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800099881
条形码:97878000998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战争的发展牵引着军队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战争就有什么样的军队。今天的这种“常规”战,客观上要求作战部队要与之相适应,也即要向这种超 “常规”方向发展。
于是,各国的军中“宠儿”——特种部队,被自然地推上了前沿战略位置。扩充编制,增设机构,更新装备,加强训练……全力打造适应高技术特种战的军队新“宠儿”,已成为各国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什么“绿色贝雷帽”、“哥曼德”、“三角洲”、“阿尔法”、“野小子”、“边防军第九旅”等等,毫无疑问地已成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明星”。这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目光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探寻的浓厚兴趣。
在21世纪初的今天,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绑架、暗杀、自杀性爆炸、劫机、劫持人质事件接连不断,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反恐怖斗争已成为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军事任务。以反恐怖、争夺资源为背景的战争,日益呈现出小规模、无规则、高技术的特征,作战也呈现出非线式、非接触、非正规的特点。这在过去被称作“特种战争”或“特种战”,在今天却变成了“常规”战。
编辑推荐 这些神秘的特种部队,今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编制、装备如何?他们在战场上执行任务和其他部队有什么不一样?人员招募很特别,其训练如魔鬼、地狱一般……真是如此吗?
为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让你了解其真相,并让你认识分析、把握世界军事力量发展的某些趋向,作者从多方面收集其内部资料,尽可能地挖掘其鲜为人知的背后情况,撰写了这部“内幕”的故事。
目录
一、美国特种部队
1.“911”事件后的美国特种部队
2.美阿战争中美方的三个关键人物
3.布什总统为何直接指挥在阿富汗的特种部队作战
4.阿富汗战场上首当其冲的“绿色贝雷帽”
5.告诉你“绿色贝雷帽”的来历和标志物的含义
……
文摘 书摘
目击“三角洲”突击队演习
一组“三角洲”突击队员围坐在一块黑板前。一名中士站在黑板旁,边
画图边用清晰、简洁和直白的语言讲解着任务:
“昨晚7点半,恐怖分子袭击了美国大使馆。16名国务院官员和雇员被
扣押为人质。2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枪战中牺牲。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将
担负解救人质、制服恐怖分子、重新夺回大使馆的任务。”中士环视队员一
下后接着说,“当地警察已封锁了使馆周围区域,第10特种作战大队的快速
反应组已经控制了内部的安全,侦察工作也已完成。”中士继续把行动的时
间表和人员分工安排详细说了一遍。
中士简报完任务后,回答了队员们提出的几个问题。接着,他抽问了几
名队员。以确信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任务十分明确。随后,大家开始分头进行
准备工作。
当最后一缕阳光被夜色吞没,队员们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演习
地点。
队员们分成狙击手和攻击手两组。两组人相互协调,时间上计算得相当
精确,要在同一时间撤离。狙击手有4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1名观察者,
1名射击者。他们与攻击手和战术指挥中心通过无线电联系。狙击手要沿着
事先侦测好的路线在一个居高临下的地点埋伏。攻击手则乘坐直升机潜人事
发地点。由于行动在夜间进行,因此每名队员都带上红外成像装置。使用AN
/PVS-7型夜视仪,队员们可以清楚地看清物体。
太阳早已落下山去,阵阵微风拂过松林响起沙沙声。队员们全副武装,
脸上散发着英武的神采。巨大的轰鸣声划破夜空,MH-60“黑鹰”直升机徐
徐降落。队员们不等直升机停稳,就打开舱门钻了进去。
“晚上好!”飞行员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向队员们打招呼。
队长也礼节性地问候了一下,紧接着就向飞行员简要讲述了飞机应如何
接近目标,在哪停下,何时将队员们接走。由于天气恶劣,能见度低,直升
机选在屋顶上降落。队员们跳到一个很小的平台上,直升机平稳地飞走了。
队长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低声说道:“各就各位。”
狙击手早已就位,听到队长的指令,他们报告:“1号狙击手就位,目
标已发现。”“2号狙击手就位,没有目标。”
一切准备就绪,队长把手一挥,命令手下:“走!”
2名队员从屋檐下放下绳索,滑至预定的入口,小心翼翼地爬了进去。
其他6名队员从房顶的门下去。但门是锁着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