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企业过冬(一部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生存战

发布时间: 2010-04-17 06:35:57 作者:

 企业过冬(一部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生存战略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752387X/9787507523874
条形码:97875075238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天津华文天下

内容简介 《企业过冬》是第一本系统深入专业研究“企业冬天”及企业如何“过冬”的专著。企业如何判断冬天来临?历史上的世界和中国企业顺利过冬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如何评估企业的过冬能力?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历经寒冬而更加茁壮成长?企业如何像动物一样过冬?企业如何避免在冬天犯战略性错误和方向性失误?如何在管理和营销上做足过冬准备以顺利过冬?……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在《企业过冬》中,作者剖析了企业过冬的本质就是企业能够与之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持趋同甚至趋前,他用仿生学的特别视角,生动准确地分析了16种长寿动物的过冬本领及对应的16种企业的过冬哲学及方法。得到企业家、财经媒体以及权威咨询机构的大力赞同。
在《企业过冬》中,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企业和咨询实践及理论思考,为广大的企业提炼了扩张、升级、转型、维持及收缩五大战略,在管理上,则是如何为明天备早餐、如何兵将一体、如何无为中有为、如何强身健体、如何逆势抢人寒冬敛才,更重要的为企业如何在营销上解决生存难题提出了优生优育打造热产品、软传播为品牌蓄水、厂商一体化六重奏、下乡去在希望的田野上、从跑马圈地到占山为王等最为实用且实效的营销道法术。

作者简介 石章强 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金牌作者、2006年中国MBA新锐100人物、2006年中国营销标杆人物、200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佳咨询师。 资深营销顾问、上海锦坤传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专注于为成长性企业量身订制体系化品牌软传播和战略性营销咨询解决方案。目前担任联想、万科、友邦、方太、华润企业营销顾问,同时也是国研网、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理人》商学院、商界研究院、《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等专家委员。
先后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文章200篇100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著有:《冲上五重天——从业务员到营销总经理》(“2005年营销与管理类畅销书”)、《从体系到方法》、《对标:非一线品牌的超越之道》(“2007年机工出版社年度重点书”)等。
媒体推荐 正如《企业过冬》所说.企业的冬天就是你的企业正处于离市场和消费者较远的某个时候和地方;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冬天也许就是投资的春天.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企业并拉近与企业的距离。
  ——红杉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沈南鹏
过冬的时节需要智慧与新的角度,因此任何的角度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
如果你想了解优秀的企业是如何在危机中稳操胜算的,《企业过冬》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经理人》总编辑杨俊杰
皇明一直就是在冬天里成长起来的。历经冬天的磨砺企业才会更加长青。如果您的企业还没有经历过冬天,很愿意与您共勉《企业过冬》。
  ——皂明董事长黄鸣
石章强先生在《企业过冬》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静领导、精品牌、热产品、软传播、厚人才以及全体检的过冬理论体系.系统地剖析了企业的过冬之道。
  ——上海社科院常务剐院长左学金
《企业过冬》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
《企业过冬》是第一本全面研究企业如何过冬的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著。
  ——浙江大学EMBA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江
《企业过冬》,是大联想学院内部的重要参考教材,是大联想合作伙伴过冬的羽绒服。
  ——大联想学院院长孔庆皱
编辑推荐 《企业过冬》由资深营销顾问石章强先生所著,由ICG熊晓鸽、新华都唐骏、如家孙坚等隆重作序,红杉沈南鹏、零点袁岳、皇明黄鸣倾情推荐,联想、华为、万科、复星、华立、如家、罗莱、友邦、双鹿等企业高管联合推荐,也是这些企业高管层的内部读物,对中国企业如何过好这个残酷的冬天有着不一般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企业要过冬,个人更要“过冬”:让“过冬”热起来,从个人到企业的思索;前所未有的脑力激荡!
中小企业过冬三大重大问题解析:让“过冬”亮起来,积极应对更大的危机;未来我们可以掌控!
16种仿生法、5大冬战策略、5大管理法、5大营销论、10大企业发展案例:让“过冬”动起来,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在危险中把握机遇!

