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561752234
条形码:9787561752234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集评”部分采自《朱子语类》、《朱子文集》、《四书集注》、《四书或问》等朱子书的资料达八百余条,又从中国注释本18种、朝鲜8种、日本37种以及笔记48种之中,采录所引用的张伯行、茅星来、江永等人的注释及朝鲜、日本学者之评语五百余条,极为丰富;此书还对《近思录》所载622条资料皆考列其出处,所引用评论1300余条亦皆列出其出处,极便学者。其“详注”部分则对《近思录》本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语、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对各卷所引“程子”之言,都根据《遗书》、《外书》、《文集》之实据,确定其为明道或伊川语。至其明道语误为伊川或伊川语误为明道者,亦皆为之改正。此书功力深厚,完备翔实,超迈前人,对学界的宋代理学研究,贡献实大。
编辑推荐 本书“集评”部分采自《朱子语类》、《朱子文集》、《四书集注》、《四书或问》等朱子书的资料达八百余条,又从中国注释本18种、朝鲜8种、日本37种以及笔记48种之中,采录所引用的张伯行、茅星来、江永等人的注释及朝鲜、日本学者之评语五百余条,极为丰富;此书还对《近思录》所载622条资料皆考列其出处,所引用评论1300余条亦皆列出其出处,极便学者。其“详注”部分则对《近思录》本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语、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对各卷所引“程子”之言,都根据《遗书》、《外书》、《文集》之实据,确定其为明道或伊川语。至其明道语误为伊川或伊川语误为明道者,亦皆为之改正。此书功力深厚,完备翔实,超迈前人,对学界的宋代理学研究,贡献实大。本书“集评”部分采自《朱子语类》、《朱子文集》、《四书集注》、《四书或问》等朱子书的资料达八百余条,又从中国注释本18种、朝鲜8种、日本37种以及笔记48种之中,采录所引用的张伯行、茅星来、江永等人的注释及朝鲜、日本学者之评语五百余条,极为丰富;此书还对《近思录》所载622条资料皆考列其出处,所引用评论1300余条亦皆列出其出处,极便学者。其“详注”部分则对《近思录》本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语、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对各卷所引“程子”之言,都根据《遗书》、《外书》、《文集》之实据,确定其为明道或伊川语。至其明道语误为伊川或伊川语误为明道者,亦皆为之改正。此书功力深厚,完备翔实,超迈前人,对学界的宋代理学研究,贡献实大。
目录
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序
引言
引用书目表
近思录目录
一卷 道体(道体)
二卷 为学大要(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