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40205636/9787540205638
条形码:9787540205638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古典文化珍藏书系
内容简介 《元曲精品》讲述了: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编辑推荐 《元曲精品》是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
扣开历史之门,尽揽经典魅力。
目录
元好问
[仙吕后庭花破子]
[双调骤雨打新荷]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杨果
[越调小桃红]
[越调小桃红]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
商欢权
[越调天净沙]
魏初
[黄钟人月圆]为细君寿
互和卿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双调拨不断]大鱼
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江岸水灯
[越调小桃红]杂咏
[小桃红市桥月色]
[小桃红莲塘雨声]
[快活年]
商挺
[双调潘妃曲]
[双调潘妃曲]
[双调潘妃曲]
胡祗
[双调沉醉东风]
[阳春曲春景]
刘因
[人月圆]
伯颜
[喜春来]
徐琰
[南吕一枝花]间阻(套数)
[沉醉东风]
王恽
[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序略)
[平湖乐]
陈草庵
[中吕山坡羊]
[山坡羊叹世]
姚燧
[中吕醉高歌]岸边烟柳苍苍
[中吕普天乐]别友
[中吕醉高歌]感怀
[中吕满庭芳]
[满庭芳]
[凭阑人寄征衣]
[双调寿阳曲]咏李白
不忽木
[仙吕点降唇]辞朝(套数)
奥敦属卿
[双调蟾宫曲]西湖
[双调蟾宫曲]西湖
关汉卿
[双调大德歌]春
[双调大德歌]夏
[双调大德歌]秋
[双调大德歌]冬
[双调碧玉箫]笑语喧哗
[大石调青杏子]离情(套数)
[沉醉东风]
[一枝花杭州景]
卢擎
[双调寿阳曲]夜忆
[双调蟾宫曲]萧娥
[双调落梅风]别珠帘秀歌者
[双调沉醉东风]七夕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沉醉东风重九]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沉醉东风秋景]
[蟾宫曲金陵怀古]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殊帘秀
[双调落梅风]答卢疏斋
王实甫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庚天锦
[双调蟾宫曲]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冯子振
[正宫黑漆弩]农夫渴雨
[鹦鹉曲感事]
[鹦鹉曲山亭逸兴]
[鹦鹉曲野渡新晴]
[鹦鹉曲市朝归兴]
[鹦鹉曲赤壁怀古]
[鹦鹉曲钱塘初夏]
刘燕歇
[仙吕太常引]饯齐参议归山东
真氏
[仙吕解三酲]奴本是明珠擎掌
赵盂顿
[仙吕后庭花]
郑光租
[双调蟾宫曲]梦中作
[双调折桂令]
马致运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越调天净沙]秋恩
[南吕四块玉]恬退
[南吕阅金经]夜来西风里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青哥儿十二月二月]
[四块玉天台路]
[落梅风]
[小桃红春]
[寿阳曲山市晴岚]
[寿阳曲平沙落雁]
[寿阳曲渔村夕照]
[寿阳曲江天暮雪]
[寿阳曲洞庭秋月]
滕斌
[普天乐]
范靡
[仙吕寄生草]酒
曾瑞
[中吕山坡羊]自叹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
[商调集贤宾]宫词(套数)
[南吕四块玉]酷吏
[南吕四块玉]叹世
白朴
[天净沙春]
[天净沙夏]
[天净沙秋]
[天净沙冬]
[驻马听舞]
[中吕喜春来]题情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双调庆东原]
[双调得胜乐]
邓玉宾
[正宫叨叨令]道情
范居中
[正宫金殿喜重重(南北合套)]秋思(套数)
王伯成
[中吕阳春曲]别情
[仙吕春从天上来]闺怨
李致远
[双调水仙子]春暮
[迎仙客暮春]
[红绣鞋晚春]
[小桃红新柳]
姚守中
[中吕粉蝶儿]牛诉冤(套数)
施惠
[南吕一枝花]咏剑(套数)
白贲
[正宫鹦鹉曲]
贯云后
[双调寿阳曲]
[正宫小梁州]秋
[殿前欢]
睢景臣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数)
周文质
[越调小桃红]咏桃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赵禹圭
[双调蟾宫曲]题金山寺
[双调风入松]忆日
王元鼎
[正宫醉太平]
[醉太平寒食(四首选一)]
毯善庆
[双调水仙子]仲春湖上
[双调折桂令]西湖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
[山坡羊长安怀古]
[落梅风江楼晚眺]._
[水仙子渡瓜洲]
张养浩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中吕山坡羊]述怀
