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医康复保健

发布时间: 2010-04-17 05:56:25 作者:

 中医康复保健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页码:42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61830947/9787561830949
条形码:97875618309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卓越系列

内容简介 《中医康复保健》涵盖社区康复、老年康复、养生保健等工作中所必需的按摩、针灸、中药、常用传统体育等传统医学康复保健实用技能,包括老年常见疾病、常见慢性病及残障疾病、常见亚健康问题的中医康复保健等内容。
《中医康复保健》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中医康复、康复治疗、戒毒康复等康复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作为康复保健师等职业培训的教材,同时可供对中医康复保健感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
编辑推荐 《中医康复保健》: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卓越系列
目录
绪论
1 经络与腧穴
1.1 经络概述
1.2 腧穴概述
1.3 常用经络与腧穴

2 针灸康复保健
2.1 针刺康复保健
2.2 指针康复保健
2.3 耳穴康复保健
2.4 灸法
2.5 拔罐法
2.6 刮痧法

3 按摩康复保健
3.1 概述
3.2 按摩手法
3.3 全身保健按摩
3.4 自我保健按摩
3.5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3.6 其他保健按摩

4 中药康复保健
4.1 常用康复保健中药
4.2 药物内治康复保健
4.3 药物外用康复保健

5 传统体育康复保健
5.1 总论
5.2 易筋经
5.3 五禽戏
5.4 八段锦
5.5 太极拳
5.6 气功疗法

6 常见亚健康问题的康复保健
6.1 亚健康状态
6.2 精神紧张
6.3 失眠
6.4 肥胖
6.5 慢性疼痛
6.6 落枕
6.7 视力障碍

7 老年常见病的康复保健
7.1 高血压
7.2 冠心病
7.3 慢性支气管炎
7.4 消化性溃疡
7.5 便秘
7.6 糖尿病
7.7 骨质疏松
7.8 老年性痴呆

8 常见残障疾病的康复
8.1 中风
8.2 痿证
8.3 脑性瘫痪
8.4 脊髓损伤
8.5 面瘫
8.6 痹证
8.7 颈椎病
8.8 肩关节周围炎
8.9 耳鸣、耳聋
参考文献
……
序言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性疾病、慢性病、残障疾病等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另外,因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引起的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促使人们对康复保健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为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及亚健康人群提供康复保健服务,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每一位社区康复、老年服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在康复保健方面更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本教材用于培养从事社区康复、老年康复、养生保健等工作所必需的中医康复保健能力,涉及按摩、针灸、中药、常用传统体育等传统医学康复保健实用技能,包括老年常见疾病、常见慢性病及残障疾病、常见亚健康问题的中医康复保健等内容。
本教材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中医康复、康复治疗、戒毒康复等康复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作为康复保健师等职业培训的教材,同时可供对中医康复保健感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
各章节编写安排如下:黄岩松(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绪论,第3章第1、2节,第5章,第6章第1~4节),罗清平(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第1章,第6章第5—7节),唐云峰(湖南省怀化医专,第2章),曾湘玲(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第3章第4、5节,第4章),潘国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第3章第6节),李迎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3章第3节),钟琪(广州市番禺社会福利院,第7章),李福胜(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第8章)。
文摘 插图:


0.3.2老年病
老年人是一个多病、多功能障碍、多残疾的群体,他们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需求极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比例日渐增大,老龄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口高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老年病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残疾率由10年前的37.7%现已上升至41.9%。老年人多因调摄失宜,元气衰退,形神皆虚,气血不足,五脏亏损,而致抗病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下降,故容易患病。老年病多在慢性衰老的基础上发生,一旦病后,脏腑功能难以康复。因此,老年病证侧重使用调养的康复措施,若使用康复治疗方法,也要选择既能治又能养的一类康复措施,更需要摄养于无疾之先。故此传统康复疗法对老年病来说尤为重要。
0.3.3慢性病
慢性病是指临床各科中的慢性疑难痼疾,此类病证往往病机复杂,使病人身心受损,正气难复,故病多迁延不愈,若局限于临床常规或单一的药物治疗,实难收效。正如《医学源流论汤药不足尽病论》所云:“今之施术者,只以一煎方为治,惟病后调理则用滋补丸散,尽废圣人良法。即使用药不误,而与病不相人,则终难取效。”所以应本着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宜的原则,依据中医理论准确辨证、分清主次、选择针对性强的方法,多种康复方法优化组合,即“杂合以治”,充分发挥传统康复疗法的优势,达到治愈慢性病的目的。
读书人网 >健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