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心如晴空:佛教禅修观

发布时间: 2010-04-16 05:16:57 作者:

 心如晴空:佛教禅修观


基本信息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页码:19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ISBN:7801237358
条形码:978780123735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觉群丛书

作者简介 明奘,1967年生,河北隆化人,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95年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净慧老和尚座下披剃出家。1998年参与创办河北省佛学院任首任教务长。1999年冬从恩师净慧老和尚接中国临济宗第四十五代法脉。多年来参与策划、主持生活禅夏令营、清净行系列禅修,大力推广南传内观禅修。现任新加坡《佛陀教育》杂志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禅》杂志编委会编委。
编辑推荐 本书是《觉群丛书》中的一册,《觉群丛书》是本着浅、简、新的原则编写的,丛书从不同的视角入手,通过对一些艰深的佛学命题的专门探讨,旨在推动传统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现代阐释,突出佛陀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本怀。丛书是由编委会约请海风外著名的法师、居士、学者主笔,撰写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佛教学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对佛教的义理进行深入浅出的梳理,以独特的视角把握佛教精空渊博的哲学内涵,相信定能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书用语体文、简体字写作,行文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活泼,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具有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的特点。
目录
总序 / 觉醒
引言:反思自己与无悔人生
第一部分 什么是禅修
第二部分禅修的前方便
附:五戒的现实意义及行法
第三部分 禅修的心法
……
文摘 书摘
调五事之二:调睡眠。
睡眠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睡眠太多,容易昏沉;睡眠太少,容易神
虚,都不能顺利禅修。
睡眠要适当,在体力饱满、精神清明的状态下禅修。
按自己的睡眠规律睡够,并不是机械地规定要睡足多少个小时。
有的人要七个小时睡够,有的人要十个小时,有的人睡四、五个小时就
足够了,并不是说人一定要睡够八个小时才行。
学了一个禅修的方法,然后硬性限定自己每天早晨五点钟,或者晚上九
点半,一定要坐上半个小时或多少时间,——这种情况是尤其应该避免的。
已经困得不行了,还要去愣坐吗?这时候宁可洗澡睡觉.早上起来精神
好的时候再坐。
情绪不能过分高昂;也不能在很瞌睡的状态下禅坐。
情绪高昂的时候心念起伏,根本观照不下来,把激动的情绪释放掉,再
来禅坐。
比如说,刚刚看过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仍然陶醉在其中,很想和别人
分享、讨论,这个时候却来禅修,效果会很差。
这样还不如就用这段时间和大家来分享、讨论电影,把激动的情绪释放
掉。
在躁动、不安等等激情之中,也不要选择禅坐的方式,但可以选择在行
走中禅修,一边走一边来观察呼吸,甚至在奔跑中、在公交汽车上都可以。
很瞌睡的时候,选择去拜佛、诵经,甚至去做体力活,也不要来打坐(
同样也不适合念佛)。
不要给自己一个死板的时间和修行的约定。除非你愿意把自己给搞晕了
,这没有任何好的结果,反而会形成一种禅修的串习。
什么是禅修的“串习”?好像我在认真打坐,实际上往那儿一坐就在打
瞌睡。宁可脑子里打妄想,即使一个念头跟着一个念头,也不要任自己在打
坐中打瞌睡。
因为禅修是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在里边,然后在高度注意力奠定的这个基
础上,定力产生智慧,来洞见、观察,那样子在做功夫。
如果你坐着睡觉罢了,这种不进入内心、徒具形式的修行动作,就成为
修行之病,而不是修行本身。
当我们在打坐中度过了那些痛、麻、胀、痒、酸、冷……的阶段,身体
会发暖,然后容易犯困,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也是每个禅修者都会走过的一
个阶段,为了避免坐着睡觉,我们应该在禅坐前就把睡眠调理好,让神智清
白、心念明净。P32-34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