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发布时间: 2010-04-18 03:34:14 作者: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1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040240382
条形码:978704024038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一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共有九章,系统地阐述了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相关概念、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技术、旅游景区空间规划、旅游景区产品开发、旅游景区形象策划和营销规划、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管理与规范、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旅游景区项目筹资与施工建设管理等内容。《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内容全面,尽可能地反映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时配有大量的典型案例分析,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点,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注重时代性和创新性,同时反映了相关规范内容,特别是新标准。《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不仅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教材,还适用于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专业人士参考使用,同时也可以为经济学、社会学、国土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编辑推荐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
第一节 旅游景区概述
第二节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
第三节 旅游景区开发概述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与主要相关学科

第二章 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国外旅游规划的主要思想方法概述
第二节 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第三节 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技术程序

第三章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
第二节 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
第三节 旅游景区用地规划
第四节 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规划
第五节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
第六节 旅游景区游线规划
第七节 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
案例分析
案例3-1深圳市宝安区羊台山旅游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案例3-2桂林育龙苑文化影视城规划——基础设施规划
案例3-3桂北山水民俗风情旅游线路规划
案例3-4广西桂林龙脊古壮寨梯田景区解说系统规划

第四章 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第一节 旅游景区产品
第二节 旅游景区生命周期
第三节 各类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规划
案例分析
案例4-1广东丹霞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规划
案例4-2广西桂林育龙苑文化影视城旅游总体规划
案例4-3湖南省南山风景名胜区茅坪湖旅游度假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
案例4-4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第五章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与营销规划
第一节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
第二节 旅游景区营销规划
案例分析
案例5-1“优雅之旅”从品牌开始——江苏旅游品牌形象策划案例
案例5-2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秦人梯田旅游形象策划
案例5-3花坪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案例5-4变资源争抢为共享——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第六章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景区规划
第二节 旅游对景区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控
第四节 旅游景区支持系统
案例分析
案例6-1保住山水文化自然本色——武夷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6-2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张家界大拆迁透视
案例6-3有多少传统文化可以重来

第七章 旅游景区规划管理与规范
第一节 旅游规划管理
第二节 旅游开发规划技术规范

第八章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
第一节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 旅游景区开发投资费用估算
第四节 旅游景区开发效益分析
第五节 旅游景区开发投资决策

第九章 旅游景点景区项目筹资与施工建设管理
第一节 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资金的运筹
第二节 旅游景点景区施工建设的控制
第三节 旅游景点景区竣工决算及审计
案例分析
案例旅游项目开发的环节
参考文献
……
序言 为了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需要,根据教高[2006]9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的通知》精神,“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要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发展,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新颖性,及时反映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成果,并随着学科的发展及时修订,我们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第二版)》。 本教材有以下特色:1.突出职业岗位所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2.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3.突出时代性和创新性;4.突出反映相关规范内容,特别是新标准。
文摘 插图:


四、旅游景区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一)旅游景区规划的目的
旅游景区规划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纲领和蓝图。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建设的兴起、旅游景区的形成,旅游景区发展的各方面都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和彼此相互协调的旅游规划。旅游景区规划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它明确提出旅游景区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对策和措施,因此,旅游景区规划是旅游景区发展的依据。旅游景区规划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发展旅游经济
尽管制定规划时有多重目标交叉重叠的考虑,但从根本上说,旅游景区规划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经济效益,这是制定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思想。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使三个效益趋予统一。但三者之中,经济效益是基础,没有经济效益,就无法为社会效益做贡献,而那种不积极想方设法使当地人民致富,而以纯粹封闭式地保护生态的办法,是制止不了破坏生态行为的。
2.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景区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突出旅游景区特有属性和主题形象,塑造旅游精品,强调差异化,为游客创造一种愉悦的经历。同时为游客提供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扩大游客的满意程度。
3.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矛盾
旅游景区规划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或者说体现在尽量满足旅游者、社区、政府各自所追求的利益。旅游景区规划有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而非主观的要求。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要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追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要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社区利益。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旅游景区规划来解决。
(二)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
旅游景区规划是一个景区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性文件,它描绘了这一景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因此它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宏观指导方针和战略推进的依据。旅游景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旅游景区发展的合理目标
旅游景区规划在充分研究旅游景区内部各项旅游要素和外部市场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可达的发展目标,从而引导当地旅游业与关联行业在共同发展中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获取效益,使人民生活得到明显的提高。
读书人网 >旅游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