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西方战略思想史

发布时间: 2010-04-16 05:23:03 作者:

 西方战略思想史

  • 市场价:¥29.80
  • 卓越价:¥23.80为您节省:6.00元 (80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2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1)
  • 4 颗星:
  • (1)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3篇评论 (3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如何获得促销优惠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54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
    ISBN:7563338306
    条形码:9787563338306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西方战略思想史》以时代为经,思想为纬,历述了自古希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战略思想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书中对于各战略名家的中心理念,其思想与时代背景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世局和后人所造成的影响,都作了详尽而深入的介绍与剖析,是进入西方战略思想殿堂的重要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钮先钟,1913年7月生,是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曾经担任《台湾新生报》编辑,"国防计划局"编译室主任、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等职。现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出版有译著以及著作尽百种。
    媒体推荐 自序
    每逢写完一本书之后,就会有惘然若失之感。此种心境虽很难描述,但又不难解释。概括地说,那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怀有很多的疑惑和歉意,另一方面又代表无限的回忆和谢意。经过不断的工作,终于完成了这本《西方战略思想史》,总算是实现了多年来的心愿,自然不免有几分喜悦之情,同时也更有如释重负之感。但等到全书完成付梓之时,一种疑
    惑和歉疚的心理又会随之而产生。
    所谓疑惑者即怀疑这本书的内容是否正确无误;进一步说,也就是对于其价值不敢作充分的肯定。不过,这又可以说是无可奈何,因为甚至于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两位大师也都有此同感。约米尼虽相信他的《战争艺术》对于国王和政治家都是一本非常适当的教科书,但在作结论时又还是断言“在太阳底下没有任何东西尽善尽美”。克劳塞维茨的态度则更谦虚,他说他的《战争论》“尽管在形式上有其一切缺点,但事实上仍含有许多年来对战争深入思考和勤奋研究的成果”。这两位大师对于其传世之作都还不敢表示绝对满意,我何人斯,又怎样敢于自我肯定?
    对于这本书首先必须指出的是遗漏的确难于避免。西方战略思想所包括的范围实在大广大,资料也实在太浩繁。由于受到篇幅和结构的限制,以至于某些部分无法容纳而只好割爱,可以说是非得已,并非出于作者的无知或疏忽。其次,错误也必然存在,这多少又与资料来源有关,因为作者不可能完全利用原始资料,而有时必须依赖第二手资料。同时,又还牵涉到选择的问题,因为选择无法避免主观的判断。不过,作者又必须强调说明:即令有错误,但绝非故意扭曲;即令有主观,但绝非武断偏见。
    就正面的贡献而言,这本书至少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下述三点主要目的:(1)对于各种思想都已概括说明其背景和来源;(2)对于不同的时代,都已分析其思想演进过程以及因果关系;(3)对于主要著作都已综合论述其重点,并阐明其影响和得失。
    仅凭上述三点,这本书似乎也就应有存在的价值。事实上,不仅作者已作最大的努力,而且甚至于在西方,到今天也还没有一本像这样的综合战略思想史。所以,本书之作至少可以说是有总比无好。希望读者对其应保持虽不尽满意但仍可接受的态度。此外,作者又还可以保证,虽然遗漏和错误也许在所难免,但整个观点和方向还是正确的,至少不会对读者产生
    任何误导作用。
    正像克劳塞维茨所曾说过的话,这一本书足以代表作者数十年来深入思考和勤奋研究的成果。虽然作者无所师承,但在治学和著作的过程中,又还是曾经获得许多前辈和亲友的爱护和支持。所以,在这本书完成之日,内心里对于他们也就充满了无法用文词来表达的怀念和感激。在此对他们深致诚挚的谢意。
    钮先钟
    编辑推荐 战略无知是致命的错误。《西方战略思想史》阐述了西方的战略思想从希腊到二十世纪是如何推演的。全书逻辑严密,自成系统;论述有理有据,是有极高参考价值的著作。读完此书,世界战略思想史将尽收眼底!
    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篇 古代:西方战略思想的萌芽期
    第一章 希腊
    第二章 罗马
    第二篇 中古时代:西方战略思想的停滞期
    第三章 拜占庭
    第四章 中世纪
    第三篇 启蒙时代:西方战略思想的复兴期
    第五章 马基雅弗利
    第六章 17世纪
    第七章 18世纪
    第四篇 近代(上):西方战略思想的全盛期(一)(19世纪前期)
    第八章 拿破仑
    第九章 约米尼
    第十章 克劳塞维茨
    第五篇 近代(中):西方战略思想的全盛期(二)
    第十一章 普德学派
    第十二章 法国学派
    第十三章 文人战略家
    第十四章 海洋与战略
    第六篇 近代(下):西方战略思想的全盛期(三)(20世纪)
    第十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
    第十六章 近代英国两大师
    第十七章 战后海权思想
    第十八章 空权思想的兴起
    第十九章 美国
    第二十章 俄国
    结论
    ……
    文摘 书摘
    若对希腊的战争史作一整体观察,遂又可以发现有一基本战略观念始终穿插于其中。那就是所谓“海权”(sea power)。据已故当代战略大师罗辛斯基(Herbert Rosinski)的说法,此一名词原为修昔底德所首创,其意义即为“海之权”(Power of the Sea),凡是知道如何征服及利用海洋的人,海洋就会把此种权力赐给他。概括言之,在波斯战争和伯罗奔尼撤战争中,其最后胜负关键都是海权。尤其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更明白显示陆权不可能击败海权,但陆权若能建立一支有效的海军,则又还是可以达到这种目的,雅典终于还是败在海上。
    亚历山大的东征似乎与海权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假使他不是已经握有制海权,并且又已控制欧亚两洲之间的鞑靼尼尔海峡,则他根本不可能统率大军入侵波斯。其在爱琴海岸上的作战有一重要目的,就是摧毁波斯海军的基地,使其丧失争夺制海权的能力。
    西方文明本是海洋文明,西方战略思想也始终包括海权因素在内,尤其是大战略往往与海洋战略(maritime strategy)有其密切关系。从希腊时代开始,即已明白地显示出此种趋势。

    拜占庭在其最后阶段,内部出现很多弱点,遂使国势日衰,难以自保。概括言之,可分下述七项:
    (1)缺乏健全的继承制度,导致非常紊乱的宫廷政治,使中央常陷于无政府状态。
    (2)维持帝国团结的文官制度终于完全破坏,于是中央丧失控制,地方形成割据之局,使外敌有乘虚而入的机会。
    (3)人力基础日益薄弱,遂不得不增加佣兵的数量。佣兵又往往作乱,造成政治不安。以后由于领土缩小,经济衰落,遂不仅无可用之兵,而也无可筹之饷。
    (4)以商业贸易为经济基础固然可以富国,但商业发展过度而农业不能与之平衡,结果遂为不仅不能强兵,而更可能动摇国本。
    (5)宗教信仰的分歧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影响拜占庭与西欧国家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增强其内部的离心力,使信仰不同的人民不效忠政府,甚至于引导外敌人寇。
    (6)海权与陆权密切合作,弹性运用,本为拜占庭大战略的基础。制海权的丧失对于军事和经济都造成莫大的伤害。
    (7)拜占庭的战略思想本以“持盈保泰”为其核心观念,但其君主之中又还是不乏好大喜功之徒,遂不免对国力作过度的耗损,因而加速国家的衰亡。
    拜占庭千年古国,其兴亡更是古老的历史,但诚如李德哈特在《为何不向历史学习?》书中所云:“历史可以指示我们应该”避免什么,即令并不能指导我们应该做什么
    ……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