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防大学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562613796
条形码:97875626137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作者简介 郭炎华,福建福清人,1955年4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历任排长、学员、参谋、营长、副大队长、副教务长、教研部主任等职,现任南昌陆军学院训练部部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军事教育学会会员,大校军衔。著有《外军心理训练研究》,主编《世界强国军队建设研究》等书,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
编辑推荐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并率先应用于军事领域,飞机、坦克等传统武器装备的性能不断提高,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等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纷纷登上军事舞台……这样,就使得军事科技世界更加纷纭变幻,色彩斑斓。为了让部队的干部战士和军校学员以及对军事高技术知识感兴趣的广大读者能够深入浅出地探索玄妙的军事科技世界,作者编写了本书。主要介绍与高技术战争密切相关的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航天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高技术作战平台、新概念武器等应用技术领域内的一些读者最想了解却又不容易弄懂的疑难问题。
本书一定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定会在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传播军事高技术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录
第一篇 突飞猛进的侦察监视技术
为什么遥感侦察受“青睐”?
为什么微波能窃密?
为什么激光能照相?
为什么激光也能搞窃听?
为什么激光侦察技术能辨别真假目标?
……
文摘 书摘
为什么说地面传感器是“无言的哨兵”?
提起哨兵,人们往往想起挺拔的身躯、闪亮的钢枪,甚至想到“消息树
”、“鸡毛信”。但高科技的发展使现代战场出现了一支隐形侦察兵——地
面传感器。它们集“神眼”、“神耳”于一身,合“听声”、“传话”于一
体。
所谓地面传感器,是一种专门置于地面,通过对地面运动目标所引起的
电磁、声、震动和红外辐射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探测,并转化成电信号后对
目标进行侦察识别的侦察设备。
地面传感器首先出现在越南战场。当时美军为了阻断越方军事物资的“
大动脉”——胡志明小道,采用了各种高技术侦察手段。可由于胡志明小道
处在密林之中,且常年阴雨绵绵,大大降低了美军先进侦察器材的侦察效果
,无论是卫星照相,还是航空侦察都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美军研制了
代号为“白屋”和“双刃”系列的战场侦察传感系统,并将这些只有铅笔盒
大小、仅重1.5~3公斤的侦察器材布撒在胡志明小道所在的密林中,获取了
准确度很高的情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侦察效果。
与其他侦察设备相比,地面传感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埋伏,易于伪装
。它可用飞机空投、火炮发射或人工设置在敌可能行动的地段,特别是其他
侦察器材“看”不到的地域。同时,它不受地形和气候的限制,能够有效地
弥补雷达和光学侦察系统的不足,从而大大扩展了战场信息探测的时空范围
。近年来,随着电磁、红外、声响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性能独特的新
型传感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震动传感器:时时刻刻盯着你
震动传感器也叫震动探测器。它类似于记录地震和原子弹爆炸震波的地
震仪,是传感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这种传感器在侦察目标时,主要是
通过装置的震动探头(也叫拾震器)捕捉人员或车辆活动而造成的地面震动信
号来探测目标。通常拾震器要设在地表层。当人员或车辆经过附近时,传感
器便将目标引起的地面震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后发给监控中心
,进而进行实时的战场监测。
震动传感器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通常可探测到30米以内运动的人员
和300米以内行进的车辆,是所有传感器中探测距离较远的一种。同时,震
动传感器还具有一定的目标分辨能力,不仅可区分人为震动与自然扰动,还
能区分人员和车辆。震动传感器耗电量很小,自备电池可使用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