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111286066
条形码:978711128606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精品教材
内容简介 《电机与电气控制(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低压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电路、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位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电机等。《电机与电气控制(第2版)》从应用角度出发,突出了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电机与电气控制(第2版)》除介绍传统的控制技术和分析方法外,还介绍了较新的控制技术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微电子控制技术和数控装置奠定基础。本版仍保留原版的编写风格和特色,以读者为本,条理清楚,分析透彻,便于阅读。
《电机与电气控制(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电器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电机与电气控制(第2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精品教材。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直流电机
第一节 直流电机概述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三节 直流电机的结构
第四节 直流电动机
第五节 并励(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第六节 并励(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第七节 并励(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与制动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二章 异步电动机
第一节 异步电动机概述
第二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第三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转子各量与转差率的关系
第五节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和电磁转矩
第六节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第七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第八节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第九节 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第十节 单相异步电动机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三章 同步电动机
第一节 同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二节 三相同步电动机
第三节 同步调相机
第四节 微型同步电动机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四章 低压电器
第一节 低压电器概述
第二节 开关
第三节 主令电器
第四节 保护电器
第五节 交流接触器
第六节 继电器
第七节 电磁铁
本章小结
习题四
第五章 基本电气控制电路
第一节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电路图
第二节 电动机全压起动控制电路
第三节 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第四节 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第五节 多速电动机控制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五
第六章 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
第一节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概述
第二节 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电路
第三节 M7120型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电路
第四节 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
第五节 X62W型万能升降台铣床电气控制电路
第六节 T68型镗床电气控制电路
第七节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六
第七章 位置检测装置
第一节 进给伺服系统
第二节 测速发电机
第三节 旋转变压器
第四节 感应同步器
第五节 光栅
第六节 磁栅
第七节 光电编码器
本章小结
习题七
第八章 控制电机
第一节 控制电机概述
第二节 伺服电动机
第三节 步进电动机
第四节 自整角机
第五节 直线电动机
本章小结
习题八
参考文献
……
序言 《电机与电气控制》一书是按原机械电子工业部的工科电子类教材1991~1995年编审出版规划,由原机械电子工业部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作为中专规划教材,于1995年5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为适应高职高专教学需要,2003年由谭维瑜主编、甘晓红参编对原书进行了修订,于2004年1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多年连续出版发行。
机床是主要的加工装备,它的质量、技术先进程度及自动化水平都将直接影响整个装备加工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机床的自动化水平,在提高生产率、保证和改进产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满足人才培养和教学的需要,编者对2004年出版的《电机与电气控制》一书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保留了原有的电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等内容,另外,考虑到数控技术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并已成为现代先进装备制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着重补充了有关“位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电机”的基础知识,为将来学习并掌握数控技术奠定基础。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三章,为电机部分,主要介绍了直流电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工作特性及铭牌数据等。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第六章,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部分,主要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还介绍了基本电气控制电路,并保留对电气原理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的介绍,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微电子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为学习“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其中,第七章介绍了测速发电机、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光栅、磁栅和光电编码器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第八章简要介绍交直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自整角机及直线电动机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次修订由谭维瑜主编,李仁智参编(编写了第七、八章),谭维瑜编写其他各章并统稿。特请江峰教授担任主审,他仔细审读了全稿,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意见,使本书更臻完善。编者在编写中,拜读了一些文献,得到不少启示,在此对江峰教授和文献的编著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本书主要讲述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生产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从所采用的电气控制技术来说,其所用的控制原理、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是类似的。本课程结合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讲述上述几方面的内容,这也适用于其他生产设备,以培养读者对电气控制系统的选择、使用和分析的基本能力。
机床是主要的加工设备,有“工作母机”之称。它的质量、数量、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自动化水平,都将直接影响整个机械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机床的自动化水平,在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和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机床一般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主机部分、驱动部分、控制部分、检测和显示部分,如图0.1 所示。
主机是指工作机械的本体。驱动部分包括原动机、传动机构等,原动机包括电动机、液压装置、气压装置等,但最主要的动力设备为电动机。控制部分的作用在于使系统中的驱动、主机、检测与显示各部分协调工作,可见控制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一、电力拖动
以电动机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拖动机床的工作机构进行工作的拖动方式称为电力拖动。
在电力拖动中,电动机通常被用来实现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这时电动机在电动状态下运行;有时也反过来把机械能转换成热能或电能,这时电动机在制动状态下运行。
电力拖动可分为直流拖动和交流拖动。直流拖动是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拖动,而以交流电动机为动力的拖动称为交流拖动。直流电动机虽不如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护容易、价格便宜等,但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和调速性能,可以方便地在较宽的范围内平滑调速,所以直流电动机仍应用于对起动和调速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中。交流电动机较多的使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动惯量小、制造简单、结构牢固、工作可靠、易于维修等优点,且能用于带有腐蚀性、易爆性、含尘气体等的环境中。
随着生产的发展,机床功能日益增多,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为了简化机械传动机构,改变了过去一台电动机拖动几台机床,或一台电动机拖动一台机床的单独拖动方式,从而出现了机床主运动、进给运动、辅助运动等分别由几台电动机拖动的分立拖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