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1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308059251/9787308059251
条形码:97873080592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明经典文丛
内容简介 基督教和佛教的对话是当今宗教对话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一种新的对话模式,即走向彼此转化的对话模式,在本书中得到了创造性的阐发。科布认为,在基督教和佛教的对话中,真正合适的关系是走向基督教和佛教的彼此转化。这种对话模式超越了传统的排他模式、兼容模式、多元模式,走向了一种比较模式。这是一部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著作。
作者简介 约翰?B.科布约翰?B.科布(John B.Cobb.Jr.1925-),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荣休教授,当代杰出的过程哲学家和神学家已经出版几十部重要著作,代表作有:《多元化时代的基督》、《超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后现代公共政策》、《可持续性》、《回到达尔文》、《生死问题》和《过程神学》等。
目录
第一章走向对话之路/001
1.进入20世纪的基督教教导/001
2.普世教会运动和梵二会议/014
第二章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之路/026
1.超越官方立场/026
2.一个批评性的评估/036
3.超越对话——走向何处/044
第三章西方对涅檠的解释/050
1.学术上的探索/050
2.哲学的进路/057
3.宗教的进路/062
第四章跨越/068
1.终止执著/069
2.作为真我之实现的自我消融/074
3.作为终极实在的空/078
4.时间和历史的废止/082
第五章回归/087
1.没有执著的信仰/089
2.个体生存的消融和超越/094
3.上帝和空/099
4.纯粹内在性和部分超越性/102
第六章基督徒向佛教徒作见证/106
1.佛教普遍主义/108
2.作为基督的阿弥陀佛/110
3.佛教徒能向基督徒学习什么/114
4.基督的历史中心作用/121
5.结论/124
后记:佛教、基督教和怀特海的哲学/128
人名术语英汉对照表/133
译后记/144
……
序言 一直以来想做一件事:翻译一些比较经典性的书,出版一些富有生活气息和思考深度的书,这些书可以让比较多的人感受到我们能够过上比已有的生活更圆满、更自在、更自信、更有意义的生活。
浙江大学出版社感到我们的想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是很有意义的,欣然同意出版一套《文明经典文丛》。我希望这套书确实可以帮助提升许多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文明经典文丛》所容纳的不仅仅有学术的内容,更有精神生命的内容。在我们东方,哲学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理智活动是我们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有的和我们的生命关系密切,有的则不那么密切。
例如东方瑜伽,它不仅可以是学术的理智探讨,更可以是生命的试验。瑜伽的原意是“联结”。联结什么?可以和我们的身体联结,通过瑜伽锻炼可以达到健体的目的;可以和我们的心灵联结,使得我们的心灵更加超然、自在,更能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喜悦;可以和内在的生命本身联结,使得我们作为个体的生命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世界中;
文摘 第一章走向对话之路
当代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新的。基督徒以感激姿态意识到其他宗教传统或道路的存在,这些道路对基督教自我理解具有的意义已经成为神学关注的中心。对比之下,在19世纪之前,就其他道路作为思考的主题以及它们对基督教神学的意义则是难得的,而在今天却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纵观历史,基督徒一直在回应其他的宗教。这些回应是各种各样并相互区分的。其中,适合性的回应对我们变得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求助于过去,来了解这种回应是什么。诚然,当我们怀着对其他宗教之伟大和善良的开放心态来回顾过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忏悔我们的傲慢自大。正确地说,就像与犹太教的关系那样,基督教关于其他宗教的教导已经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在那里我们最需要忏悔。但是,即使我们明智地并很好地作了忏悔,那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和更加适合的行程,我们也不可能简单地忽视我们的过去。我们必须理解、批判和重构我们的过去。
这一章提供了关于基督徒努力理解基督教信仰与其他宗教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况。它分成两节。第一节简要描绘了19世纪初的情况。第二节比较具体地处理了新近的发展,特别是广泛地接受了与其他宗教的对话关系。我们把注意力转向罗马天主教会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但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些基督教思想家的个别理论也是我们要思考的内容。1.进入20世纪的基督教教导
基督教自我理解最重要的来源是《圣经》。
后记 《超越对话》是继《过程神学》之后,美国当代著名神学家科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宗教学方面的第二本中译著作。1999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曲跃厚先生翻译的《过程神学》,该书为国内学者了解过程思想打开了一个窗口。在此书中,科布和格里芬根据怀特海的过程哲学阐述了过程神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督教教会一些新的发展,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提出了基督教在全球危机背景下的实践指向。现在出版的《超越对话》,其中的触角越出了基督教自身范围之外,通过对话实践和理论反思,拓展到其他宗教文化传统之中,主要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彼此学习和相互转化的可能途径。这本关于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方面的著作,对于化解不同文明的张力、创造世界和平以及增进东西方的深入了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布是一个怀特海主义者。在书中,他试图以怀特海的概念图式来解释和重构佛教的一些深奥观念。譬如,对于净土宗中的“法身”(Dharmakaya)、“报身”(Sambhogakaya)和“应身”(Nirmanakaya)这些观念,他以怀特海思辨哲学的“创造性”(Creativity)、“上帝的原初本性”(Primordial Nature of God)和“现实事态”(Actual Occasion)来作对应的解释,由此用“无限的终极实在一理想的概念实现一现实的经验事件”图式重构了“体现于每个佛陀中的终极实在法身一在阿弥陀佛身上表现为智慧和慈悲的报身一作为众菩萨之一在发誓的法极化身”。在这个概念图式中,正如“创造性”和“上帝的原初本性”各自作为终极实在与终极现实而具有同等地位的终极性一样,在“法身”和“报身”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