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图说经典:古文观止

发布时间: 2010-04-17 03:10:14 作者:

 图说经典:古文观止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7522512/9787507522518
条形码:97875075225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说经典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选定的,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兼顾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反映了先秦至明末古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代表了中国古文的最高成就。本书在在参照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基础上,力图在版式设计和以图释文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除原文外,书中另附有题解、注释、译文等栏目,从多角度将古文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作家境况,以及古文的警世哲理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精心选配的100余幅精美插图与文字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情趣。本书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背诵古文,也可作为精美的收藏。
编辑推荐 《图说经典:古文观止》是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
理想读本
宽泛的题材、丰富的内容,将古文反映的时代特色、社会境况、生活风貌予以全面展现;特设的题解、注释、译文栏目,从多角度解说作品,有助于读者感受作品的意境,深入理解作品。
精美图片
1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人物画像、山水景物、文物器皿、艺术珍品等,与文字相辅相成,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情趣。艺术理念
版式设计、图文编排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并将此设计理念贯穿于编排的整个过程,全面提升《图说经典:古文观止》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观赏与吟诵的多重享受
知识与审美的完美展现
情感与心灵的相互交流
文化的力量和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
带你步入一段愉快的古典文学之旅
目录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
子鱼论战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吕相绝秦
晏子不死君难
季札观周乐
子产论政宽猛
《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
召公谏厉王止谤
襄王不许请隧
叔向贺贫
《公羊传》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吴子使札来聘
《谷梁传》
郑伯克段于鄢
虞师晋师灭夏阳
《礼记》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触砻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乐毅报燕王书
李斯谏逐客书
《楚辞》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史记》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外戚世家序
伯夷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滑稽列传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报任安书
《汉书》
高帝求贤诏
贾谊过秦论(上)
晁错论贵粟疏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李陵答苏武书
《后汉书》
光武帝临淄劳耿弁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三国志》
诸葛亮前出师表
诸葛亮后出师表
李密
陈情表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陶渊明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瞿檄
王勃
滕王阁序
李白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
刘禹锡
陋室铭
杜牧
阿房宫赋
韩愈
原道
原毁
师说
进学解
讳辩
争臣论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杨少尹序
祭十二郎文
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说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钻铜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王禹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
范仲淹
严先生祠堂记
岳阳楼记
司马光
谏院题名记
钱公辅
义田记
李觏
袁州州学记
欧阳修
朋党论
纵囚论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苏洵
管仲论
辩奸论
心术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辙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
赠黎安二生序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宋濂
阅江楼记
方孝孺
深虑论
归有光
沧浪亭记
……
序言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选录了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余篇名篇佳作,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兼顾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代表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内容涉及“三《礼》”、“三《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名典,其间的国家发展、政治风云、英雄传略、历史传奇、市井生活等均得到完美体现。
亲近这些古典名篇,如饮源头之水,常读常新,必是受益多多,因此,我们推出了这本《古文观止》。本书在参考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基础上,增设了辅助性栏目:题解,将古文的创作时代、社会环境加以解说;注释,将难理解的字句作解释,扫除阅读障碍,方便阅读;译文,忠实原作而又明白晓畅,使读者身临其境地体味作品的内涵。这些栏目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展,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原文的精髓,体悟其蕴涵。
文摘 插图:




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n钔。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15],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日:“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日:“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日:“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日:“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说:“哪有去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取得卿相的高贵地位的呢?”一年以后,他终于钻研成功,便说:“这次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
于是他赶往赵国的燕乌集阙,在华丽的殿堂上进见赵王,两人谈得拍起手来,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他相印。并赐他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跟在他的后面,去联合六国,拆散连横,以抑制强大的秦国。因此苏秦当赵的相国时,秦国与六国断绝了来往。
在这期间,天下如此广大,百姓如此众多,王侯们这样的威严,谋臣们这样用权术,但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花费一斗粮食,没有用一兵一卒,没有一个人参加战争,不曾断过一根弓弦,不曾折过一支箭,就能使六国相互亲睦,胜于兄弟。贤人在位而天下归服,一人得用而天下顺从,所以说:“要在政治上用力气而不要在武力上用力气;要在朝廷决策之上用力气而不在国境之外的战争上用力气。”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二十万两黄金归他使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道路上仪仗闪耀,崤山以东的六国,一时间尽皆听从苏秦的指挥,从而使
……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