史上最强推荐团队:
ICG熊晓鸽/新华都 唐骏/如家CEO 孙坚 隆重作序
红杉 沈南鹏/零点 袁岳 /皇明 黄鸣 倾情推荐
十大媒体:《经理人》、《商界》、《创业家》、《中外管理》、《新营销》、《中国经营报》、《IT经理世界》、《新财经》、《中国企业家》、《销售与市场》
十大企业:方太、双鹿、友邦、奔腾、用友、奥康、老板、凡客诚品、春秋航空、李宁公司
十大机构:红杉、零点、中国传媒大学、北大纵横、上海社科院、大联想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纵智达
专业书评 要做冬皇还是当正房?
——从梅兰芳生命中的两个女人看企业“过冬”之道
■唐骏
在首映礼上,当着福夫人嫡子梅葆玖,主持人介绍章子怡为“梅先生红颜知己孟小冬”的扮演者。章子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跟孟小冬神交已久,毫不掩饰对这位当年有“冬皇”之誉的传奇女艺人的欣赏。虽然,这位绝世名伶最终与自己深爱的丈夫梅兰芳缘尽而各自天涯。而长眠于梅兰芳先生墓侧的福芝芳则是忍辱负重,育子奉夫,成为众望所归的福夫人。
这段八卦公案,后来人评说不一。当年的伶人往事,也象今天娱乐圈里的明星逸事一样飞短流长。
老公娶了两个老婆,这对任何一方,都是寒冬的境地。
如何应对?
先说“冬皇”。孟小冬在遇到梅兰芳之前,已经在老生行当有了响当当的名声, 女子扮老生,她开梨园一代先河;“冬皇”的名号,可半点没有沾梅大师的光。纵使情路坎坷,生活颠沛,在戏台上她却是“一票难求”大轴。对于企业来讲,热销且畅销的产品就是发展的硬道理。在竞品大军压境,市场环境危机丛生的情形下,怎样生存和突围?当然是练好内功,打造“热产品”,做自己行业里的“冬皇”!从海尔防电墙热水器到九阳豆浆机,从奇瑞QQ到SOHU现代城,从招商银行一卡通到阿里巴巴支付宝,从联想THINKPAD到中移动神州行,从吉利威峰到娃哈哈非常可乐,从华润雪花到蒙牛特仑苏……无一不是经得起冬天考验的“热产品”。
福芝芳早年也做过艺人的,但是自嫁了梅兰芳,便深居简出,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当遇到强敌孟小冬,她又美,又能够在艺术上跟自己的丈夫有共鸣,看起来似乎是毫无胜算了。但是,福夫人不动声色,依旧把家内家外照顾的体面得当,风生水起。梅兰芳特别好客,他们家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常常都是宾客云集,有两三年,曾经接待过四千外宾,每个节日,每个该送礼物的人,福芝芳全部都能照顾到,一个不拉。这样的识大体,拥大德的贤妻形象深入人心,由不得梅兰芳的赞助团“梅党”要高呼“弃孟留福”了。这便是 “企业过冬”的另外一道杀手锏——“软传播”,非硬性强制化传播,感性传播。一本《联想为什么》让国人把联想开始铭记并珍藏,不管经历多少风雨,联想一直成为国人心中的最重;一首《步步高》让全国人民在励志的同时记住了一个品牌——步步高,并断不断买单,直到现在;一本《基本法》让产学研官媒各界全民学习,华为开始为世人嘱目。。。凭什么?凭的是周全、感性,丝丝入扣,这就是“软传播”的魅力。
佳人故去,情事如烟,但是对于面临寒冬的企业,挑战却是真实而残酷的。资深营销顾问石章强先生刚推出的新作《企业过冬》,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过冬之道,可谓恰当及时。除了“热产品”和“软传播”的打造,石先生更奇思妙想,从过冬的动物身上总结了企业安度危机的哲学。并且,石先生结合多年咨询工作实操案例有理(理论)有例(案例)地为企业给出了战略、管理、营销不同角度之“术”、“道”、“法”,为他高兴,也从中获益。
经得起考验的商业模式,是需要千锤百炼的,而通向真理的道路,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很高兴与大家分享这本新书《企业过冬》,它带给我们从理念到方法新的开拓空间。
冬天来了,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积极蜕变,这样才能迎接渐渐走近的春天。

