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蓝血与阴谋

发布时间: 2010-04-17 03:52:13 作者:

 蓝血与阴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08614243
条形码:97875086142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用于经济管理工作者阅读。
丛书名:中信金融前沿
外文书名:Blue Blood and Mutiny

内容简介 《蓝血与阴谋》记录了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成长历程,并重点聚焦于摩根士丹利内部的一场全球为之震惊的转折之战。2005年3月,八位摩根士丹利前高层联名致信董事会,这封信指责裴熙亮作为CEO领导无方并要求董事会立即换帅。信中列举了大摩股票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没能在证券市场取得高额回报:盈利增长劣于竞争对手;零售和投资管理业务在过去五年表现糟糕。八老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归昝于裴熙亮……《蓝血与阴谋》所叙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故事,在此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的商业文化。这《蓝血与阴谋》让我们重新了解了摩根士丹利的历史——1935年从摩根银行分离出来之后,摩根士丹利继承了美国历史上最强大的金融集闭——摩根财团的大部分贵族血统,代表了美国金融臣头主导现代全球金融市场的光荣历史。大摩的八位元老坚持的就是这种精神。这就是“蓝血”的由来,也是矛盾爆发的终极原因。
作者简介 帕特里夏比亚德,著名杂志编辑,畅销书作家。在美国各大知名媒体上发表过数百篇文章,深受读者欢迎,现居纽约。
媒体推荐 能成为这家公司的资深合伙人,我深感荣幸,如果允许我为公司辩护的话,我要声明的一点是,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的头脑里一直都有这样一种信念:用一流的方式开创了一流的业务。
——小J?P?摩根
你们知道,当从事一个职业时间过长时,你就会变得麻木而没有激情,总是循规蹈矩。但是对我而言,我做这一行这么长时间,每天的工作都不同往日。我喜欢这一行就是因为这里有富有激情、才智过人和勇于面对挑战的人们——那就是你们大家。 
——麦晋桁胜和J回归摩根士丹利后的讲话
这是我的新生活。如果没有媒体的文章,或是可能出版的书籍,这会是个非常理想的度过余生的方式。
——裴熙亮黯然离开摩根士丹利后的讲话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机构股东——对冲基金和大型机构投资者以及养老金基金——和我们这样的股东联合在一起,在公众中形成了一股影响力。我们引发了一场风潮。这是号召股东们觉醒,向人们展示在极端时刻除了发动代理权战役外,他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立场,并引发变革。
——“八老”之帕克?吉尔伯特
编辑推荐 《蓝血与阴谋》:什么是摩根士丹利的灵魂?面临生死转折,蓝血公司何去何从?为什么摩根士丹利屹立不倒?中国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常振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巴曙松;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师滕泰;经济学家向松祚联袂推荐。
目录

第一部 开端和结局(1935~1990)
第1章 一流的业务
第2章 创建银行1970~1990
第3章 裴熙亮和“泛美公司”
第4章 交易1993~1997、
第5章 信任危机和文化冲突1998~2000
第6章 “刀斧手”2000~2003
第7章 裴熙亮四面楚歌2004年10月~2005年1月
第8章 鹰派的最后一次聚会

第二部分 战争开始
第9章 信件
第10章 回应
第11章 “我们的300亿美元在哪儿?”以及其他问题
第12章 “我不在乎他们解雇我”
第13章 负面效应
第14章 “除了麦晋桁以外的任何人”
第15章 麦晋桁回来了
后记
……
文摘 第一部开端和结局(1935~1990)
第1章一流的业务
在2005年这场争斗中的“倔老头帮”,都是1958~1976年间来到摩根士一丹利的少壮派人物。他们刚来的时候,公司的规模与1935年建成时相比并没有多大的改观。那些指责“八人团”保守、拘泥于过去的人也许都忘记了这一点,即公司之所以业绩卓著,并不仅仅是因为公司主管人员都很机敏,具有创新精神和很强的进取心,还因为他们秉承了某些基本价值观,其核心是公司注重精英人物、注重伦理道德、注重坦诚的协作式伙伴关系。
直到1970年,摩根士丹利也才只有34个普通合作伙伴、4个有限合作伙伴和165名员工,员工中有65人是专业人士。公司资金有限,1964年前任主席派瑞?E?豪声称,公司所需资金不到1000万美元。公司业务主要针对“关系客户”,即为声名赫赫的美国巨头蓝筹股企业提供资金和债务担保。公司的客户都非常有诚信,竞争者根本甭想从他们这里拉走任何一个客户。
到了二战以后,新一代人如果谁要想改变这一切,使公司能够前进却又不失其真正的资本,即公司的声誉及其近100年来在欧洲和美国市场所开辟的一切,都需要有过人的勇气、谋略和积极破除偶像的决心。
第一位摩根金融家是朱尼厄斯?摩根,一个定居伦敦的美国人,是19世纪中期的国际银行家。他最惊人的成就就是在法国和普鲁士战争中为法国募集到了2.5亿法郎(合5000万美元)的贷款,在当时极少有银行家能募集到数额如此可观的贷款。然而尽管事业一帆风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美国仍然是一个债务国,而非债权国,工业革命也还没有达到顶峰时期。在商界历史上,朱尼厄斯所取得的成就与其独子J?皮尔庞特?摩根相比则要逊色得多了。J?皮尔庞特?摩根的事业起步时,美国刚刚步入商机无限的工业时代。
J?P?摩根在1857年定居美国纽约,创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公司,主要搞“侏罗纪规模的工业建筑”,他为控制全球工业的大型公司树立了典范。摩根士丹利公司成立于1935年,当时集结在J?P?摩根周围的许多钢铁、农用机械、铁路、通信行业的大型信托和兼并公司后来都成了摩根士丹利的客户。
摩根士丹利公司诞生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这并不是因为当时是有利于银行业发展一种新业务的吉年,而是因为华尔街金融行业的听证会对大型私有银行的垄断行为提出了质疑,参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责令他们拆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
20世纪30年代初,没有多少公司愿意进行资金重组,J?P?摩根公司决定保留其
……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