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43469332/9787543469334
条形码:97875434693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丛书名:启发精选纽伯瑞大奖少年小说
外文书名:Bud,not Buddy
图书品牌:启发绘本
内容简介 《我叫巴德,不叫巴弟》内容简介:巴德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寄养家庭的生活让他不能忍受,他决定出逃去寻找他的父亲。妈妈从来没有告诉过他父亲是谁,但他认为妈妈留下的传单中有线索,一定可以让他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不管是困难、饥饿、恐惧,还是“吸血鬼”……小小的巴德历经挫折,最后终于找到了关爱他、呵护他的亲人。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保罗柯蒂斯是近年来评价甚高的青少年读物作者。他荣获了许多重要奖项,包括“纽伯瑞”金牌奖、“科雷塔斯科特金”金牌奖。其作品曾荣登精装本和平装本最佳销售排行榜。
克里斯托弗保罗柯蒂斯出身于美国密执安州弗林特市,高中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从事装配线工作,同时在密执安大学弗林特分校就读。目前是专职作家,和太太凯以及两个孩子史蒂芬和辛迪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莎镇。
媒体推荐 作者真实地描述了巴德恶劣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赋予人物以希望与光明。即使在描写让人担忧的情境时,作者也不忘以幽默的笔调让读者莞尔一笑。人物性格的鲜明丰满,使得巴德的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读者手不释卷,乐在其中。
——美国《出版人周刊》
作者以极其生动的幽默手法,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孤儿找到温馨家园的感人故事,让人忍不住要大声朗读出来,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
编辑推荐 《我叫巴德,不叫巴弟》荣获多项大奖:纽伯瑞金牌奖(Newbery Medal Winner)、科雷塔史考特金金牌奖(Coretta Scott King Author Award Winner)、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儿童图书(ALA Notable Children's Book)、青少年精选奖(Young Reader's Choice Award)
纽伯瑞大奖简介: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为纪念“儿童文学之父”纽伯瑞而创设的奖项。“纽伯瑞奖”每年颁发一次,评选对象为上一年度出版的全球优秀英语儿童文学作品,金奖一名、银奖一名或数名。评选重视的是文本,插图、美术设计和纸张质量都是次要的标准。这一奖项设立八十多年来,获奖作品的水准已为世人所瞩目,对美国以及世界的儿童文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由于这个奖项对文本的重视,凡获得纽伯瑞奖的图书,皆被列入青少年必读之书目,一直是全球少年儿童学习阅读、写作的最佳参考范本。
纽伯瑞奖少年小说主题包罗万象,有谈死亡与恐惧的,有谈少男少女情感的,有谈种族问题的,有谈动物与自然的,有谈探险与奇遇的,有谈亲情与友情的。作品既有写实风格的,也有充满奇幻色彩的,但都是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内容都紧紧地围绕着青少年的启蒙与成长,对跨世纪的少年儿童在现代社会中的智力、情感、个性与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目录
01 寄人篱下
02 打架惹祸
03 小屋惊魂
04 出逃
05 妈妈的照片
06 街头温隋
07 希尔小姐走了
08 巧遇虫虫
09 打定主意
10 上路
11 “吸血鬼”恩人
12 左撇子刘易斯
13 初见卡洛威
14 乐团收留
15 死去的女孩儿
16 加入乐团
17 排练
18 一样的石头
19 天伦梦成真
……
序言 我向文学献辞
梅子涵
世界上有不少的文学家。他们写书给我们看。
他们写诗、写小说、写童话,让我们过上了文学的生活。
那真是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多么能够想象和讲述!
他们编出吃惊的故事。他们说啊说啊总能说出吃惊的感情。
他们成功地写了一个人,无数的人就知道了这个人,这个人就成为世界的人。
他们智慧地表达了一种思想,这个思想就成了灯光,我举过头晃动,你也映照,大家都提在手里照来照去了。
他们写出一个个句子,连成一个个段落,语言、文字就这么变为了完美的一篇、完整一本。在文学里面,我们能读到语言、文字为自己兴奋的表情,它们为自己的妙不可言吃惊!