目录
唐骏序 做冬皇还是当正房?
孙坚序 自然法则,过冬无忧
熊晓鸽序 这个冬天,中国仍然是投资的天堂
杨文轩 出版缘起: 这个冬天不太冷
自序 企业过冬的是与非(石章强)

第一章 冬天真的来了吗?
1.从改革深水区到市场慢车道
2.冰河期还有无石头可摸?
3.30年的春夏秋,10年的大寒冬?
4.冬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你的企业怕冷吗?
1.企业怕冷的六大症状
2.静领导,才有耐寒力
3.精品牌,不怕冬天来
4.热产品,让市场不再冷
5.软传播,过冬的保暖内衣
6.全体检,冷暖先自知

第三章 过冬道法术
1.冬天里的企业战略
1) 扩张:从垫底到抄底
2) 升级:鸟枪换大炮
3) 转型:步步为盈
4) 维持:不死即活
5) 收缩:剩者为王
2.管理过冬没商量
1) 节衣缩食,为后天备早餐
2) 精兵简政,兵将一体
3) 闭关修炼,无为中有为
4) 强身健体,短长跑混跑
5) 逆势抢人,寒冬敛才
3.营销过冬方法论
1) 优生优育打造热产品
2) 软传播:鸡叫的力量
3) 厂商一体化六重奏
4) 下乡去,在希望的田野上
5) 从跑马圈地到占山为王


第四章 企业向动物学过冬


1、 松鼠广积粮
2、 蝗虫深挖洞
3、 蚂蚁多存食
4、 刺猬大抱团
5、 螳螂保护层
6、 蜜蜂保温体
7、 甲虫防寒服
8、 蛇群集
9、 猫寄生
10、熊留脂
11、 蛾蝶贮蛹
12、蝇蚊躲藏
13、狗兔换毛
14、鸦雀厚羽
15、蛙龟冬眠
16、雁燕迁徙
附:动物的过冬精神

