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76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9787561333655
条形码:97875613336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买二赠一)(全彩插图珍藏本)》辑录传世唐卡名画55幅,画面斑谰绚丽,神佛宝相端严,展现藏族画师超凡技艺与虔诚情怀。精道简洁的赏析文字,综合评述其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并深入阐释相关教义的精微内涵及相关宗教故事片段。
100幅分解剖析图,定格放大名画关键局部,解析整幅作品的瑰丽构成,精美画质重现唐卡珍品万千神韵浸透宗教与艺术完美结合带来的摄人心魄之独特魅力和感召。
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藏传佛教特有的神秘现象——“乐空双运”男女双修法的作品,探讨了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家对它的褒贬说法,并为读者解惑。同时,用精美、珍贵的唐卡作品诠释主题,具体展示藏传佛教文化的魅力。深入浅出的解说文字使您对藏传佛教的概貌,以及丰富多彩的本尊守护神、曼荼罗(坛城)有所了解,为您撩开笼罩在藏密文化上的神秘面纱。
全部作品囊括唐卡八大种类经典之作,传袭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之博大精深,使《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买二赠一)(全彩插图珍藏本)》具有不菲的观赏、收藏及学术价值。
《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卡》的内容简介: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藏密唐卡艺术中的女性的作品。在神秘的西藏艺术中,女佛形象的丰富堪称无与伦比,像二十一度母、明妃、吉祥天母等等。她们是谁?她们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她们在藏传佛教中会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卡》将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
书中精选的130幅绘制精美、异常珍贵的唐卡,以其眩目的美丽、奇妙的技法、超凡的视觉感受和令人震撼的冲击力,形象展现了西藏神谱中女性的独特魅力。并配以通俗易懂、简洁精当的解说文字,向读者讲解画作中的精妙细节,以及它们的宗教象征意义,揭开笼罩在唐卡艺术中的女性身上的神秘面纱。
《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买二赠一)》包括:《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和《唐卡系列3: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
编辑推荐 《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买二赠一)(全彩插图珍藏本)》:附赠2大张精美印刷的唐卡作品,您可以把它拆下装入镜框挂在墙上。
精彩细部放大呈现,充分展示唐卡的瑰丽绚烂,领略藏族画师的超凡技艺。
具有学术价值的正文:正文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男女双修法的来龙去脉,总揽各家说法,为读者解惑,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精要得当的唐卡赏析:指点您如何欣赏一幅唐卡,了解唐卡中所隐含的宗教意义,以及它的图像学意义。
详细画面剖析:指点画中双修部分的细节,对复杂画面进行详细分组剖析。
100幅传世精美唐卡:西藏画师本身就是虔诚的修行者,他们用毕生心血绘制的这些唐卡,广受海内外收藏家的珍爱。
人类在发现中得以成长,在对发现的审视中获得智慧。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的发现史。发现世界丛书,希望借由创新的方式,突破传统学科和体例的界限,展现世界不同的侧面和各种事物丰富的层面,使我们认识的世界拥有更多样的色彩和向度。
用100幅世界土最美的传世杰作
目录
《唐卡系列3: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目录:
大威德金刚双身像唐卡
引子
首篇 藏传佛教略说
一佛教三大体系
二显密宗
三藏密
四密续
二篇 “乐空双运”的男女双修法
一印度教性力派中的“男女双修”
二反方
佛教内部、密宗之外的批判声
藏传佛教之内,
以及佛教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声
儒家的批判声
学者的批判声
三正方
密宗说法
专家说法
引申——不同的实践
四结语——不是结论
三篇 唐卡略说
一唐卡起源
二唐卡分类
按质地和制作方法分类
按画面题材内容分类
按风格流派分类
其他分类方法
三唐卡的意义
四画师
五如何欣赏唐卡?
四篇 唐卡中的“男女双修”
密集金刚与双修
大威德金刚与双修
胜乐金刚与双修
吉祥喜金刚与双修
时轮金刚与双修
本初佛一普贤王如来与双修
本初佛一金刚总持与双修
本初佛一金刚萨垤与双修
大轮金刚手与双修
普巴金刚与双修
大黑天与双修
观音菩萨与双修
尸陀林主与双修
莲花生大师与双修
坛城与双修
图版目录
《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目录:
西方极乐世界
唐卡图版目录
序终极解脱的中间站——净土
第一篇 六道轮回与净土
1.生命的真相
2.六道的流转与轮回
3.如何才能脱离六道
4.净土——凡夫到成佛的中间地带
5.净土中没有生老病死之苦
第二篇 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
1.法藏比丘与阿弥陀佛
2.十方赞誉的阿弥陀佛
3.人人可往的西方极乐世界
4.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
第三篇 佛经描述的完美世界-西方极乐净土
1.衣
2.食
3.行
4.住
5.育
6.乐
第四篇 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1.往生净土的必需条件
2.阿弥陀佛修法前的准备工作
3.阿弥陀佛日修法门
4.阿弥陀佛睡修法门
5.阿弥陀佛迁识法门
第五篇 殊胜的净土
1.兜率净土:弥勒的内院
2.药师佛与琉璃净土
