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实用中兽医方剂学

发布时间: 2010-04-16 05:46:42 作者:

 实用中兽医方剂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6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81117054X
条形码:97878111705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实用中兽医方剂学》分为总论、各论、附录三部分。总论介绍了中药配伍与方剂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命名、调剂、使用以及比较方剂学等方面的知识。各论以主要功效为依据将常用方剂分为17类进行详细介绍。
编辑推荐 《实用中兽医方剂学》: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中兽医方剂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方剂与中药
第二节 中兽医治则治法
一、治则
二、治法
第三节 中药的配伍
一、配伍的概念
二、配伍七情
三、方剂中配伍的目的
四、配伍与方剂的关系
五、配伍禁忌与妊娠禁忌
六、药对
第四节 兽医临床实践中方剂的来源
第五节 方剂的命名和分类
一、命名
二、分类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组方的依据
第三节 方剂的基本构成
第四节 成方使用的变化

第四章 方剂的调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处方
一、处方的概念与种类
二、医师处方的内容与特点

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
第一节 剂型
第二节 剂量
第三节 用法
一、方剂的用法和给药途径
二、散、汤剂经口用药的一般用法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第六章 类方概述
第一节 促进动物产品产量方
第二节 防治传染性疫病方
第三节 治疗内科病证方
第四节 治疗外科及伤科病证方
第五节 治疗胎产病证方
第六节 治疗幼畜病证方

第七章 比较方剂学概述
第十二章 和解方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方
第十四章 温里方
第十五章 祛湿方
第十六章 理气方
第十七章 理血方
第十八章 收涩方
第十九章 补虚方
第二十章 祛风方
第二十一章 安神与开窍方
第二十二章 驱虫方
第二十三章 外用方
第二十四章 饲料添加方

附录
附录一 类方摘编
医牛羊驼方
一、防治时疫寒热方
二、医心病方
三、医肺病方
四、医脾胃病方
五、医肝胆病方
六、医肾病方
七、医胎产及羔犊病方
八、医瘸拐方
九、医疮痈癣疥方
十、医杂病方

医猪方
一、催肥保健方
二、医时疫寒热方
三、医心肺病方
四、医脾胃病方
五、医肝肾病方
六、医胎产及仔猪病方
七、医杂病方

医禽方
一、增产保健方
二、医瘟疫痢痘方
三、医脏腑病方
四、医虫证杂病方

医犬猫方
一、医脾胃病方
二、医心肺肝肾病方
三、医虫证疥癞方
四、医杂病方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摘要
一、成方制剂及构成
二、药典附录摘要
三、药筛药粉末分等
附录三 常用药对
参考文献
……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规模化畜牧业发展迅猛,畜牧业逐渐成为了农业领域里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药GMP、GLP规范的迅速推广与实施,对从动物保健品环节维护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传统的中兽医学术思想与防治技术在绿色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剂是中兽医辨证论治法则的集中体现。中兽医方剂学历史悠久,文献浩繁,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现代中兽医工作者立足行业发展要求,融合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现代科技思想与手段,在中兽医方剂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新方创制、剂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地丰富了中兽医方剂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兽医方剂学的发展。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附录三部分。总论介绍中药配伍与方剂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命名、调剂、使用以及比较方剂学等方面的知识。各论十七章,以主要功效为依据将常用方剂分为十七类进行详细介绍。附录里摘引了防治畜禽主要疾病的经验良方,临床创制方剂时常用的中药药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版(二部)有关中药成方制剂的内容。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吸纳中兽医方剂学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本书既可作为中兽医、畜牧兽医专业大中专学生的教材,也是畜牧兽医工作者学习中兽医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
由于编著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的疏漏与错误在所难免。诚望广大读者与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修订完善。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中医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 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中兽医方剂是在人类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借鉴人医中药方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中兽医方剂的发展过程包含在中兽医学发展的过程当中,已具有上千年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与疾病作斗争就开始利用某些药物来防治疾病,后来又渐渐地把几种药物配合起来,就逐步形成了药方,这就是最初的方剂。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全书共有医方283个,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方剂学的基础理论,最初反映在《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之中。该书总结的大量治法内容无一不是后世立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内经》等医籍为基础,结合临床医疗实践,完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后世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卷,共收载323个方剂。其中大量方剂沿用至今,效果卓著,仲景方因而被尊称为“经方”。后世医家创制的大量名方,多以此书中的方剂为基础变化而成。或是效法仲景药物配伍组合规律,依据理法而选药成方。《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与方剂学的基础,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