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图解黄帝内经全集: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

发布时间: 2010-04-15 06:22:15 作者:

 图解黄帝内经全集: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大典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7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61344408
条形码:9787561344408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紫图图书

内容简介 《图解黄帝内经全集: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医书,已传承了两千多年,被历代医学家视为“医家之宗”。书中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古人对人体机能运行规律的认识,是我国传统中医与养生术的根本经典。迄今为止,已经被翻译成10余种语言,行销全球。书中所提出的健康、养生之道,从整体着眼、以调适为主,历经千年检验,超越了只懂得依赖化学药物的现代营养学,同时更是那些无根无据的民间偏方所无法比拟的。
本书以通行的《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全文翻译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加上插图图解的现代解读方法,形象直观地向读者展示这本中医养生的经典巨著,让并非医学专业的你也能够轻松读懂这本传世名著,从中了解到中医平衡调适的养生之道,懂得如何更加健康的生活。
编辑推荐 《图解黄帝内经全集: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大典》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传统需要珍视,经典需要回归。作为享有盛誉、流传久远的古代中医圣典,《黄帝内经》自问世以来,其独特的“中国式”养生理论一直传承至今。两千多年来,它被认为是东方传统医学的源头,系统地总结了古代中医全方面的经验和智慧,阐明了人体生命和宇宙生命相应的规律,以阴阳调和、四时顺养等养生理论,对中国人的健康养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卷,其中《素问》侧重于用理论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灵枢》则更偏重于实践与应用。全书采用通俗、流畅的白话全译形式,配以形象、直观的现代图解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您在轻松阅读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并掌握中医养生理论的精髓。
◆健康在养不在药、祛病在调不在治,告诉真正适合你身体的中医养生之道 ◆全面揭示中国人的体质秘密,回归传统医学的第一经典 ◆轻松读懂最古朴深奥的医学经典,掌握自我生命肌体的健康规律。
目录
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功法—《内经图》
1-4 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的精髓所在
5-8 序言:回归中国传统养生之道
10 目录
12 本书内容导航
30 素问
卷一 摄生论:长寿要靠天生还是后天修养
卷二 藏象论:人体脏腑就是宇宙万物的缩影
卷三 色诊论:“察颜观色”的智慧
卷四 脉候论:中医诊治的精髓—脉诊
卷五 病能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是致病根源
卷六 针刺论:针灸的施治方法
卷七 运气论:中医的疾病预测法
卷八 论治:“因人施治”才能手到病除
灵枢
卷一 九针论:中医针灸之道
卷二 经脉论:人体气血的运行通道
卷三 施治论:具体疾病的用针方法
卷四 内症论:人体器官的针灸治疗
卷五 气本质论:不同人的体质差异
卷六 腧穴论:身体穴位与长寿之道
卷七 针刺论:针刺治病的禁忌把握
卷八 禁忌论:施针的注意事项
……
序言 很多人都知道中医学又叫“岐黄之术”,不过可能却不知道岐黄二字的来历,其实岐黄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岐伯和黄帝。《黄帝内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部托名中华民族先祖黄帝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吸收《周易》的阴阳五行思想,在古代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基础上,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被历代医家称为“医家之宗”,与《伏羲卦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
近来有很多人推崇《黄帝内经》,不是因为其记载的治疗技术有多么的先进,而是为了学习疾病预防知识和养生观念。为了更好地说明医疗与养生的关系,这里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呼应了《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在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的现代社会,等疾病找上门再看病吃药的养生观念已经落伍了,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治病吃药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体正气与邪气交战的过程,就像战争免不了流血牺牲,在疾病的痊愈过程中人体也会受到损耗。因而最佳的养生方式是通过掌握养生知识,安排好生活节奏,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等来预防疾病的产生。
《黄帝内经》是一部统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它提出了养生学的两个要点,即保养和补养,认为“精气”是万物的根本,懂得保养并贮藏精气,就可以长寿;万事万物有阴阳和谐、五行生克制化,懂得调和阴阳五行就可以不得病;人与自然、季节气候的和谐与呼应,是四时养生的根本等内容。总之,从微观的人类日常饮食起居、劳逸寒暑,到宏观的四时气象等,《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人体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疗法,以及“天人相应”的养生之法。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81篇。其中《素问》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五行说为主线,《素问》则是以针灸与脏腑学说为核心内容,两者都兼容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之道、医疗之术、长寿之决;再现了古人对人体与四季、气候等方面的独特见解。整本书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方面综合描述,从而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阐释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病变及疗法,传授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常识,帮助人们及早发现身体病变的征兆,并及时医治。
本书采取了白话全译加图解对照的方式,向读者全面而立体地展示这部千年养生巨著。本书的特色在于现代的图解手法,以图文对应的方式逐篇解读《黄帝内经》中的深奥理论,其中包括了400多幅手绘插画、插图、图表和直观图解,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人体、自然与养生的奥秘,便于读者轻松阅读。《黄帝内经》内容博大精深,读者不但可以学到医学及养生的知识和观念,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等思想,这些不是本书所能深入探讨研究的,本书能做的却是启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燃读者的思考灵感。
文摘 插图:








星辰黯淡后的第九百年,龙神归于大海,三女神隐于九霄。
魔王从地底复苏,血海从西方涌来。
幸三界有精英辈出,负剑而来,于暗影中诛魔卫道,纵横万里,上下千年。
百兽拜麒麟为帝;群鸟以凤凰为王;明鹤舞于九霄;蛟龙腾跃七海;孔雀明王,食邪魔于污秽之地;携众星之主;
共守命轮。
1)破军
北斗第七星,破军。素来有汹涌澎湃、善战披靡之意,却也是杀破狼星系中变数最大的一颗星,意味着杀戮和毁灭。传说每三百年它便有一次猛烈的爆发,亮度甚至会超过皓月——而被这颗星辰照耀的人,在拥有毁灭性的惊人力量同时,也注定一生漂泊动荡,孤立无援。
九百年前那场战争里,冰族被空桑和海国联盟击溃,破军被封印,全族被迫离开云荒大陆,流亡西海——神之时代结束后,那颗象征着汹涌澎湃之杀戮力量的星辰一直暗淡无光,彷佛沉睡一样,任凭世间万物盛开凋零,光阴流转消逝。
2)溯光
“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改变天下的人。
“他成年后将会选择变身为一个男子,几乎可以媲美昔年的海皇苏摩。他将带领海国走出战争的阴影,让子民们安居乐业。
“但是,世间变数无尽。成年后,他的命运会出现分岔——
“他会有想不到的福,也会有想不到的祸,还会遇到想不到的人。那之后的事情没有人能预料:他或许能一生安然满足,如我所预言的成为一个卓越的海皇——或者,他的余生会陷入不可捉摸的混乱,被命运的轮盘卷入急流,再也无法挣脱。”
“一切,都取决于那个想不到的人。”
3)浮城
——那个传说隐藏在南迦密林中的部落,如浮云一般不可捉摸,他们的城市也被称为“云梦之城”,居无定所,从来没有走出密林来到过人世间。
比如说他们奉行男不婚女不嫁的习俗,群居群婚,共同抚养孩子,没有父母儿女的称呼,更没有所谓的人伦关系,其余人一律无分贵贱,只有族长是所有人的领袖。
比如说,他们和人类不一样,不是母胎生出,竟是如同鸟类一样巢居,出生在一个巨大的蛋里,寿命甚至比碧落海上的鲛人还长。
再比如说,那些人信仰云浮城里的三女神,在密林里建造了一座辉煌的神殿,在月蚀之夜进行盛大祭祀。那座云梦
……
读书人网 >健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