第五章 企业过冬者说
1、 华为:天天在过冬
2、 蒙牛:危机下的企业家品牌塑造
3、 万科:现金式棉袄
4、 华立 : 你哭我在笑
5、 如家:快慢跑
6、谁能打败老板?
7、 友邦:在冬天创造春季
8、 双鹿:下乡过冬
9、奔腾:聚变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2008年末热映影片《梅兰芳》的首映礼上,当着福夫人嫡子梅葆玖,主持人介绍章子怡为“梅先生红颜知己孟小冬”的扮演者。章子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跟孟小冬神交已久,毫不掩饰对这位当年有“冬皇”之誉的传奇女艺人的欣赏。虽然。这位绝世名伶最终与自己深爱的丈夫梅兰芳缘尽而各自天涯。而长眠于梅兰芳先生墓侧的福芝芳则是忍辱负重,育子奉夫,成为众望所归的福夫人。
这段八卦公案,后来人评说不一。当年的伶人往事,也像今天娱乐圈里的明星逸事一样飞短流长。
老公娶了两个老婆,这对任何一方,都是寒冬的境地。如何应对?
先说“冬皇”。孟小冬在遇到梅兰芳之前,已经在老生行当有了响当当的名声,女子扮老生,她开梨园一代先河;“冬皇”的名号,可半点没有沾梅大师的光。纵使情路坎坷,生活颠沛,在戏台上她却总是“一票难求”的大轴。同样对于企业来讲,热销且畅销的产品就是发展的硬道理。在竞品大军压境,市场环境危机丛生的情形下,怎样生存和突围?当然是练好内功,打造“热产品”,做自己行业里的“冬皇”!从海尔防电墙热水器到九阳豆浆机,从奇瑞QQ到SOHU现代城,从招商银行一卡通到阿里巴巴支付宝,从联想THINKPAD到中移动神州行,从吉利威峰到娃哈哈非常可乐,从华润雪花到蒙牛特仑苏……无一不是经得起冬天考验的“热产品”。
福芝芳早年也做过艺人的,但是自嫁了梅兰芳,便深居简出,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当遇到强敌孟小冬,她又美,又能够在艺术上跟自己的丈夫有共鸣,看起来似乎是毫无胜算了。但是,福夫人不动声色,依旧把家内家外照顾的体面得当,风生水起。梅兰芳特别好客,他们家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常常都是宾客云集,有两三年,曾经接待过四千外宾,每个节日,每个该送礼物的人,福芝芳全部都能照顾到,一个不拉。这样的识大体,拥大德的贤妻形象深入人心,怪不得梅兰芳的赞助团“梅党”要高呼“弃孟留福”了。这便是“企业过冬”的另外一道杀手锏——“软传播”。非硬性强制化传播,感性传播。一本《联想为什么》让国人把联想开始铭记并珍藏,不管经历多少风雨,联想一直成为国人心中的最重;一首《步步高》让全国人民在励志的同时记住了一个品牌——步步高,并断不断买单,直到现在;一本《基本法》让产学研官媒各界全民学习,华为开始为世人嘱目……凭什么?凭的是周全、感性,丝丝入扣,这就是“软传播”的魅力。
佳人故去,情事如烟,但是对于面临寒冬的企业,挑战却是真实而残酷的。资深营销顾问石章强先生刚推出的新作《企业过冬》,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过冬之道,可谓恰当及时。除了“热产品”和“软传播”的打造,石先生更奇思妙想,从过冬的动物身上总结了企业安度危机的哲学。并且,石先生结合多年咨询工作实操案例有理(理论)有例(案例)地为企业给出了战略、管理、营销不同角度之“术”、“道”、“法”,为他高兴,也从中获益。
经得起考验的商业模式,是需要千锤百炼的,而通向真理的道路,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很高兴与大家分享这本新书《企业过冬》,它带给我们从理念到方法新的开拓空间。
文摘 节衣缩食过冬:为后天备早餐
“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宋?陆游《秋获歌》
“本来,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缩衣节食也应该购买的。”
——《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
寒冬很冷,政府的调控够紧。整个楼市股市和企业界基本已经哀鸿遍野、风声鹤唳,不绝于耳的救市之声,不断曝出的地下钱庄借贷,日前更是因为一则天价地块退地传言被炒得沸沸扬扬。
“危机已经来临,政府调控的效果还未显现出来,此时就是处在一个整合开始前的喧闹、骚动期。此时企业界已是草木皆兵,许多中小企业更像一群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所以这个时候会很吵闹,不过一旦整合和寒冬过去了,许多不合格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掉。这只是寒冬下企业过冬的真实写照。”
那么,企业在这种风声鹤唳下寒冬环境下,又该如何通过管理上的节衣缩食实现节流保温安全过冬呢?
1、精减人员工资
精减人员工资,从目前的企业的真实运作来看,主要集中于基础工资减薪、发放时间滞后、奖金顺延、人员数量减少以及部分企业的恶意的扣压员工资等变相的操作。
但精减人员工资充其量只能缓减企业局部的现金流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难题。
但是,这种策略不仅仅在很多小企业里得到广泛应用,也在很多在企业中也得到了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推行。
以万科为例,则是通过少发放部分奖金的形式来实现精减人员工,如万科员工二季度奖金只发50%。
2、压缩差旅支出
差旅支出对于大中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尤其那些品牌型企业,往往由于出差类别繁多,再加上出差标准较高,以及庞大的差旅人员数量,在这方面的支出往往会占到企业较高比率的费用。因此,压缩差旅费用便成为很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根据媒体报道,在经济环境趋紧、费用上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要求,职员申请出差要有充分理由。很多公司还为此制订规章制度,要求员工在差旅报销标准上就低不就高、入住经过财务预先核准过的酒店、在车辆和住宿房间等方面与其他人共享等。此外,一些企业还要求管理和销售人员考虑用电话、电视会议等方式代替面对面的会晤和会议,以及采取更多的网络员工培训等。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开始与专业的差旅管理公司合作,一方面是借用第三方的临时资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助这个机会达到压缩差旅支出的合理目的。
3、严控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事业部、分厂、
……
读书人网 >企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