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热河的冷风

发布时间: 2010-04-17 03:57:51 作者:

 热河的冷风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40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800058204
条形码:97878000582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8章,包括:“康熙的长城”、“浪花淘尽英雄”、“一切时代的神话”、“太阳只有一个”、“灵光”等。
媒体推荐 序章铁马秋风
公元1673年,大清康熙十二年。
随着一场寒流的猝然而至,自塞外席卷而来的狂风挟裹着漫天雪花,枯枝败叶,腾起一阵紧似一阵的尖厉唿哨,在黑空深处飞上翻下,窜动不息,大团大团的黄尘黑雾呼啸翻卷,压城而来。神圣威严、亦真亦幻的天朝禁宫,在朔风黄沙的撕裂抽打之下,瞬间失却耀眼的光华,聚涌起一阵忽明忽暗、骇人心魄的迷蒙景观。内侍宫女如无头苍蝇出出进进,乱扑乱撞,六宫粉黛惊恐莫名,狼奔豕突。偌大的紫禁城顿感阴风扑面、鬼气森然。
人们都在思量,这或许是冥冥中某种不祥的预兆,一场大变就要发生。
通往京师的官道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南而北,由远而近。两匹健马疾速穿透黄尘黑雾,直扑城门而来。守门将吏尚未作出反应,两团模糊的影子已飞驰而过。抵临午门,两位钦差同时滚落下马,未及通报即跌跌撞撞强行冲进内宫,一路发足狂奔一路扯开嗓子疾声嘶喊——
“反了!反了!吴三桂反了!!”
和着尖声呼啸的朔风,这凄厉而恐怖的声音立时盘旋飞扬在紫禁城上空,无情地贯人每个人的耳膜—— “反了!反了!吴三桂反了!!”
所有的预感都在同一时刻化为可怕的现实——反了!平西王吴三桂果然反了!三藩真的反了!
云南昆明五华山,平西王府大校军场。
三声低沉的号炮斥空而过,号角随即“呜呜”一阵哀鸣。惨白的日光下,一面绣有“皇周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吴”字样的黄龙大纛,在校场中央缓缓升起,放射出清淡凄冷的幽光。云贵两省巡抚朱国治被拖进校场,剥掉官服,强行按跪在旗纛之下。刽子手摇动着明晃晃的鬼头大刀,杀气汹汹威逼在两侧。
“朱国治,你好大的运气。正赶上本藩今日开刀祭旗,誓师攻狄!”吴三桂把玩着泛着青光、曾托起他一世功名的斩将刀,阴鸷的目光缓缓扫视了一下这个令自己多年头痛的对手,冷冷一笑,“你死到临头,还有什么话可说?!”
“老贼,你不要太过张狂,自绝后路!”朱国治自恃难逃一劫,索性放胆言之,“你不要忘了,你还有一个叫做吴应熊的狗杂种捏在皇上手中。你能杀我,皇上同样能杀掉你的儿子!”望着吴三桂越来越阴沉的长脸和不停跳动的胡须,朱国治陡地提高了嗓音,“我朱国治乃朝廷一品大员,巡抚两省,赏赐紫禁城骑马。皇上以国士待我,我自当以国士报之,纵死而何憾!可惜我此生不能手刃逆贼,死为厉鬼也要索你一条老命!”言毕,仰天长笑不止。
“杀掉这条老狗,开刀祭旗!”吴三桂面色青紫,狂怒中传下旨令。
“开——刀——祭——旗!”
空寂的幽谷瞬间回荡起一串不绝于耳的余音。
一道寒光闪过,朱国治的人头在半空中喷射出一条血红的弧线,“扑通”一声跌落尘埃。
大校军场一片肃穆。随着司礼官员一声尖叫,空寂旷远的幽谷再度回荡起一阵令人心悸的颤音——
……
目录
序 章铁马秋风
第一章 康熙的长城
梦寻
木兰秋弥
大道无形
第二章 浪花淘尽英雄
……
文摘 书摘
每年二十天的木兰行围中,直接参与射猎的少则数千人,多则几万人,但康熙还是希望八旗士兵有更多上场的机会。第一次木兰秋*返京后,康熙曾面谕扈从北巡狩猎的杭艾等廷臣:“从前行猎之人,概令带旗,不许擅射。今既讲武,若概令带旗,不许驰射,何以习武?此行猎,于三、四人内,令一人带旗,其余俱令驰射。如此递换带旗,递换骑射,则均可练习武事。”后来,康熙又直接对兵部降旨:“杭州、江宁、西安三处驻防满洲,闲居日久,恐出门不耐烦劳。嗣后每年于此三省内,不拘章京、骁骑校、兵丁,选年少善骑射者,每旗三人,共二十四人。俱令于四月到京,随至热河行围,俟回銮时,遣回本处。如此,则可娴习规矩骑射,而伊等之贤否亦见矣。”如此一来,不仅仅局限于京师一带的八旗官兵,即连浙江、江苏、陕西三省的八旗驻防官兵也有机会参加塞外行围。
秋*开始后,每日黎明之前,数百名诱猎手隐于深山旷野中,身披鹿皮,头顶鹿角,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叫声,引诱大批雌鹿现身。当鹿群集中临近时,事先埋伏在丛林草地中的两翼官兵迅速包抄合围,并逐渐缩小包围圈,将鹿群逼至“看城①”附近。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擅放一枪一矢。日出之后,皇帝驾临看城,面对惊慌驰突的鹿群,从容引弓射矢,吹响了向野兽进军的号令。刹那间,但见旗幡交错,马蹄轰鸣,早已按捺不住的各路射手如虎狼出笼,挥剑舞弓冲进鹿群,在各色禽兽中疯狂地厮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小禽兽虽左冲右突,拼死奔逃,却难脱被射杀的厄运。
一天的行围结束后,康熙和随驾大臣、蒙古王公、八旗官兵等,在原野上燃起成堆的篝火,野餐欢庆,论功行赏,并在星光与火光的辉映下,继续比武、赛马、摔跤等活动。为了进一步示恩蒙古诸部,康熙还不辞辛劳,亲临现场观看蒙古骑术、相扑等多种表演。
近乎实战的木兰秋弥场景,可从当时的实录中欣赏一二。曾随康熙多次北巡行围的大学士汪灏,在其《随銮纪恩》中,将康熙在额勒苏台围猎的情形描绘得云动风移,呼之若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八月十二日,“午刻,天雨雪,旋止。见远山人行如蚁,渐出林间若黑线然。又见近山人马飞空下坡,点点如麻姑撒米。而连觉移动者为兵为骑,红白飘扬、星光不定者为旗为帜,往来若飞、时出时没者为鹿为糜。须臾,风荡云卷,围势已成,鹿纷驰四奔,突围欲出,则所至扬鞭呵止之,俄而黄纛从中来,皇上自山顶纵辔直穿场中,天威所临矢无虚发,有应矢即殪者,有
……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