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27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226791/9787802226791
条形码:97878022267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孩子的潜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分为上、中、下三篇,包括纠正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换一种态度跟孩子沟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等九章内容。
编辑推荐 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潜能,首先是发现潜能,要点是顺孩子的开性而为之,孩子有自己的爱好,有一个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家长应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放大潜能:要点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有欲望就有动力,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身心的能量。潜能好比埋在地下的种子,最终能不能发芽出土、茁壮成长,家长的放大作用至关重要。
保护潜能:要点是纠正孩子的不良倾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到少要做到注意孩子生活,学习中的诸多不良倾向。因为有时下百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行为和思想倾向,让孩子本来具备的潜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目录
上篇发现潜能:顺应孩子的天性
第一章纠正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1.不要对孩子心存偏见
2.别怕孩子搞“破坏”
3.让孩子在淘气中长智慧
4.孩子贪玩不是病
5.不要怕孩子犯错误
6.不要把管得严等同于管得对
7.不能要求孩子“唯命是从”
8.不要“入侵”孩子的空间
9.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第二章换一种态度跟孩子沟通
1.与孩子的沟通要真诚且平等
2.诱导孩子爱上学习
3.向孩子请教问题
4.让孩子把话说完
5.知道孩子真正想要说什么
6.多听少说是跟孩子沟通的诀窍
7.耐心疏导孩子的逆反心理
第三章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1.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2.帮助孩子走出“成绩怪圈”
3.故事中有最好的教育
4.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人格
5.太多呵护不利于孩子成长
6.不妨让孩子经历一些风雨
7.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8.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9.溺爱孩子就是在害孩子
10.让孩子从小学着吃点苦
中篇开发潜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第四章培养孩子必备的个人素质
1.兴趣是挖掘孩子潜能的敲门砖
2.让孩子认识到:最优秀的正是自己
3.真正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4.责任心是催人奋进的战鼓
5.把培养坚定意志当做挖掘潜能的必要步骤
6.只要留心,处处都是课堂
7.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8.要适应而不是挑剔周围的学习环境
第五章鼓励与赞赏是最有效韵挖潜方式
1.教育孩子要先学会赏识孩子
2.注重精神鼓励而不是物质鼓励
3.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最喜欢的礼物
4.为孩子大声喝彩
5.赞赏可以创造非同一般的奇迹
6.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
7.换个角度看孩子
8.用“激将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9.鼓励孩子大胆冒险
10.对孩子的赞赏要因人因阶段而异
11.直面挫折让孩子学会坚强
第六章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孩子释放潜能
1.做好预习才能掌握学习主动权
2.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
3.勤思考才能有进步
4.潜心观察会有更多收获
5.复习一定要及时
6.自觉学习成绩才会更优秀
7.阅读能够开启你的智慧之门
8.学习还得要勤动笔
下篇保护潜能:纠正孩子的不良倾向
第七章纠正孩子的不良性格倾向
第八章让孩子在多个方面提高自我
第九章不要让家长的“差一点”成为孩子的“差很多”
附录与潜能有关的人生故事
……
序言 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成就最高的那些所谓成功人士,就一定是最聪明的人吗?恐怕未必。只不过是他们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从而成就了他们的优秀。
现在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一切唯学习成绩是从,其他都是次要的。一方面,这对孩子来说极不公平,因为学习成绩在孩子一生的成就和幸福中所占的分量,并不像家长们想象得那么大,将来社会的需求考查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学问,不管他搞经营、做管理、当教师、经商、从军或者只是个普通的职员,书本之外的技能起着更关键和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孩子的潜能不一定是在学习方面,音乐、绘画、文学、交际、管理或者动手能力等等,孩子在哪一方面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太笨了,或者太不听话了,哪里有什么特长、潜能?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每个孩子都有别人所不及的一面。让孩子无法更优秀的障碍,不在孩子有没有潜能,而在于认定孩子一无是处的这种错误认识。
那么,如何才能把孩子的潜能挖掘出来呢?
文摘 6.不要把管得严等同于管得对
现在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大多数都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高压”政策,因而选择了逃避。于是,这些孩子的父母痛苦、懊悔,可是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当初何必要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呢?孩子的承受能力实在是非常有限的。
有这样一个家庭:母亲是位教育工作者,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父亲是一个律师,自己开着一家律师事务所。这对夫妻有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中,而这个孩子却不像父母那样优秀,父母提起他来就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
儿子小时候聪明活泼,夫妇俩想尽办法为他创造条件:让他上各种兴趣班、提高班,还买了许多辅导书给他看。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小学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中上水平,进入初中后,他逐渐变得不听话,常常和父母唱反调,对学习厌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读初三时,常常逃学。为此父母斥责过他无数次。结果一天清晨,夫妇俩发现儿子不辞而别,书桌上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走了,我实在是不配当你们的儿子。你们那么优秀,而我是如此的平庸,学习上我实在无法达到你们的要求,让你们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