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01765057
条形码:97875017650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Required 88 Fables for Manager
内容简介 职场人士,俗称上班族。他们是“朝九晚五”在公车和地铁里涌动的人流。他们是“相约星期六”里男女嘉宾的稳定来源。他 们更是从职员到主管再到经理的道路上争先恐后的精英。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此而奋斗着。
本书是职场人士的一部行动纲领,一篇篇另人顿悟的寓言故事告诉被管理者:在工作中什么样的态度,信念,行动才是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关键。一段段醍醐灌顶的感悟提醒管理者:什么是恰当用人之道,什么才是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技巧。
本书写给每一位在密密麻麻的写字楼里渴望职场智慧的人。
作者简介 刘建军:江西省萍乡市人,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顾客营销理念创立者,余明阳专家团核心成员。多年来,作者一直从事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的实践与咨询工作,历任高级培训经理、营销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新篇公共关系教程》、《顾客营销》、《服务为王》、《职场人士必读的88则寓言》等著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顾客营销整合与服务文化管理。
媒体推荐 序
故事之于人类关系密切、意义深远。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厚厚的故事书,内容丰富多彩,情节曲折生动,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思绪万千。而我们这些人一代一代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是在富含经验或教训的各种故事的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逐渐成熟、走向未来的。曼妙的希腊神话故事开启了人类的心智,隽永的《圣经》故事塑造了一个基督教世界,神奇的嫦娥奔月故事成就了人类的飞天梦想,而伟人毛泽东在演说中和著作里讲的许多故事则影响了千千万万中国的革命者与建设者。
现在,摆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书里面就有88个故事,是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外典籍及知名企业的培训教案当中精选出来的。刘建军先生按管理方法的思路分门别类地对应着一个个针对性强、富含哲理的经典故事,然后又将自己的管理思想融入到每个故事后面的点评之中。承蒙作者厚爱,我有幸在本书书稿付梓之前就通读了全书。掩卷而思,觉得这不是一般的故事书。这是一本充满哲理的管理方法书。
可以说,“管人”与“理事”是管理的两大构件。大凡成功的管理者都是既能把人与事管理好,同时又能够激励旗下的人做好各自的工作。管理是需要方法的,方法正确事半功倍。但是一定要像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指出的那样: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做错误的事情,那就会离管理的目标越来越远。中外管理实践证明,用各种既有针对性又很有寓意的故事影响和激励员工,也是一种正确的管理方法。
本书就是刘建军先生奉献给读者的一部研究如何通过故事进行管理的力作。在书中,作者不仅提出了“故事化管理”的崭新理念,而且还把这一管理方法系统化、具体化了。本书的上篇由40个心态故事组成,旨在帮助人们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端正人们的工作心态。
其中又分为“积极的信念”、“自信与坚持”、“虚静平和”、“自知自制”等七个部分。本书的下篇由48个管理故事组成,作者告诉人们:在“用人之道”、“创新应变”、“团队建设”、“经营智慧”等八个方面,怎样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达到管理的目的。由于书中的故事个个都是精选出来的,因而不仅情节生动、有针对性,而且思想性强。富含哲理。职场人士拥有此书,就等于拥有了一部充满哲理的管理方法书,对做好管理工作定会大有裨益。这是一本职场人士自我培训的案头书。
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观念变化、知识更新都很快的时代。面对时代的挑战,职场人士既需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也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
一般来说,人们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有两种途径,一是接受培训,二是自我培训。现在,职场人士接受培训的机会比较多,这些机会有的是单位提供的,有的是自己寻找的。而自我培训的机会也不少,像系统地读书、看专业性杂志、有选择地浏览网页等。本书就是一本职场人士用以自我培训的案头书。该书中的故事不仅非常经典、生动幽默、内容丰富,而且故事后的点评寓意深刻,令人深思。认真地读读这本书,好好领悟其中的内涵,既可以调整自我的心态与心境,又可以学到管理的思想与方法,从而达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的自我培训的目的。
……
目录
上篇 改善员工的工作心态
积极的信念
1 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不要抱怨工作环境
2 张三李四:积极工作就会得到赏识
3 心中的顽: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4 老驴的重生:把困难踩在脚下
……
文摘 书摘
任何一个企业都迫切地需要那些主动、负责的员工。优秀的员工往往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安排工作,而是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好计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问题在于,有一些人对待工作总是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他们把自己当成一台机器,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即使发现领导的工作安排有问题,他们依然按照错误的安排执行“份内”的工作,一旦出了问题,他就将所有的责任推给领导——其理由就是“这是领导的安排,我只是按上司的意图执行工作,因此我没有责任。”这就是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的表现。这种不负责任,消极上作的态度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使然。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总认为自己在为别人打工,他就不可能做到积极主动和具有责任感,也永远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事实上,工作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薪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这些都有益于我们整个人生和事业的成功,这些价值和我们所获得的薪水相比高出千万倍。如果我们将薪水看得过重,认为拿一分钱干一分活,这样反而忽略了自己的进步,丧失了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这才是你最大的损失。有了这种意识,我们自然就会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和无限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不要担心没有人赏识,不要总是感觉怀才不遇,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一定会得到老板的重用,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工作,机会一定就在眼前。
老驴的重生
把困难踩在脚下
有一天,一个农夫的一头老驴,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
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老农毫无办法。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但回头一想,虽然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救它,不过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再说顺便把这头老驴给埋了,也免得它如此痛苦,毕竟它陪伴了自己多年,也作出过不少的贡献。于是,农夫拿来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
当这头老驴有到主人要把自己活埋时,开始嗷嗷大哭,农夫也陪着掉泪,场面十分凄惨。 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过后,这头驴子突然安静了下来。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它开始镇定地将泥土奋力抖落在地,然后站到抖落的泥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