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三十六计

发布时间: 2010-04-16 05:27:49 作者:

 三十六计

  • 市场价:¥8.0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Close this window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如何获得促销优惠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32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34227321
    条形码:97875342273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全日制义教学生必读书系

    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是中国历代无数次战争的实践经验总结,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应用,在千变万化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后世留下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成功战例。
      《三十六计》分胜战计、适度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几战计六套三十六个计策,向人们系统介绍了战争中的谋略,以及在各种处境下克敌或避敌制胜的智慧,早已超出了军事斗争的范畴,因此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体育等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媒体推荐 编者的话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整理升华,形成了大量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兵家典籍,对一代代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博大精深、广为人知的《三十六计》,就是其中一份宝贵的智慧资源。
    《三十六计》没有准确的成书年代,据推测,大约应在明、清之际,作者已不可考证。该书整理了在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三十六个计策,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等六套(每套六个计策),向人们介绍了在各种环境下克敌或避敌制胜的谋略。
    《三十六计》又称《秘本兵法》。它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易经》,并运用其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对战争中的虚实、劳逸、刚柔、奇正、攻防、彼己等辩证关系进行了客观论述,体现了非常深刻的辩证哲理,从而获得了一种很强的广泛适用性。因此,该书远远超出了军事斗争的范畴,历来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竞技等各个方面,成为一股历久弥新、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确实,任何一种创新都首先来自继承,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历史和文化是不能割断的。我们深信《三十六计》这样一本经过历史大浪的冲刷仍得以保存和留传,具有真知灼见的谋略之书,对少年儿童从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汲取过人智慧的滋养,做到古为今用,不断提高应变能力,适应正变得越来越激烈的当代社会竞争,将非常有益。
    为此,我们本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原则,从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出发,首先介绍计名来源,然后用若干个经典战例,对每一个计策进行形象的阐释,让少年儿童自己从古今中外大量的实战经典中去体会、领略三十六个计谋的精微奥妙之处。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是中国历代无数次战争的实践经验总结,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应用,在千变万化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后世留下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成功战例。
      《三十六计》分胜战计、适度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几战计六套三十六个计策,向人们系统介绍了战争中的谋略,以及在各种处境下克敌或避敌制胜的智慧,早已超出了军事斗争的范畴,因此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体育等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
    文摘 书摘
      詹于打仗的人,应该避开势头正旺的敌人,等到他们士气低落的时候,再去攻打他们,这样就可以轻易地取胜;敌人从远方来时,要选择在他们人困马乏的时候去进攻,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总之,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应该尽量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
      后来,人们就用以逸待劳来概括孙子的这段话,强调在敌人处于困难局面时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代桃僵用在兵法上,是说当战局发展到必然会有所损失时,就要以放弃局部的利益作为代价,来保全大局的利益。
      抛砖引玉中的“砖”是小利,是诱饵,“玉”是结果,是目标。抛砖引玉,用在军事上,就是用小利去迷惑、引诱敌人,使其上当,然后趁机打击敌人,从而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


    书摘1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计的妙处,就在于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使敌人判断失误,从而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击败。
    [计名故事]
    三国时候,刘备为了对付曹操,与孙权结成了友好联盟。诸葛亮主动留在东吴,协助孙权。可是,孙权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总想设计杀死诸葛亮。一天,他给诸葛亮出了一道难题,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否则,就将他斩首。
    诸葛亮非常愉快地接受了周瑜的刁(diāo)难,周围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周瑜暗自高兴,悄悄命令任何工匠都不准为诸葛亮造箭。他以为这样一来,诸葛亮将必死无疑。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诸葛亮泰然自若,天天饮酒弹琴,好像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一样。诸葛亮在东吴的朋友鲁肃非常担心诸葛亮的安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诸葛亮见了,哈哈一笑。第三天,他对鲁肃说:“你不用担心。你只须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备三十名士兵,并在船上装一千多个草人。晚上将船停在江边,我们到船上喝酒。”
    鲁肃感到疑惑不解,但还是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做了。到了晚上,诸葛亮邀请鲁肃在船上饮洒,谈笑风生,并叫士兵将船向对岸的曹营驶去。
    不一会儿,船就到了江心。这时,江面上起了大雾,诸葛亮命令士兵擂起战鼓。曹军一听,以为东吴要偷袭,很快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江面上雾大,曹军看不见东吴的船,不敢轻易应战,只得对着战鼓响的地方万箭齐发。诸葛亮一声令下,要士兵齐声呐喊,向曹军逼近。
    曹军听到呐喊声,以为东吴要发动冲锋,忙令所有的弓箭手赶紧向江面射箭。箭射过来,全部扎到了船中草人的身上。不一会儿,草人
    ……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