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331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
ISBN:7221054088
条形码:97872210540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原禅》中作者运用现代科学伦理与逻辑思维方式.对中国禅文化的最高经典——(六祖法宝坛经)以及其他禅文化典籍的理论精义进行了全新意义上的解译,阐释并论述了中国禅文化的近代学术价值和现代社会意义。无所不在、生动活泼的禅,涵摄一切。继承并发扬、应用这一人类的深层睿智.用以指导、升华人类的精神、思想境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钱育渝,江阴钱氏育渝,世居祝塘,尝游学于京、津、沪、渝、号“抱霞楼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山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工程与生态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导师英国皇家剑桥国际名入学者.建设部遥感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委员。研习中国禅文化凡十六年。
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教学.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九项,获科技进步奖七项。
编辑推荐 《原禅》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六祖法宝坛经》今译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坛经》记事僧令韬
《(坛经)记事》今译
《坛经》序僧德异
《(坛经)序》今译
《坛经》跋僧宗宝
《(坛经)跋》今译
六祖大师缘起外记僧法海
《六祖大师缘起外记》今译
《六祖法宝坛经》译后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今译[唐]释玄奘原译
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撰、[梁]真谛原译
《大乘起信论》现代释译
禅门祖师付法偈三十四则精义释译
菩提达摩辩法论
《善提达摩辩法论》今译
禅门公案撷释十例
跋
卷末赘语
……
序言 中国样文化首部现代诠译本《原禅》的再版,令我欣慰无任。回顾我十八年苦志研习、历经数百个不眠之夜辛勤写作的往事,却又泛起一丝淡淡的余韵,总觉得应该给后人和历史有个交代。藉此机缘,怡然捉笔以成此文。是时也:日色熹微,映窗以明光灿灿;薰风和熙,拂面而暖意融融。
禅理真诠,充塞乎宇宙;六祖微言.畅达于人心!以精深、无神、善巧、务实为特色的禅宗佛学创建以来,曾感悟了无数的世人。一千余年前,伟大的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以超群的智慧与仁爱的情怀、博大的胸襟与崇高的理念,结合中华民族醇厚、辩证的严谨文化特征,融儒学伦理与禅观真趣为一体。朴实而畅达地阐述了禅观义理,奠定了中华禅学的系统理论,开创了大乘佛学引领世界的弘大局面。自唐代以来,遍布于世间的佛寺大都以禅寺为名;迁延至近代,禅学哲理广为流布于海外,西渐于欧美诸国,就是明证。
源于佛教,独立地自成体系,以“教外别传、直指人心”,勇猛精进、当世顿悟的掸,其历史地位和学术范畴已然不仅仅是佛教理论的重要分支所能定位。掸,其实是一门普适性极为广泛、应用面极为广阔的学科,是一门反映并调适人类精神、思维、意识、伦理、品格、道德、性情、行为等各个方面生命属性和社会形态的哲学体系。
文摘 “神秀写完偈文,就回到房中,别人却一无所知。他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人寐,想着:‘明天,五祖看到偈文,如若表扬,即表明我有幸与佛法有缘;如若五祖认为写得不好,也就只好怪我自己的心性执迷不悟了。说明我宿昔以来的业识障碍太沉重,我命中不该得到禅宗的传法,唉!五祖的心思真是难以预料啊!’神秀当晚想了一夜,坐卧不安地捱过了一个通宵,直到五更天,仍然无法入睡。
“五祖其实早就已经知道神秀大师根本就没有悟心见性,连禅宗修行、理论的门槛都没能踏人。天一亮,五祖就传唤画师卢珍到南面步廊中的墙壁上去绘画。忽然见到写在墙上的这篇偈文,便向卢珍说道:‘看来您不用再画了,真是麻烦您这么远来一趟。佛经上说过:所有一切的相.都是虚妄的、不能恒久永存的(部处于成、住、坏、灭的无常流转之中)。留下这首偈子给大家颂读奉持也好。依照这首偈子修身,可以免除坠入轮回中的三个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依照这首偈子修身,会使得人们获得极大的利益。’五祖命大家来到南步廊,向这首偈子焚香敬礼,齐声朗诵这首偈子,并劝导大家说:‘你们照着这首偈子所说的去修行,便能逐渐悟解自己清净的本性。’门人们诵读偈文之后,都认为写得太好了。当晚三更时分,五祖传唤神秀来到堂中问道:‘这首偈子是你写的吗?’神秀回答说:‘的确是我写的。我实在不敢妄求祖师尊位的传承,只求您大发慈悲,为弟子看看,我是否学到了一些人生智慧?’五祖说:‘你写的这首偈子,并未达到明见自己本来心性的境界,仅仅只是到了禅宗大门的门槛,尚未入门。像你这样的见解,若想去苦苦地向自身以外去寻找那无上的大智慧,是绝对不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