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古村落之旅

发布时间: 2010-04-18 04:06:29 作者:

 中国古村落之旅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811131321
条形码:978781113132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益人文丛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历史、建筑、文化及风土人情,展现了古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魅力。内容包括沧海桑田话古村、桃花源里寻胜境、全村同在画中居、耕田不忘圣贤书、村村各有形局图、多元文明呈异彩等。
目录
沧海桑田话古村
一、远古村落的遗痕
二、古代岩画中的村居图
三、古代山水诗、画中的古村落境界
四、明清古村落缩影
桃花源里寻胜境
一、桃源洞里西递村
二、楠溪江畔古村群
三、形局理想新叶村
四、山环水抱瞻淇村
五、山水吉地晓起村
全村同在画中居
一、徽州古村落的诗画意境
二、江浙古村落的诗画意境
三、北方窑洞村落的诗画境界
四、西南梯田村落的诗画境界
耕田不忘圣贤书
一、永嘉流韵与苍坡村的“文房四宝”布局
二、江西流坑村的耕读之风
三、山西裴柏村——宰相的摇篮
村村各有形局图
一、闽北城村的“井”字格布局
二、湘北张谷英村的“巨龙戏珠”格
三、浙江芙蓉村的“七星八斗”格
四、浙江诸葛村的“八卦阵图”格
五、浙江俞源村的“太极星象”格
六、粤北客家“八卦围”
七、福建田螺坑土楼群
八、福建侨乡塔下村
多元文明呈异彩
一、湖南江永:独有的“女书”文字
二、贵州占里:特有的生殖秘密
三、泸沽湖畔:最后的女儿国
四、从江岜沙:枪手的部落
五、广东侨乡:形成于近代的碉楼民居
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这里是大山的世界,这里是绿色的海洋,这里丛林茂密,这里充满着神奇,在莽莽的林海深处,千百年来,岜沙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何样,也并不关心外面世界的变化,他们是流落在世界文明之外的一群自由自在的生命,他们的生活在文明人看来有些神奇和怪诞。
岜沙聚居的是一个苗人的部落,有2000余人,分布在月亮山脚下茫茫林海中的五个寨子里。稻作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之源,狩猎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岜沙人有许多关于自己历史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人。蚩尤被黄帝战败后,就由其儿子率领其族人,由原居住的平川坝子地区,向山地丛林区撤退,从而形成苗族人的主要聚居区都集中分布在丛林山区的历史事实。据说岜沙人的祖先在迁徙过程中,经过了浑水河、清水河、黑水河,披荆斩棘最终深居岜沙,成为其世代居住之地。
从民族心理来说,战败后的蚩尤后裔岜沙祖先九黎部落的一支,在寻找栖身聚居之地时,考虑更多的是安居乐业和休养生息,因而隐居深山丛林之中,既可种植水稻,又可耕作旱地,与外界隔绝,从而难以被人发现。
岜沙人由于深居大山之中难以被人发现,因而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他们自古以来以尚武为荣,平日里猎枪不离身,训练得一个个枪法如神。
后记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我们的先辈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奇迹,保存至今的许多古村落就是这些文化奇迹的重要代表。本书所谓的古村落,是指在历史上形成并保存至今的传统乡村聚居地,不仅空间形态多样,而且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被誉为“民间收藏的国宝”或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异常丰富,或按“文房四宝”布局(如浙江苍坡村),或按八卦阵图排列(如浙江俞源村),或遵循仿生学原理(如安徽宏村),或修建成战争堡垒状(如广东侨乡碉楼群),或作为原生文化的保留地(如云南永宁的摩梭村),或成为民间乡土艺术的博物馆(如四川酉阳的”摆手舞之乡”、贵州丹寨的蜡染等),均隐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大批古村落已从地球上悄然隐退,特别是众多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正日趋消逝。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