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17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508713184
条形码:97875087131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康熙八岁登帝位,能够坐稳江山,他不是依靠祖上余荫,而是依靠御人行权的帝王术,以及庄敬自重的好习惯。在内乱迭起、外患频仍的乱局中,他在痛苦中忍耐,在忍耐中等待,在等待中蓄积力量,终于抓住时机,反守为攻,一举扫清朋党,肃清二藩之乱,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进而施展政治才华,开创了[康熙盛世]。本书介绍中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他是末代王朝清室迁都北京后的第二代皇帝。本书将为你讲述一代杰出帝王康熙大帝的生平故事。将为你揭示中国千古一帝,史上最为人称道的清朝盛世皇帝——康熙大帝的传奇一生。该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发人深省,对青少年来说绝对值得一读。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之一。读史点亮人生,励志改变命运。本书将为你揭示中国千古一帝,史上最为人称道的清朝盛世皇帝——康熙大帝的传奇一生。该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发人深省,对青少年来说绝对值得一读。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生在皇家不自由
英主降生,自幼失母爱
遭遇天花,皇子脱大难
好学上进,养成好习惯
……
文摘 书摘
四臣辅政,傀儡小皇帝
顺治驾崩、康熙登基后,二十七天的“国丧”期很快就过去了,全国上
下、文武诸臣脱下丧服。随着时光的流逝,清政府逐渐在新的体制中稳定了
下来。
在弥留之际,顺治帝不仅指定了太子之事,而且,在染上天花之后,他
想了很多,尤其是自己即位初年,摄政王多尔衮专政独断的局面。他历尽千
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将政权揽到自己手中。如今,自己即将即位的小皇子才
八岁,一定要想个办法杜绝再度出现某个亲信大臣专政的局面。
为此,他临终前和孝庄皇太后一起秘密商议了为避免摄政王再次专政独
断的措施:废除皇室宗亲长辈摄政的制度,进而实行在异姓功臣中选拔成员
的大臣辅政体制。
最后,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后选定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
个异姓大臣为辅政大臣。这种制度规定:凡一切涉及军国大事,首先由四大
臣议定后,必须奏请太皇太后裁决而行。
这四位大臣虽然都是满人,但却都不是宗室子弟,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异
姓的非亲王。
这四位大臣曾经在先帝灵位前共同宣誓,他们要让顺治帝明白:他们四
人一定会团结忠诚、生死与共,衷心辅佐朝廷政务,不以公谋私、不计较个
人怨仇、不在朝廷众官员之问挑拨离间、不受贿赂、不结党营私,誓死要以
自己的忠心报答先皇的信任。
誓词虽然这样说,然而,历史并非是这样的振振之词所写就的。年纪轻
轻的康熙皇帝所面对的四位辅政大臣,远不是如他们自己所宣誓的那样可靠
:鳌拜虽然战功显赫,但是居功自傲,处处专横,盛气凌人;索尼是三朝元
老,虽然忠心耿耿,威望较高,但是年已老迈,他不想过多过问朝中之事;
遏必隆是个庸碌无能的人,遇事没有主见,逆来顺受,只知道依附强者。他
对专横霸道的鳌拜只是惟命是从,此外别无他策;而稍有棱角的苏克萨哈虽
然不怎么买鳌拜的账,有时敢和鳌拜唱对台戏。但他根本不是鳌拜的对手,
终于在日后被鳌拜借故置于死地。倒是鳌拜,随着康熙帝的年岁惭长,越来
越无法扼制自己的专权、篡位之心。
顺治帝驾崩之后,康熙帝毕竟年纪还太小。因此,众大臣根据宋代太后
临朝听政的先例,主张让孝庄皇太后“垂帘听政”,掌管皇权。但孝庄皇太
后并无意于揽权,更无意做女皇,所以,她断然拒绝了“听政”的建议。
孝庄太皇太后处处为大清江山着想,一心辅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