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物

发布时间: 2010-04-16 06:34:41 作者:

 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物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03222220
条形码:97875032222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旅游理论与实务丛书
外文书名:Practical Deuelopment and Programming on Waterscape Tourism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基础上撰写的、关于水体景观旅游开发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三大部分:水文化的一般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包括水与人生、水与爱情、水与人才等;水体景观及其开发设计,包括水的景观吸引功能和特点,静态水,动态水的景观设计、水体装饰和水旁绿化等;第三部分是关于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的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分别探讨了湖泊旅游开发规划、河川旅游项目策划、海滨和海岛旅游 开发规划、水域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等。 作为学术专著,本书以实例案例为主,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又不局限于案例,对水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方式、水体的景观价值及其开发设计也作了系统的、比较深入的探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般方法与具体做法融合,既有比较深入的探讨,也有简单实用的方法、做法的阐述。适合于旅游管理、园林规划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旅游、规划等专业的教师、学生相关课程的参考。

作者简介 吴殿适,男,1958年生于辽宁大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1993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多年来一直从事旅游规划,区域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发表学术论著《区域经济学》和《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探讨》等80余篇,主持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九五规划、大连市跨世纪发展战略、鞍山市旅游业十五规划、西部开发规划、湖北黄冈市白潭湖旅游开发规划等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4项。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乡村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媒体推荐 前言
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泛指一般知识。水文化,实质上是关于水的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表现形式。
水是人生活中接触最多、应用最广、须臾不能离开的物质,所以人们对水的感触最多。久旱逢甘霖、春雨贵如油,表达的是人们对水的渴望;洪水猛兽、水患无情,表达的是人们对水的憎恶;相濡以沫、鱼水深情,说的是感情至深;覆水难收、落花流水,则表现出几多无奈。
水是有形的,因她无处不在;
水是无形的,变化万千不可捉摸;
水是刚毅的,因可水滴石穿;
水是温柔的,恰如中国古代之贤妻良母;
水是纯洁的,既可以水为净,也应以水为镜,以水为鉴;
水是浪漫的,载着童子、诗人、画家云游梦幻天国。
水是生命的源泉,孕育所有生机,包括人类,而且构成人身之主体;
水博大精深,既用宽阔温暖的胸膛包容人间万象,又用豪迈奔放的气概荡涤世间污浊。
辞海里关于水的词条,仅首字为水者即达400多个; 中国文学、历史书籍中,关于水、涉及到水的成语、俚语、俗语数不胜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确实构成一种文化现象。 广义水文化:水科学+水文学+水艺术
狭义水文化:水文学+水艺术:成语、俗语、典故、传说、音乐、美术、电影、电视……
水文化隐含了河流文化、湖泊文化、海洋文化、泉文化、桥文化、船文化等,如序图所示,可以进一步引申为酒文化、茶文化、汤文化、粥文化、龙文化等。正如我们生息的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水体一样,水文化亦可谓博大精深。
本书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水文化内涵和表现,探讨了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设计方法,结合实践研究了河流、湖泊、海滨、海岛旅游开发规划问题。本项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大连市长兴岛开发区管委会、李官镇政府、辽宁省鞍山市政府、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出版社等单位的支持与帮助。本书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集体研究成果,宋金平、张文新等老师,武聪颖、殷萍、李莉、马丽、田杰杜瑜、王欣、荀怡等研究生参加了野外调研。各章节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主笔。撰稿过程中,参阅和引用了前人的很多成果,特此说明和致谢。
吴殿廷
2003年5月,北京
目录
前言
上篇水文化
第一章水文化概说
第一节 水为万物之源
第二节 中国先哲们的水文化精神
第三节 民心与流水
……
文摘 书摘
第四节 风水现代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
传统风水研究在二十世纪后半期逐渐被学者所认识,开始对其内涵和操作途径进行具体分析。风水现代化成为学者、甚至部分术士努力的研究方向。作为空间组织学的风水研究,形法要领可作新解,理法和日法是风水动态研究方向。风水从个例定点转向区域风水研究可以更有实践意义。风水的内涵分析必须以易经为根据,以象数法进行类推论证。区域旅游开发,不论导游说明,还是景点规划,若能注意与风水结合,可以更有旅游吸引力,甚至提高相应建筑的物业价值。
一、科学与术学
学者重视发现规律的科学,科学强调逻辑思维,实证规范化是其研究途径,强调发现的可重复性。“一个原因产生一个结果”的机械因果律深入学者的人心,尽管概率因果关系已被科学哲学所承认,但一般的学者对此认识不深。
与科学相反,传统的“术数”研究可称之为“术学”,术士研究术学,走象数灵感化的途径,强调象数思维。术数预测是一种概率预测,视术士的水平而有不同的概率准确度,某些术士以邵康节再世自居,自称百分之百的绝对准确,并不符合“术数”预测的历史发展。
科学与术学是否有共通之处,卡普拉[美]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中文摘译本为《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阐述了这方面的共通之处。科学必须看到,术士的预测概率常不低于学者的预测概率,并承认其研究的相应地位;术学也必须从象数灵感化提高一步,阐述其与科学共通的实证规范化,这是术学研究现代化的正确途径,也是学者研究术学的途径。
近十多年来,陈传康因从事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为了开发具有传统术数历史的众多胜迹,接触了易经的象数思维和传统风水观念。文化素材要转变为旅游产品必须进行旅游吸引力分析,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术数历史,早巳根植于中国社会,成为人们广为乐见的习俗,若将其与风光胜迹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该胜迹的旅游开发价值。
传统风水理论形成于农业社会,在工业社会因其不符合机械因果论,曾经被斥为迷信,为学者所不齿,但在海内外华人社会却一直很流行,经商、置产、卜葬等几乎都离不开风水。这种长期被视为迷信的“风水”观念重新流行海内外,其主要原因是众多华人华裔发财致富,提高了其在当地社会的地位,逐渐成为当地社会的上层,“财大气粗”。过去电影多谈洋人收华人为养子,现在则谈华裔巨商收洋人为养子。由此可见,世界华人华裔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观念变化,华裔行善于洋
……
读书人网 >旅游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