[双调殿前欢]登会波楼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双调殿前欢]村居
沽美酒兼太平令叹世
[水仙子咏江南]
[落梅引]
[朱履曲]
[南吕一枝花]咏喜雨(套数)
[折桂令过金山寺]
[山坡羊骊山怀古(二首选一)]
鲜予必仁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
[中吕普天乐]渔村落照
[双调折桂令]芦沟晓月
[双调折桂令]诸葛武候
[普天乐潇湘八景洞庭秋月]
[折桂令苏学士]
[普天乐潇湘八景山市晴岚]
邓互宾子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阿里面瑛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
[商调凉亭乐]叹世
卫立中
[双调殿前欢]
吴面逸
[双调蟾宫曲]山间书事
[商调梧叶儿]京城访友
高克礼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乔吉
[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越调小桃红]立春遣兴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越调小桃红]孙氏壁间画竹
[双调水仙子]赠江云
[双调水仙子]梦觉
[中吕山坡羊]寓兴
[双调水仙子]咏雪
[凭阑人金陵道中]
[沉醉东风泛湖写景]
[沉醉东风荆溪即事]
[沉醉东风风雨登虎丘]
[折桂令毗陵晚眺]
[折桂令寄远]
[水仙子吴江垂虹桥]
[水仙子寻梅]
[水仙子重观瀑布]
[殿前欢登凤凰台]
[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
序言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体裁。小令源于晚唐五代,依一个曲牌填写一支小曲,是词的发展。元代小令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创新。每句用韵,并加衬字。由不同曲牌同一宫调的若干支小曲联缀成套,称为套数或散套。两种体裁的散曲在元代都很盛行。自贵族官员至民间文士,多能作曲。元散曲继承宋金人词,吸收民间俗曲,形成独具特色的新体文艺。元杨朝英选录元人散曲,编成《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阳春白雪》等曲集传世。明朱权编《太和正音谱》收录了元散曲作家共一百八十七人,其中包括蒙古、女真和色目作家多人,元代著名的剧作家也多有散曲流传。
戏曲在元代形成完备的形态,有杂剧(北曲)和南戏(南曲)两个系统。杂剧是金末元初,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杂剧以唱为主,唱词由同一宫调的套曲组成,句尾人韵。
文摘 插图:


游览名胜,登临故迹,一种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就常常会油然而生,激发起人们不胜兴亡或今昔陵替的喟叹。倪瓒的这一首小令,悼古之思绵渺幽远。叹今之慨更显浓重。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开篇伊始,作者就已满腹忧思、感慨万千。然而越是不愿意想它、提它,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愈发疾驰而难以控制。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吴王夫差的昏庸亡国,直至赵宋王朝的分崩离析;从曾经盛极一时的蒙元朝廷,到如今也已处于风雨飘摇的末世;这种种盛衰互易、沧桑遽变的“历史”,大概正透过岁月的尘雾,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地涌上作者的心头罢?真是不堪目睹,不忍重提;却又无法回避,不容抹熬。然而既无力炼石补天,去填平那些历史的积憾,又只能无端平添心灵的创痛,所以尽管今天重上越王台,但还是不愿重提前朝旧事。这就是作者此时此地万般纷纭复杂的实际心态。然而“心有灵犀”,无论怎样回避,眼前的一木一草,仍然在激起种种联想和相关情绪的共鸣。“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所有这些,似乎都带有浓重的凄凉色彩,撩拨着作者的“伤心”情怀。杜甫曾经以“长啸”来宣泄心中的强烈悲愤,他在《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一诗中写道:“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面对“青山故国,乔木苍苔”的悲凉景致,倪瓒此时的郁勃心境,也是非有此一长啸就不足以冲刷胸中块垒似的。然而在他“怅然孤啸”以后,他的心情是否就此平静下来了呢?曲作由此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夜色昏黄,“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这曾经阅尽人间沧桑的皓月,当日曾照越王台,今天清光依然来。你平静宽广的胸怀,也许会稍释作者心中的烦愁和忧郁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