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码:36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506293662
条形码:97875062936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广州天地图书
内容简介 《中华茶饮养生大全》正是基于中医养生与茶饮养生的深厚理论与实践基础,结合了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作为补充,从家常医疗保健的角度,详细介绍中国传统茶饮的养生保健功能以及代茶饮养生保健治疗方。书中列举了八百多种可简单应用的药茶保健饮方,针对个人体质,四季气候变化调养,各种身体疾病不适症状等方面,疗、补、养俱全,内容深入浅出,可供家庭日常保健中作为茶饮制作指南使用。从前人经验,民间验方等记载,甚至现代医学保健的角度,都可以说养生茶饮在调理五脏机能、改善体质、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方面有显著的功效,是一种可养生修身、用之有益的保健品。
曾经一杯茶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珍惜。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我的回答是一万年。这段经典台词,闻之令人莞尔,彼茶虽非此茶,却也不妨借来以为我们衷心的祝愿。
编辑推荐 《中华茶饮养生大全》:八百多种养生保健药茶饮方,针对性强,简易可行,因时因人因症,为健康轻松加分。
中华茶饮文化
不但能陶冶性情
提高现代人的生活品质
且结合中医食疗养生的健康理念
进入现代医学保健的范畴
在现代生活中
焕发出其独特光芒
目录
第一篇 中医养生与茶饮养生
第一章 中医养生
一、中国人的养生观
养生之道
养生之术
二、从民间谚语看养生
三、衣食住行话养生
衣
食
住
行
四、个人身体日常保健
第二章 茶饮养生
一、从神农氏尝百草遇茶解毒说起
二、茶的药用
茶方
茶膳
三、中医茶饮养生理论
喝茶之益
保健养生“药茶”
四、养生茶饮的种类
五、养生茶饮中药选用原则
第三章 茶饮养生要诀
一、择季而饮
二、择时而饮
三、因个人体质择饮
四、因病患状况择饮
五、药草茶饮不宜长期饮用
第二篇 中华养生茶
第一章 修身养生中国茶叶
一、中国茶叶种类及其保健功效
绿茶
红茶
黑茶
乌龙茶
黄茶
白茶
花茶
药茶
二、中国传统茶泡饮方法
茶具
泡饮方法
三、中国名茶
绿茶类
洞庭碧螺春
西湖龙井
安吉白茶
紫阳毛尖
凌云白毫
六安瓜片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普洱生茶
黄茶类
君山银针
霍山黄芽
白茶类
白毫银针
白牡丹
乌龙茶类
大红袍
安溪铁观音
凤凰单丛
白毫鸟龙
冻顶鸟龙
红茶类
祁门红茶
滇红
正山小种
C.T.C红碎茶
黑茶类
六堡茶
四川边茶
湖南茯砖
普洱熟荼
四、中国茶保健秘笈
五、茶膳、茶点
茶粥茶饭
茶菜
荼糕点
茶叶蛋
花草茶饮
果粒荼、水果茶
六、茶叶妙用
第二章 各地茶俗
一、南北茶俗
二、各民族之趣味茶俗
三、世界各地茶俗
第三章 调理养生药草茶材
一、药草治病的原理
二、茶饮药草材料
茎、叶类
佩兰
人参叶
苦丁荼
番泻叶
罗布麻叶
桑叶
桑寄生
荷叶
杠杷叶
石斛
紫苏叶
白芷
山药
茵陈
薄荷
甜叶菊
花类
茉莉花
菊花
桂花
金银花
金莲花
玫瑰花
槐花
月季花
木槿花
金盏花
辛夷花
百合花
番红花
莲蕊须
丁香花
红花
三七花
桃花
玉米须
洋甘菊
人参花
款冬花
厚朴花
根茎类
西洋参
麦冬
大黄
虎杖
百部
人参
黄芪
川芎
生地黄
葛根
何首鸟
桔梗
芦根
白茅根
牛膝
党参
甘草
天麻
黄芩
皮类
……
第四章 药食同源茶饮材料
第三篇 养生茶饮方
第一章 疾病调养茶饮
第二章 四季养生茶饮
第三章 体制养生茶饮
附录1 中医学热点名词释疑
附录2 自然、人体与食物的关联对应
附录3 相宜相忌与相生相克.
附录4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药草索引
……
文摘 插图:


第一篇 中医养生与茶饮养生
第一章 小医与养生
“养生”一词对中国人来说不算陌生,自古以来,养生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庄子内篇》中最早提及“养生”一词。儒、道、释三家思想著作皆有关于养生的表述。而养生之法又以道家哲学与中医学论述得最为系统与全面。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顾名思义,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
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但体现在哲学辩证范畴,也被运用在日常生活保养方面。“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于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所以中医提出的一个观点是——“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黄帝内经》明确提出“天人相应”,强调人与天对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相对应。它提倡人们不要把目光局限于一点,而应该统一于外部世界,以天地万物的变化机理作为调节身心的依据,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和谐境界。
我国著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素问》开篇即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养生在古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黄帝内经》对于养生的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提高防病、防老机能;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中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黄帝内经》的养生指导思想下,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如顺应四时、恬淡虚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药食调养、气功锻炼、未病先防等等。《黄帝内经》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使养生之道成为中医的重要内容之一。
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可概述为四点。
顺其自然
中医养生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只有将人体调理统一于外部世界运行的规律,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形神兼养
形神兼养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