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名居(上下)

发布时间: 2010-04-17 04:03:14 作者:

 中国名居(上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62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506025965
条形码:9787506025966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孕育了五十六个古老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千差万别的居住环境形成了各具风情的人文精神,织就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名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窑洞这一最天然的休憩之所……
中国民居建筑是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类型,在传统建筑中,民居的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式也最丰富。正是因为民居分布于全国各地,同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审美爱好以及各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地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装饰等也就各不相同,呈现出淳朴自然的各自特色。
中国民居作为中国建筑的一部分独具特色,装饰也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本书对各地有代表性的著名民居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徽派建筑,山西的家族大院,湘西的吊脚楼,傣家的竹楼,客家的围龙屋……本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在给你文字享受的同时,感受视觉的冲击。
编辑推荐 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孕育了五十六个古老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千差万别的居住环境形成了各具风情的人文精神,织就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名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窑洞这一最天然的休憩之所……中国民居作为中国建筑的一部分独具特色,装饰也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本书对各地有代表性的著名民居作了详细的介绍,徽派建筑,家族大院,湘西吊脚楼,傣家竹楼,客家围龙屋……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在给你文字享受的同时,感受视觉的冲击。
目录
侯门显弟
北京
礼亲王府
醇亲王府
恭亲王府
雍和宫
……
文摘 书摘
宅院一览
东部是王府本身,分为东、中、西三路。
中路是其主体建筑,自南而北,街门五间。进入外院后有二门,此门才
是王府正门,面阔五间。此后为正殿银安殿,面阔五间,东西有配楼各五问
。正殿后是一组自成院落的屋宇,自三间过厅入,正面是正房五问及其配房
,按规制此处应属后寝。最后为后罩楼,面阔九间,各种庆典时在此举行仪
式。后寝成为供奉神、佛和远祖的神殿。
东路建筑主要是家祠和佛堂及一些从属建筑。东墙外院落为王府马号。
西路有两组院落并列,是醇王府的活动中心。主要建筑为宝翰堂,即大
书房。其后的院落,正厅名九思堂,是太妃居处,再后名思谦堂,是王妃住
所。另有儿辈读书的小书房任真堂及其它从属建筑。北府是北京市保存最完
好的王府之一。属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南府
南府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路及花园。中路银安殿被拆除建礼堂,
花园部分改为操场,中路狮子院、启门内神殿、遗念殿及东西配殿、东路北
部四进院落、西路三进房屋、王府南北和东部部分府墙仍保存完好,有文物
建筑566l平方米。
建筑特色
清代的王府都是按下述形制建造的:
进府门,东西两厢各有楼房三间,再往里就是大殿,俗称银安殿(台基
高1.5米),亲王五间,郡王三间,亲王大殿和府门均用绿琉璃筒子瓦,郡
王则用筒子瓦。大殿只有在举行大庆典礼时才开放,平时都是锁着的。人们
出入均须绕东西甬道而行。由甬道进去的一幢建筑为二府门,又称小殿(三
问)。二府门东西各有房子三间,为首领太监及使唤太监住处。二府门院内
的东面竖着一根“祖宗杆子”,上有容器,每逢祭祀,放着猪内脏等食品在
内。二府门正北就是神殿,均系五问,两旁也有东西配殿。西边那间有一铺
炕,是用“几”形砖砌的,但名为嘏字炕。西墙挂着多种乐器,是供萨满太
太跳神时吹拉的。西墙北墙都设有神柜。神殿的东问是亲王、郡王及其袭爵
者合婚的处所。结婚后须要在此住一个月,始迁至跨院(住房、书房等皆在
跨院)。神殿北面通称后楼,这里有“遗念殿”等建筑。遗念殿是专门供奉
先帝先后生前穿戴之衣帽等物品的。清代向例,帝与后崩逝后,由继位的皇
帝将先帝先后生前穿戴的遗物,颁赐给各王公大臣,美其名日“遗念”。也
有的将遗念设置于小殿,故又称小殿为遗念殿,而将后楼变为库房之
……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