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45800966/9787545800968
条形码:97875458009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猫步旅人之私语英伦》是一本了解英国金融危机中的生活和思维的小品之作,是一本细腻的用感性的语言表达理性思考的、健康时尚的、充满活力和感动的休闲读物,是作者希望能与当代青年人分享的多元的异域呼吸,是清澈的温暖的2008冬日札记。《猫步旅人之私语英伦》以文字为主,精选英国和欧洲的景致照片数张作为配图,另有若干漫画作为插页或配图,图文并茂,别有一番情趣。
作者简介 张帆,1979年生,青岛市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双语翻译硕士,现居英国,早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文章,本书为她的第一本著作。灵感的语言来自欣赏生活的态度。
编辑推荐 《猫步旅人之私语英伦》:…掂起猫一样的步伐…旅英10年的知性女子…,…带您深入了解最真实的英国…,这是一部最贴近金融危机下英国民众生活和思维的诙谐小品。这是一道细腻的用感性语言表达理性思考的心灵鸡汤。旅英十年知性女子的生活手札。
这是一木品味英伦体味生活的文化随笔。作者用既风趣又充满睿智的笔调,勾勒了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英国的人情世故。视角独特,文字消丽,笔触细腻。
Linda买了一只一帆风顺的红气球,无风,红气球平稳飞上了天空,在牛年的门槛上,她得到的是旅程的启示,她的一生看起来注定会是一段交错的旅程,她的适度都好,灵魂却始终不安分,告诉她说这一辈子将在寄住中流逝,现在她恋上了这种生活在别处的心情,不安分的灵魂变成了执著的灵魂,孤单也成全了享受。
目录
10月:Hi,萧条
《每日电讯》和出租司机
英国,枕着幽默冬眠
11月:Hello,烦恼
这个国家有中产
夕阳酒馆之歌
另一种危机
也说英国80后
12月:Yes,生活
降临冬天的食谱
花钱不花钱
那些宠物
冬之老列车
1月:There,旅程
来年的旅途
北极雪过
生活在别处
……
序言 2008年末有那么多糟糕的日子,真不可思议!整个西方陷入了面对经济数据神经崩溃的危境,除非亲历,无从体会。一直给我养尊处优、不慌不忙印象的国度就这么变得力不从心、十分老态,一直喜欢以理性距离淡淡交往的英国人却在非常时期亮出了开诚布公的态度,从陌生的出租车司机到朋友的私人秘密,从日渐苦涩的骄傲到重新来过的自省,冷不丁还有冷幽默折射的悲观,趁此,拣来个把时空和数朵小事,合成一场鲜活生动的谈资。
应该说,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也都是金融危机成全的事。天赐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面对风景瞅出端倪,不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却也不是淡而无味,就这样踩着猫步用心合拍,从容行在多事之秋。心怀细腻,有旁人无从得知的分寸感;身轻意重,脚下便是感怀中的英伦红尘以及红尘里的轻重。拿来嚼舌,拿来聊天,拿来消磨变得奢侈的午后茶息,换取你的聆听,只为始终懂得不浪费时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最意想不到的送给你。
坐在燃得有些疲累的壁炉边,说他方的人间,看我们思维热络起来,当下一番波澜余味,他日如想,又能信手拈来,做遥远的回忆。
独酌风景,人是冷静;分享私语,唯愿尽兴。
文摘 插图:


下了飞机,过了英国移民局的边防检查,长途飞行的疲劳依然存在,还是要去等自己并不沉重但遵从航空新规定必须要托运的行李箱。它从传输口推出,随传输带缓缓来到我的面前,揭穿我在单调飞行后极力掩饰的困顿。实在没有力气跑一段过去,宁可接受这等待的距离,冬天的臃肿满足了人心底都想要懒惰一下的本能,而迟缓行事刚好可以像倒时差那样倒好空间的差别,仿佛一个心理完成的仪式:每个人只需等待片刻,然后轻易取下,彼此冷清自由,再不是多事纷扰的热络。
认识到又回到那个凡事都不慌不忙的地方,周围不是一群相信凡事都要争抢才不会吃亏的积极者,那么慢,那么安静,似乎每个人都是做着瑜伽的腹式呼吸而生活。我把自己调到久违了的频率,拖着行李缓步走出机场,顺利找到了停车场,坐上朋友提前帮我预定的出租车。
司机是个地地道道的帅气十足的英国俊生,不是我料想中古怪的老英国或者带着阴森印巴面孔那样的,虽说他礼貌热情的寒暄在料想中,可他却让我感觉更像个远房亲戚,半生意半交情的样子。我摸了摸大衣口袋,有一张零的票子在,此刻并不敢保证上面印的是女王还是毛主席,总之掏小费是最后要办的,还要坐上一个小时呢。
“你看《每日电讯》吗?”司机注意到我夹在便携电脑包的报纸。
哦,是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疏忽,把飞机上邻座的报纸借来看后又当成自己的东西塞在包里,那位绅士没说破,才让我一错再错,带到出租车上来。
不知情的司机尤其知趣,他随口就幽默起来,这点更不像大多麻木的出租车司机,据他说这是他在《每日邮报》工作的妻子对他说的,但这玩笑多数土生土长的英国人都多少知道一些,只不过有的人知道的多点,有的人知道的少一些,而他所知道的应该说不多不少。
我把报纸塞得里面一点,拉上包链,去除杂念开始听内部人士家属的段子:
“是这样的,英国人很喜欢拿媒体说事儿。就拿报纸说吧,读《泰晤士报》的是在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每目镜报的是自以为在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卫报》的以为他们应该管理这个国家,读《晨星报》的觉得这个国家应该由另一个国家管理,读《泰晤士财报》的拥有这个国家,读《每日快讯》的觉得这个国家最好回到从前那样管理,读《每日电讯》的人以为《每日电讯》还是《每日电讯》,而读《太阳报》的人才不关心谁管理这个国家,只要还有胸大的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