铀作大刀,银镂龙星形,银作山形葛形兽形平文”、“金铜装唐大刀,金作山形葛形裁文,但鞘尾及约以金柒”、“铜金柒作大刀,银目但以金涂扼”、“金柒银铜作大刀,金镂作日月星云形符。等,这些诲涩难懂的工艺技术名词,参照实物可一目了然。
  “平脱”和“平文。是镶嵌工艺的一种,与漆结合,可出现在木、铜,瓷等各种材质的器物上。凡称“平脱”和“平文”者,一般不离开金或银,是将金银捶打成很薄的金银箔片,修剪成各种需要的花纹图形,用漆粘合在器物上,打磨光滑,露出金银箔的图案,有时再錾刻纹样。《安禄山事迹》载玄宗赐禄山的器物中的大量平脱物品广由於有东大寺正仓院的实物存在便可以理解其样式了。金银平脱需要的金银很少,成品又与金银器相似,艺术效果更为豪华,是当时极为珍贵的工艺品。
  “金铜”为铜鎏金,“金柒”与鎏金工艺相同,施用的范围更广。鎏金在战国西汉时期已经十分成熟,大量运用在铜器上,汉代称为涂金、黄涂。汉代以後“涂金”继续流行,而且不光是指金属器物,建筑上用金粉涂抹装饰也包括其
……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