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1739167/9787801739162
条形码:97878017391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开国领袖自传自述典藏
内容简介 《周恩来自述》讲述了: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从1927年起历时半个世纪,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他担任国家总理26年,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的一生留下了很多叙述自身境遇和内心感怀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和阅读价值。《周恩来自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根据周恩来文集,以及各个时期的讲话、通信等材料编辑整理而成,文字均引录于周恩来自述,依据历史和文章的先后,完整勾勒出周恩来生平全貌,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全书思想深刻,内容翔实,具有很高的可读性,是一部难得的与领袖近距离接触,了解领袖心路历程的作品。
编辑推荐 《周恩来自述》是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是老实人才能经得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大儿天下的人,有真正本事的,必定是能涵养,能虚心,看定一种事情,应该去做的,就拼命去做,不计利害;不应该做的,便躲着不出头,或是极力反对。这样子人总是心里头有一定主见,轻易不肯改变的。
成败固然是不足论事,然而当着他活的时候,总要想他所办的事成功,不能因为有折磨便灰心,也不能因为有小小的成功便满足。——周恩来
目录
开篇自述
附:斯诺录周恩来谈话
第一章 中学时代
射阳忆旧
寒假纪事
暑假纪事之一
暑假纪事之二
旧历年假
我之人格观
第二章 东洋求学
初到东京
纪述一九一八
第三章 五四运动时期
警厅拘留记
第四章 赴欧勤工俭学
初入异邦
赴欧意旨
英法感触
求索真理
第五章 在黄埔军校
第六章 会见斯大林
第七章 参加遵义会议
第八章 抗日战争时期
遭遇长沙大火
致信蒋介石
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
第九章 解放战争时期
谈判生涯
附:谈判生涯老了周恩来
撤离延安前与妻书
转战途中与妻书(一)
转战途中与妻书(二)
进入北平后与妻书
第十章 建国以后
赴苏联谈判
知识分子的出路
与谁结合?
附:周恩来谈知识分子问题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中
驳斥江青
附:“我不入苦海谁人苦海”
附:力撑危局
附:邓颖超记旧
大事年表
编后记
……
文摘 插图:

射阳忆旧
淮阴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冲,清时海禁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徙家而居焉。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十岁后,始从伯父游学辽东,浸及津门。回首旧时风景,不觉物换星移。即幼闻一二故事,亦多恍惚。间有可忆者,批笔记之,以作《射阳忆旧》。童话稚语,遗笑方家,知所不免,然吾行吾是,知我罪我,所弗计也。
余九岁,正余幼时家庭极乐之境也。某日,余由书房放学归,忽闻奴仆喧传:某大盗就获,不久即将授首矣。余聆之茫然,细询之,始悉五六年前,东长街某富户曾有强盗夜入,缚其家人,夺无数珍物而去。未及匿其所劫,适县中护兵闻声而至,遂就捕,解往县署而行。盗惧,急自断其缚,夺护兵佩刀,杀之,窜走他邑。迭次县官加以严缉,阅四载星霜,至前二日尚无下落。无何,准郡一捕头者,无意之间往清江,路遇乞丐数人,内有一数年前熟识之人,其摄影忽映入脑际,急问彼等曰:“此何许人?”众答曰:“吾同辈也。”马捕急走前问之曰:“在淮郡杀一护兵而被搜索者非尔耶?”盗见无可隐,遂直供不讳。马捕乃带其回淮,听候发审矣。是日,淮郡市民,人言藉藉,群集西门外,观盗之来。余亦随家人溷迹其中,而心且疑且怖,以为人民遇盗,必加以窘毁,以治其杀人之罪。且淮郡人民,素称强悍,忿激之余,或出野蛮举动,投石恶言,当所不免。况死者冤沉九泉,妻子家人痛心含泣。今忽仇人被逮,更欲得而甘心矣。乃余之所见竟不尔。尔时则红日正中,车轮之声,震地而来。少顷,见有一衣服敝陋,相貌凶恶之人据其上,以索系腕而置于后,一守者伺其旁。甫下车,即闻一官呼曰:“护兵之儿,护兵之儿,在此否?”忽余之旁,立一身材渺小之童子,容色惨淡,年可十四五,应声曰:“唯唯。”遂从众人丛中蛇蜕而上。近余者耳语曰:“此孤儿也,前此被杀护兵之儿也。”余怦怦心动,悲不自胜,念彼为无父之孤儿也。此童子即进而立于人群之空虚,距盗及守者甚近。时观者众,甚肃静,毫不闻笑声、语声、啖声,各屏息听其所欲问者;余以身矮,得列前排,亦两目直视,聆彼等之发言。而彼等亦不作他语,但指此童子而向盗曰:“此汝所杀护兵之子也——孺子,汝彼时尚呱呱在抱,使汝之爱父死,而陷汝于悲境者,即此贼所为也,汝宜细视之。”于是,捕头以手抚罪人之头,强使睁目。此童子见之,泪涔涔下,且哭且视,目
……
后记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一代伟人。他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丰要创建人之一。从1927年起,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核心领导人之一,历时半个世纪;他任国家总理二十六年。他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周恩来没有写过正式的自传,但是,周恩来叙述自己的境遇和心情的资料是较多的,面对访问者谈的或者是在给亲友的信中叙述的,集纳起来,也可反映他一生的大概。这就是编辑这本自述的可能性。
这本自述,按文章先后或重大事件,依历史顺序编集。有的,标明了历史时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坚持内战的蒋介石后,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派,到西安促使事变和平解决。从此,他开始了统一战线工作的生涯。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前后,周恩来奔波各地,终于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年12月,他到当时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中心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不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1938年10月下旬武汉失陷,周恩来撤离武汉经湖南、广西去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11月12日在长沙时,当地实行蒋介石的“焦士政策”纵火焚烧全城,周恩来在睡梦中惊醒,冲出火海,12月中旬到达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此后长期在重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始终保持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在与蒋介石合作中,不但要反对蒋介石多次发动的反共高潮,而且要提防蒋介石的“溶共”阴谋。本书所收的《致蒋介石信》,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