文学的阅读、文学的生活就这样让我们平常的日子里能有喜悦掠过,能有诗意荡开,能有些渴望,能有很多想不起来的爱……
我们开始讲究情调了,注意斯文,注意轻轻地呼吸。
看见了天空的颜色,看见了风筝。
看见黑夜平淡地接在白天的后面,可是活着是不能马马虎虎的。
看见人是活在人格里的,人格都是有一个方向的,文学里的好人也是我们的友人,因为我们喜欢他们的方向;文学里的坏人也是我们的仇敌,因为我们憎恶他们的方向。
看见梦幻不是空洞的浪漫,梦幻是可以让生活成为童话的。
文学的阅读、文学的生活,让人不舍得离开。
它们成了一个人日常生活外的另一种生活,因而也成了日常生活里的一种生活。
我们就这样既是在文学的外面。也是在文学的里面;我们想念着文学的里面,也响应着文学的外面;我们说着文学里面的故事给文学外面的人听,文学里面的快乐和感动就成为文学外面的日子的部分。
这样活着,珍贵的生命多了丰富,感觉的位置也不是在低处了。
我们在高处站立。
我们看望得很远。
文学就是这么好的一种东西。
所以文学是必须搁在童年面前的;童年必须经常地在文学中。
这不是一件需要举行启动仪式的事。
它越是最简单地开始,越是能最真实地进行。它越是不隆重地被捧在手里了,它就越是在真的接近隆重。
这么说的时候,我就又想起那本法国小说里的少年,他十四岁,叫扬内茨,是波兰人。波兰被纳粹德国占领了,他住在父亲为他挖的三米深四米宽的洞里,洞在森林里,他的父亲已经战死。不远处的公路上有德国人的巡逻车和子弹,可是他却从洞里走出来走到另外一个洞里去。那里聚集着二十几个游击队员,很多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有的是走了十几公里的危险道路而来,他们挤在这洞里,聆听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就是音乐。他们聆听肖邦的钢琴曲,它正从一张唱片里放出来。然后聆听一个人朗读童话,童话的名字叫《山丘小故事》,是英国的吉卜林为孩子们写的。
在这个藏身躲命的洞里,音乐和童话是如此隆重!
年少的孩子、游击队员和年轻的大学生们如此隆重。
因为他们小的时候,这样的聆听和阅读是日常的,所有的盼望都来自记忆。有了体面的习惯的人,甚至会在艰难的呻吟里把隆重安排好。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和那些游击队员们,后来解放了祖国。
我把这一些话搁在我们的这一套完美的儿童文学书籍的前面。
这是我对文学的献辞。
我对阅读的献辞。
我对童年的献辞。
我对纽伯瑞的献辞。
这位叫纽伯瑞的英国人,是人类最早的为儿童写书、设计书、出版书的人。他是一个让儿童的阅读快乐着荡漾起来的人。他的生命、他的实业和事业、他的人格名声、他身后的一切,也都在童书和童年的快乐里荡漾。这个杰出的人,在这个非常有重量的儿童文学奖里,一直灿烂了!这么多年来,当那些手里拿着选票的人,把它投给一本书的时候,心里都会珍重地掂量掂量,它会影响灿烂吗?
纽伯瑞奖,盛放进它的奖里的一本本给孩子们的书,于是也就灿烂了。很多年都灿烂。我们把这些灿烂捧到手里吧。
文摘 一名管理员进来时,我们正排着队等着领早餐,她顺着队伍一路啪嗒啪嗒走来。哇,这可是坏征兆哦,不是他们已经帮某个小孩儿找到寄养家庭,就是有人要挨板子了。所有的小孩儿都看着这个女人,她一路踩着高跟鞋,听起来就像有人在木头地板上放爆竹一样。
她飞快地在我面前停住脚步,说:“你是巴弟卡德威吗?”
我说:“我叫巴德,不是巴弟,女士。”
她把手放在我肩上,将我拉出队伍。然后,又一把抓出年纪更小的杰瑞,问他:“你是不是杰瑞克拉克?”杰瑞点点头。
“好,孩子们,好消息!现在学期已经结束,有新的临时寄养家庭要收容你们两个人,就从今天下午开始!”
杰瑞问了我正在想的问题:“我们两个一起吗?”
她说:“什么意思?噢,不是的,杰瑞,你是要到一个有三个小女孩的家庭去……”
杰瑞的表情看起来就像要被他们丢进一锅滚开的牛奶里似的。
“……还有巴德……”她看着手上的文件,“哦,是的,阿莫斯家,你会和阿莫斯夫妇以及他们十二岁的儿子在一起。他只大你两岁而已嘛,是不是,巴德?”
“是的,女士。”
“我相信你们两个一定很高兴。”她说。
我和杰瑞互望了一眼。
那个女人继续说:“好了,孩子们,脸色不必这么难看。我知道你们不了解这件事的意义。你们也知道现在全国都不景气、萧条,大家找不到工作,每个人都过得非常非常辛苦。我们真的很幸运,居然可以找到两家这么棒的寄养家庭,乐意为你们敞开大门。我想,最好可以对新的寄养家庭表现出我们是非常——”
她故意把“非常”这个词拉长,等我们帮她完成句子。
“……讨人喜欢、乐于助人、常怀感恩之心……”杰瑞说。我的嘴唇蠕动着,咕哝地说。
她笑着说:“不巧的是,你们大概没时间吃早餐了,不过我会在袋子里放一些切好的水果。现在回卧室去整理一下床铺,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
又来了。
我跟着杰瑞走回那间挤满所有男孩儿床铺的卧室,觉得自己好像在梦游。这是我的第三个寄养家庭,我早已习惯打包离开,不过就在他们告诉你必须离开后的几秒钟内,我却总是会鼻子抽抽噎噎、喉咙哽咽、双眼刺痛,让我有些手忙脚乱。可是我现在再也不会掉眼泪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我的眼睛似乎就是流不出泪来了。
杰瑞坐在他的床边,我看得出他已经失控,没法子忍住不掉泪。泪水从他的眼中夺眶而出,顺着两颊滴下来。
我在他身旁坐下,说:“我知道要和三个女孩儿住在一起确实很糟,可是,杰瑞,这总比要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