3.莲花生和乌金净土
4.观音菩萨和普陀净土
5.时轮金刚与香巴拉净土
6.金刚瑜伽母与清静空行净土
附录
1.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本愿
2.《往生极乐愿文》
3.参考书目
《唐卡系列3:唐卡中的度母、明妃、天女》目录:
主要唐卡图版目录
前言
上部 藏传佛教传统
第一章 女性赞歌
第二章 男佛与女佛
第三章 佛祖释迦牟尼
第四章 显法
第五章 三身法
第六章 密法、真言与坛城
第七章 密法
第八章 三宝、三根本与三种女佛类型
第九章 西藏神秘艺术中的绘画语言
第十章 西藏神秘艺术的故事
下部 唐卡中的女性
第十一章 圣救度母
圣救度母:诸佛之母
度母在西藏神秘艺术中的常见形相
二十一度母
阿底峡传承:四度母造像
《圣救度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救八难度母
救八难度母系列唐卡之中央主画
第十二章 长寿三尊
如意轮度母
无量寿佛
尊胜佛母
第十三章 拥有职能的女佛
大白伞盖佛母
叶衣佛母
光明佛母
作明佛母
狮面空行佛母
善慧天母
第十四章 父母尊中的母尊
大日如来佛父与佛母
密集金刚与触摸金刚母
怖畏金刚与白达里金刚空行母
时轮金刚与一切母
胜乐金刚与金刚亥母
欢喜金刚与无我佛母
普巴金刚与洛格津母
大密怒尊与洛巴查姆
第十五章 金刚空行母
金刚亥母
金刚瑜珈母
金刚无我母
白瑜珈女
卓玛那嫫黑空行母
三昧耶度母
第十六章 女佛及其坛城
胜乐金刚坛城
金刚亥母坛城
金刚瑜伽母(那洛卡居空行母)
般若佛母“药师佛”坛城
无上瑜珈密续度母坛城
怒尊甘露漩与白达里空行母坛城
第十七章 女性护法
吉祥天母忿怒仪轨
玛左嘉摩与长寿五姊妹
多杰拉布珍玛
尸林主
独髻佛母
四臂象头王财神与五空行母
红舌空行母后
红色怖畏空行母后
金刚玉卓女
祥寿佛母扎西次仁玛
第十八章 女性传承上师
比丘尼拉克须米
尼古玛
萨惹哈及其根本上师
刚塔帕达及其明妃
东碧嘿噜嘎及其明妃
耶喜措嘉
玛姬拉尊
……
序言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乃至每个生命的终极愿望。人类,虽然从远古走来的时候,就时时刻刻在找寻着快乐,但由于对快乐的解读出现偏差,致使方法上的错误,而始终徘徊在快乐的门外。
正是对快乐有不同的认识,所以诞生了众多的宗教和哲学。无论是早期的对各种自然神灵崇拜等民间宗教,还是后来的以神为主宰的一神教和多神教,都是人们向往快乐的见证。人们希望通过对神灵的祭祀、祈祷,来摆脱痛苦,得到快乐的恩赐。
在这众多的宗教中,源自古印度的佛教为人类指出了一条通往快乐的独特道路。佛教认为,痛苦都是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相应行为所造成。由于执着于自我,心中便产生分别之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地位、名誉造下种种恶业。这些妄念与恶业导致人不断的感到痛苦。所以,佛陀诠释的快乐,是源自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外在事物的恩赐。当人们睁开被“无明”蒙蔽的双眼,去除贪欲、嗔恨、愚痴、嫉妒、伤害等负面情结及相应行为的时候,快乐的曙光就会展现。
由于这无明负面心结是与生俱来的痛苦之因,佛教认为离苦得乐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并且要经历各种磨练和考验。意志力坚强、信念坚定的人,会按照既定的光明之路,一路走过。但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信念犹疑的人来说,漫长而多难的快乐追求之路,反而会让他们的愿望和斗志消失殆尽。因此,佛陀在经典中开示了被认为是最稳妥、最殊胜的法门——净土。
文摘 插图:


1生命的真相
自从有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生老病死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们,时间的无常性,让生命中所有的悲欢离合、苦乐沉浮,都变得那么灰暗和毫无意义。在把生命缔造得五光十色的同时,又把它们一个个粉碎,致使人们开始反思:人,能不能永生?生命,能不能永恒?
虽然在其他宗教中,创造了永叵的天国,人们期待在那里得到永生,让生命永叵。但佛陀却说:只要是因缘而成的事物,就一定会变坏——即使是殊胜的净土佛国也同样遵循着无常的规律,更别说生存条件不好的人间。
1.无常
说到无常,死亡是人的最大无常。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似乎对死亡有一种忌讳,总会尽量避开这个话题。因为死亡代表自己消失于这个世界,却无力带走任何东西。其实,在佛教看来,死亡只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正是这不断的生生死死,才构成了这世界的轮回。反过来,如果我们对死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我们便可以满心欢喜地去对待在世上的每分钟和每件事。
佛陀曾以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告诉过我们,生命是会重复不断的再生,每一次再生就是一个轮回。那么,生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轮回呢?我们可以通过藏传佛教对生死轮回的详细描述来找到这个答案。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四大元素合和而成,而人类的肉身同样如此。在死时,我们的肉身中的四大元素会渐渐分解及衰退,身体的机能亦会相继失效。而人在死亡的一刹那,其意念是具有将来再生好坏取决性意义的。
2.意念
人在死时的意念,可以分为善心、不善心及无记心。善心,即向善的心,包括菩提心、皈依三宝及上师的信心、慈悲心等;不善心是指贪、嗔、痴三种烦恼引起的一切不良心态;无记心则是不善不恶的中性心态。这死时的一念,具有极强的力量,可以直接决定亡者的下一生。死时生起善心,则会投生在三善道,即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否则,则坠下恶道,受地狱、饿鬼、畜生道的痛苦煎熬。
2六道的流转与轮回
所谓“六道”,是指生命在凡俗世界内投生的六种形式,它们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及地狱道。
天道,天人的福报是六道中最好的,居于天界,寿命长,无忧无虑,却因为沉迷声色享乐而缺少修行的动力,福报终了还是要在六道中流转。
阿修罗道,相比天道福报略逊,却生性好嫉,终年与天道众生好勇斗狠,不思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