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

发布时间: 2010-04-17 01:51:11 作者: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807416043
条形码:97878074160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绝版晚清书系
图书品牌:无敌英语

内容简介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第一次详尽地披露了甲午战争期间一些不为人知的秘闻轶史和内幕故事,揭开了100年前在华日本间谍网的全部秘密,具体到某日某时,现场的人物、情景。这是一系列惊人的发现,足以成为一本“有学术价值的故事书”,他有望填补或加强某些国内空白。
作者旅居澳大利亚十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海外珍贵史料,为我们展示了历史的复杂、多样和精彩。他对史料的发掘令人如坐针毡、如鲠在喉,他的那些精辟、有时锋芒毕露的史论,也一次次地震撼了我们的耳膜,在传统纸媒和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的热潮,也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刮目相看。
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职业商人。曾担任公务员、记者、律师,从事过并仍在从事着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热门俗务。除了花费必要的时间去赚取必要的金钱外,其余时间都投入了文物收藏、历史研究和写作,以海外史料解读中国近代史,作品在华人文化圈中广为流行。和讯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文化名人。《国家历史》杂志、《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著有《大东亚的沉没》(中华书局2008年5月出版)。
编辑推荐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
十多年来,雪珥在澳大利亚默默地收藏、研究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战争文物,积累了大量的珍贵史料,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历史的复杂、多样和精彩。
他第一次如此详尽地揭开了100年前在华日本间谍网的全部秘密,具体到某日某时,现场的人物、情景。这是一系列惊人的发现,足以成为一本“有学术价值的故事书”。
他有望填补或加强某些国内空白,比如直接导致甲午海战的高升号事件。雪珥可以说是第一个从国际法、国际关系角度系统分析此类事件的华人学者。
他改变着我们中很多人对中国近代史的观感。他对史料的发掘令人如坐针毡、如鲠在喉,他的那些精辟、有时锋芒毕露的史论,也一次次地震撼了我们的耳膜,在传统纸媒和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的热潮,也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刮目相看。
《国家历史》杂志、《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历史文物收藏家,海外学才海珥
独家揭秘100年前日本间谍潜伏内幕、多国演义真相、中日性格历史宿命
甲午并不如烟
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张鸣,书评家解玺璋,旅日作家萨苏着重推荐。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谍战甲午:日本间谍潜伏记
谁动了李鸿章的奶酪?
“钓鱼”密码
上海“间谍门”夹伤美国总统
和尚也疯狂
乱世孽缘:间谍与农夫
“死也要面向东方”
教授也当007
“五百年一遇的伟人
私营老板支撑谍报网
上山下乡: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帝国的青春躁动
“请在神社给我留个位”
“大清全民都腐败”
日军“恢复中华”?

第二部分 帝国波涛:史海中的几艘船
高升号:黄海上的三国演义
操江号:故国不堪回首?
重庆号:中国“刁民”抗日
巴山号:压断大清最后一根脊梁
盖尔人号:美国军火专家日本落网

第三部分 帝国宿命:中日战争背后的博弈
舆论动员:满清岂可称中华
危机公关:炒作日军“文明之师”
第四权力:媒体也是战斗力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霞关外交,料亭政治”
当“鬼使”遭遇“神差”
反清复明的解放者
有国才有家:大梦谁先觉?
大清精英缘何内讧?
“猪尾巴”找到了尊严
日式“汉奸”伊藤博文
利刃在手:杀敌还是白宫
“海龟”大对决
英国震撼提议:分割朝鲜,中日各半
大清朝的抗日娘子军
日军家书:鞠躬尽瘁征讨中国
日本小村庄立碑纪念侵华
后记
主要参考资料
……
序言 一艘“勇敢级”—aring)驱逐舰就停在我的窗下,只要从电脑前一抬眼,就能看见它那灰色的舰身和4.5英寸的主炮。澳大利亚的“南十字星”国旗,在舰首旗杆上飘扬。
在悉尼上班的每一天,我都会无数次地从楼上俯视这艘军舰以及与它并肩停泊的一艘潜艇。南太平洋湛蓝的海水一漾一漾地,拍打着这些作为海事博物馆展品的退役舰艇。它们也如同家中的宠物那样,不时需要开到外海去遛遛,或到船坞去检修,每逢它们要移动的时候,我都会赶紧下楼,近距离地观察这些“海狼们”的动作,百看不厌。
很难想象,这个宁静而时尚的“情人港”(达令港,Darling Habor),曾经是抗日的第一线:入侵的日本潜艇惊扰了整个悉尼,当妇孺们被转移到蓝山(Blue Mountain)后,男人们便扛着枪炮,构筑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线,而第一道防线,就设在这美丽的海滨。
在澳大利亚这个远离世界其他地区的孤独大陆上,二战时为防御日本入侵而修建的工事,几乎是唯一能找到的与战争直接有关的遗迹,尽管日本“皇军”的铁蹄一步也没踏上这块国土。
每次当我走过那艘满载时排水量也才3888吨的驱逐舰,总会想起比它年长一个甲子的定远舰和镇远舰。那两艘威力巨大得令世界侧目的中国主力舰,排水量为7000吨,主炮口径为12英寸。如果与它们并列,眼前这艘澳洲军舰,将会显得侏儒一般矮小。但是,曾经威震一方的定远和镇远舰如今又在何处呢?
日本人在这个城市依然顽强地展现着他们的巨大影响力,当然不再依靠枪炮,也不依靠人多势众。著名的纪伊国屋书店,就在古老的“维多利亚女王大厦”(QVB)左近开设了澳洲分店,不动声色地向澳洲“输出日本”。
文摘 插图:




第一部分 谍战甲午:日本间谍潜伏记
谁动了李鸿章的奶酪?
1894 年9月8日,正当中日两国在朝鲜惨烈激战时,一颗"炸弹"却在紫禁城里引起轩然大波: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弹劾正当前敌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罪名是骇人听闻的腐败、通敌。
在这篇《奏陈北洋情事请旨密查并请特派大臣督办天津团练折》中,向以敢言著称的张仲,指控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向日本人出售大米和煤炭,李经方甚至与日本王室攀亲,还在日本开了一家洋行。张仲承认这些都是风闻,"始闻之而诧,继而不能无疑,如果属真, 则自无怪乎纵容奸细、售买米煤之种种乖谬矣。"张仲说天津日本间谍被破获后,还查出地雷炸药八箱,但李鸿章却在审理后,不仅隐匿不报,而且私放间谍,并给银资行。
这一名上达天听的日本间谍就是石川伍一( 又名义仓告,1866-1894),日本国秋田县人氏,时年28 岁。在甲午战争中被捕的众多日本间谍中,石川伍一的影响力非常大,除了被中国官场作为政争武器外,他还牵涉到著名的高升号事件1894 和重庆号事件,与中日英和中日美两个三角关系都有瓜葛。
石川伍一是甲午战争史中最为著名的日本间谍之一,原因就是他被不少史学家认为是引爆战争的高升号事件的罪魁。
英国商船高升号被中国租用运兵,当时中日并未宣战,该船由英国船员驾驶,且飘扬着英国国旗,却在朝鲜海面被日本军舰打沉,千名中国士兵和欧洲船员罹难,震惊世界。据受雇于日本信义洋行的德国人透露:“有一倭人久住塘沽,此倭人才具甚大,华英德法言语俱能精通,看其与他人言论间……并随时用铅笔注载……爱仁、飞鲸,高升船载若干兵、若干饷、何人护送、赴何口岸,该倭人无不了彻于胸。”这位“才具甚大”的倭人就是石川伍一。
其实,也有研究质疑石川在高升号事件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其实是天津电报局的电报生泄露了高升号的开航时间等情报,但这一说法缺乏直接证据,而且电报生其实并不掌握密码,而电讯本身日军完全可以监听截获,不英国画师所绘日本军舰击沉高升号图4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绝 版甲午需要收买内奸获得。
另有研究者认为,日本早已决定在海上攻击中国船只了,实际上在随机选择攻击目标,无须等待运输船的具体情报,遭遇战是必然的,但何舰遭遇何船,却是偶然的。时任日本外交大臣的陆奥
……
后记 十多年前开始收藏晚清文物时,我刚开始人生的一个新阶段:离开洋溢着母鸡翅膀般温暖的机关和报社,下海经商,在上海郊区打理一家高科技医药生产企业。
当时绝对想不到,以我曾经客串的中文财经专栏作家身份,也能获得澳大利亚移民部的热忱欢迎。于是没多久,“下海”经商便与漂洋“过海”一同进行了。“空降”到澳洲后,还没来得及向任何一只袋鼠做自我介绍,便又以一个完全外行的身份开始执掌一家大型金融公司的亚洲市场业务。剧烈的变化,令我在那段时间常感窒息,除了住家附近的悉尼歌剧院之外,任何名胜景点都没去过,倒是因为公务,隔三差五就要到墨尔本、布里斯本等设有分公司的城市出差。在澳洲有限的这几个大城市中,我至今唯一熟悉的就是从机场到公司的路。
那时,我做出了一个并不痛苦的选择:封笔!不仅是因为写作的时间对我来说过于奢侈,更因为直接下海游泳后,才发现自己当年的所谓财经评论是多么稚嫩可笑。
随即,工作之外的少数时间缝隙便被文物收藏所填满。不断地收集,不断地比较,其间便不断会有写作的冲动,也只能强行抑制着,因为我给自己的心里写下了四个字:厚积薄发。
再后来,便有机会到国内参与地产开发,一个绝对“纸醉金迷”密集型的行业。巨额的资金进出,复杂的利益交换,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面对各种相当可爱的诱惑。于是,我开笔写作,一是将积累了近十年的思考整理释放出来,二是藉此帮助自己稍稍增强点抗拒“纸醉金迷”的“慎独”功力,令自己那并不宽广的胸怀中,不至于完全被金钱和欲望所占领。
对我而言,起初的历史写作纯粹是件“独乐乐”的私人游戏,信马由缰地在博客里涂鸦,与几个老同学、老同事互相唱和。
读书人网 >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