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简帛书通假字字典

发布时间: 2010-04-17 07:37:07 作者:

 简帛书通假字字典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42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211055286
条形码:97872110552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简帛书通假字字典》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称道:
一是选材精当。该书所取材的楚帛书、信阳简、郭店简、九店简和上博简。不懂底本选以优秀,而且楚帛书甲、乙、丙三篇及作简2500余枚所载的内容涉及先秦儒家、道家、兵家、杂家及阴阳术数等,都是书籍类文献。是博探众长。出土的竹简每多残损,堆叠混乱,各家封编联排序多有分歧。该书封每简的编联都比较多家,谨慎去取,凡所征引,即有李家浩、陈剑、庞朴、
李锐、福田哲之等近二十家。此外,在所录辞条的按语中,撰者还征引了各家说法二百余种,堪称吸纳众长,会最新成果于一体。三是创见甚多。从所绿辞条下面的按语部分还可以看出,该书在广泛吸收各家观黠的同峙,还有很多观黠是撰者首次提出的,代表了撰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前言
凡例
篇名对照表
字典正文
之部第一
幽部第二
宵部第三
侯部第四
鱼部第五
支部第六
歌部第七
脂部第八
微部第九
职部第一O
觉部第一一
药部第一二
屋部第一三
铎部第一四
锡部第一五
月部第一六
质部第一七
物部第一八
缉部第一九
叶部第二O
蒸部第二一
冬部第二二
东部第二三
阳部第二四
耕部第二五
元部第二六
文部第二七
侵部第二九
谈部第三O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条目索引
笔画检字表
后记
……
序言 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郭店楚墓竹简及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的陆续出版公布,学术界掀起了一个接一个楚简研究的熟潮。这些材料不仅数量大、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学术价值、文化价值都很高。有关研究已经超出了古文字学的范畴,不少哲学、历史学、语言学及文献学的学者都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战国简帛的研究也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研究队伍的壮大是好事情,但要保证科研质量,首先必须重视原始文本的整理。为满足这一要求,《战国文字编》和《郭店楚墓竹简文字编》、《楚文字编》、《上博藏简文字编》等丁具书应运而生。现在,凭借工具书去识别战国楚简帛上的文字,应该不会存在太多问题。但是,就原始文本的准确整理来说,释字还仅是第一步。这是因为,即使我们能够将简帛古籍转换为楷书文本,也还是会碰到其它一些问题。朱骏声说:“不知假借者不可以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可以看出,明古音识假借是阅读古书的基础。而且,朱骏声的话,还仅是针对传世文献来说的。阅读地下出土的战国楚简,这一问题尤显突出。
如何破读楚简中大量而复杂的通假字?这是继识字问题之后又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编写一部有关的工具书,也就成为当前广大研究者、特别是非古文字学专业的研究者所热切期盼的事。但是,编写相关的工具书其实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还对编著者的精力和学识都有很高的要求。编著者不仅要能识古文字,能明古音识假借,在判断是否需要破读和怎样破读之前,还要去判断竹简的编联与篇章句读是否正确,并且还要具有通校数以千计的竹简的精力。符合这样条件的人,在国内外恐怕是不多见的。在我所熟悉的人当中,白于蓝教授应该算是较为理想的一位。
白于蓝先生先后师事刘钊、林、李家浩二位先生,在吉林大学和北京大学接受过严格的古文字学、考古学和传统语言学训练,是目前在楚简研究领域成绩斐然的少数年轻学者之一。他最近编撰成功的《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正好能够满足上述研究者的热切期盼。
文摘 插图:


后记 近几年,战国楚简是我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楚简,首先面对的就是楚简中所存在的大量通假字,所以很早以前我就有了要对楚简中的通假字进行系统整理的念头。回想起来,我大概是从2001年初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并于2002年底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立项资助。工作时断时续,到今天竟然经历了六个年头,中间又多次调整体例,而且随着新材料的陆续公布,还要在收集新材料的同时不断吸纳学界的新看法,更新自己的一些成见,对已经“完工”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漫长而又琐碎,搞得异常疲惫。现在看到这本即将付梓的书稿,终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林师、刘钊师、张桂光和陈剑等多位先生的很多帮助和鼓励。张桂光先生还欣然拨冗为本书赐序。在此谨向以上诸位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刘德浩和李平原两位同学为本书编撰了笔画索引,在此一并致谢。福建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赖炳伟先生为本书的顺利出版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对全书进行细致人微的校勘,并在编写体例以及收字标准等方面提出很多重要意见,在此谨向福建人民出版社及赖炳伟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写作本书的初衷,是想为研究楚简的学者提供一部可供参考借鉴的相对准确的材料,以方便学界今后利用。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个人能力和水平有限,本书错漏和不足之处亦在所难免,对各家说法的抉择定有主观和不当之处,故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正。
读书人网 >工具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