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蒋介石评传(上下)

发布时间: 2010-04-16 06:13:13 作者:

 蒋介石评传(上下)

  • 市场价:¥48.00
  • 卓越价:¥31.90为您节省:16.10元 (66折)
  • VIP 价:¥30.94 SVIP价:¥30.3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2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4)
  • 4 颗星:
  • (3)
  • 3 颗星:
  • (4)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1)看全部12篇评论 (12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孙中山研究
    共计价钱:¥76.00
    同时购买共计:¥50.5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735 页
    ISBN:750572018X
    条形码:97875057201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李敖作品

    内容简介 《蒋介石评传》一书以史料为经,严谨的考征为纬,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而以求真之著史精神,重塑蒋氏一生功能及其历史定位。书中旁征博引,搜罗大量原始珍贵文献,揭露出蒋介石残害民主的真面目。

    作者对蒋氏的憎恨,立论是否客观,或启人疑窦,但序文中由衷地表白,虽然在情绪上对蒋氏深深痛绝,但在行文上却有史家的严谨,全凭证据“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全书主旨,已昭然若揭。
    作者简介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一九四九年到台湾。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奉为直“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近著《我们没有明天》获选为本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书。

    汪荣祖,安徽人,1940年生于上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现执教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立大学,曾任师大历史研究所客座教授,上海复旦大学访问教授等职。著有《史家陈寅恪传》《章太炎研究》《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等书,在文史领域内博学驰骋,更学贯中西古今,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
    编辑推荐 《蒋介石评传》一书以史料为经,严谨的考征为纬,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而以求真之著史精神,重塑蒋氏一生功能及其历史定位。书中旁征博引,搜罗大量原始珍贵文献,揭露出蒋介石残害民主的真面目。
    目录
    《蒋介石评传》序
    《蒋介石评传》序
    历史天平上的蒋介石

    上册
    第一章发迹以前
    ……
    文摘 请读片段
    原定黄埔校长不是他

    黄埔军校校长,并非特别显赫的位子,但对蒋介石来说,却是生平重大的转捩点。他以黄埔校长为跳板,跃向权力的高峰,最后成为一国之君。此一飞黄腾达,并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顺理成章,而是当事者处心积虑,玩弄不少权术而获致的。

    蒋介石之被任命为黄埔校长,则绝不是非斯人不可的。刘峙所写的《我的回忆》指出:

    起初孙中山先生想要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兼军官学校校长,负责筹备,但许崇智力不从心,一切委之于上校参谋陈翰誉,陈是我们保定的同期同学,目空一切,骄纵自私,处事多失公平,致为各方不满。蒋公介石原为粤军总司令部的参谋长,被调到大本营代理李烈钧的参谋长职务,后奉派到苏联考察军事,回国后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页二十)

    可见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人选,孙中山原定是许崇智,而蒋介石得到此位,又与被派往苏联考察有关。派团赴苏考察,并就苏联援助中国革命问题进行磋商,是由第三国际代表马林首先于一九一九年提出的,孙中山接受了这个建议,并答应派遣最好的代表团前往。最好的人选,无过于廖仲恺。廖不仅是孙中山身边的红人,而且是对联俄容共政策最表拥护的国民党人,然而正因为太红、太忙,不克领团前往。其次该是朱执信,是孙中山身边最精湛的革命理论家,同时也是最脚踏实地的行动家,无论在学识上或经历上,都远超过蒋介石,蒋本人也自承不讳的。但是朱却于一九二○年的九月二十一日,为调解虎门民军与降军纠纷而遇难。于是,蒋介石又成了孙中山选择中的廖化。即使如此,蒋还施加了以退为进以及毛遂自荐的压力。

    一九二三年的三月一日,孙中山自沪抵粤后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此为孙氏在粤开府的梅开三度,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即侍卫长,命其速来就任,但蒋照例姗姗来迟,于四月二十日才抵达广州,因为不称心,又于七月十二日“愤而辞职”,前往香港。然而当听到孙将派代表团赴苏,乃于七月十三日自港写信给大元帅秘书长杨庶堪,希望向孙提出自己的要求:

    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蒋介石一九二三年七月十三日致杨庶堪书,见《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三十六卷,页九十二)

    不论是为了安抚蒋之情绪(此种情绪又多少含有瑞元无赖的性格〕,还是一时无人可
    ……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