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60613241
条形码:97875606132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基于VFP和SQL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在系统讲解Visual FoxPro 6.0的基础上,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及数据表的设计创建和管理查询、SQL语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技术。书中贯穿“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应用实例,易于读者学习和加深理解,每章末均配备习题(第2~8章还配备了上机实验题)。
《基于VFP和SQL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内容精练、简单易学、突出应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和培训班“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的数据库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1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1.2 三类数据模型
1.1.3 数据库相关的概念
1.2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2.1 单用户数据库系统
1.2.2 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1.2.3 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1.2.4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1.2.5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1.3 常用数据库开发平台简介
1.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前景
1.4.1 数据库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1.4.2 面向对象数据库
1.4.3 智能数据库
1.4.4 Web数据库、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1.4.5 建立在Web平台之上的海量空间数据库的统一体——数字地球解决方案
1.5 VisualFoxPro开发环境简介
1.5.1 VisualFoxPro概述
1.5.2 VisualFoxPro的主窗口
1.5.3 项目组成及项目管理器
1.5.4 VFP文件组成
习题
第2章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2.1 数据表
2.2 数据库设计
2.3 创建数据库
2.3.1 创建项目文件
2.3.2 创建数据库
2.4 创建数据表
2.4.1 设置数据字段
2.4.2 创建数据表
2.4.3 创建自由表
2.5 表的操作
2.5.1 修改表的结构
2.5.2 设置字段验证规则
2.5.3 打开表
2.5.4 在表中添加记录
2.5.5 设置记录验证规则
2.5.6 查看表的内容
2.5.7 修改记录中的字段值
2.5.8 删除和还原记录
2.6 索引的创建和使用
2.7 建立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
2.7.1 创建表间关系
2.7.2 编辑表间关系
习题
第3章 SQL语言及应用
3.1 SQL.概述
3.2 INSERT语句
3.3 UPDATE语句
3.4 DELETE语句
3.5 数据查询语言SELECT
3.5.1 基本查询
3.5.2 SQL语言的高级查询
3.6 嵌入式SQL
3.6.1 嵌入式SQL简介
3.6.2 SQL语句在VisualFoxPro6.0中的构造方法
习题
第4章 应用程序编程基础
4.1 VisualFoxPro的语言成分
4.1.1 常用FoxPro命令介绍
4.1.2 数据
4.2 VisualFoxPro程序控制流程
4.2.1 应用程序的建立与运行
4.2.2 顺序结构
4.2.3 选择结构
4.2.4 循环结构
4.3 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函数
4.3.1 过程
4.3.2 用户自定义函数
习题
第5章 可视化应用程序编程
5.1 项目管理器
5.1.1 项目管理器界面
5.1.2 项目管理器的操作
5.1 -3创建主控程序
5.2 创建表单
5.2.1 利用表单向导创建表单
5.2.2 使用表单设计器设计表单
5.3 编写事件驱动程序代码
5.3.1 VisualFoxPro语言编程特点
5.3.2 设计事件过程
5.3.3 添加程序代码
5.3.4 验证事件过程
5.3.5 表单设计举例
5.4.菜单设计
5.4.1 菜单的组成与定制
5.4.2 设计菜单
5.4.3 快捷菜单
习题
第6章 查询与视图
6.1 使用数据查询
6.1.1 创建查询
6.1.2 运行查询
6.2 设计视图
6.2.1 视图的概念
6.2.2 创建本地视图
6.2.3 管理和使用视图
6.3 视图与查询的异同点
习题
第7章 报表的建立与使用
7.1 报表文件的建立
7.1.1 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
7.1.2 报表向导
7.1.3 修改报表
7.1.4 群组打印报表的设定
7.1.5 关系型数据库报表的设定
7.2 报表的定制
7.2.1 设置报表数据源
7.2.2 定义报表控制
7.3 打印报表文件
7.4 设计标签文件
7.4.1 使用标签向导
7.4.2 使用标签设计器
习题
第8章 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
8.1 VisualFoxPro本机数据库应用方案的局限性
8.2 VisualFoxPro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方案
8.2.1 实现VisualFoxPro客户机/月艮务器应用系统的基本方法
8.2.2 使用SQLServer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8.2.3 使用ODBC连接VisualFoxPro和SQLServer
8.2.4 创建客户,服务器应用系统的基本方法
8.3 建立与远程数据源的连接
8.3.1 建立sQLServer数据库
8.3.2 创建ODBC数据源
8.3.3 实现VisualFoxPro与SQLServer的连接
8.4 升迁VisualFoxPro数据库
8.4.1 使用升迁向导前的准备
8.4.2 使用升迁向导进行升迁
8.5 使用远程视图实现客户机,服务器应用
8.5.1 建立与远程数据源的连接
8.5.2 建立远程视图
8.5.3 使用远程视图浏览或更新数据
8.6 使用SQL.pass.through实现客户机/服务器应用
8.6.1 远程视图与SQLpass.through的区别
8.6.2 使用SQLpass.through处理远程数据
8.6.3 SQLpass-through的错误处理
习题
第9章 数据库应用开发过程概述
附录
附录A Visual FoxPro 6.0常用命令
附录B Visual FoxPro 6.0属性
参考文献
……
序言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经过高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各个学校的新专业均有所增加,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为了适应社会对“大专业、宽口径”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和合并,拓宽专业面,相应的教学计划、大纲也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加快。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原有的计算机、信息工程两个专业的传统教材已很难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更新和建设迫在眉睫。为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聘请南京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学院、吉林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深圳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10余所国内电子信息类专业知名院校长期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组成了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工程类专业系列教材编审专家委员会,并且面向全国进行系列教材编写招标。该委员会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及规定对这两大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对目前本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和相应系列教材应具有的特色和定位以及如何适应各类院校的教学需求等进行了反复研究、充分讨论,并对投标教材进行了认真评审,筛选并确定了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工程类专业系列教材的作者及审稿人。这套教材预计在2004年春季全部出齐。
审定并组织出版这套教材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力求精品、力求创新、好中选优、以质取胜。教材内容要反映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专业课内容更新快的要求;编写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调性,以适合多数学校使用;体系上要有所创新,突出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面向国民经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强调培养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强的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工程的研发能力。在作者的遴选上,强调作者应在教学、科研第一线长期工作,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教材在体系和篇幅上符合各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求。
相信这套精心策划、精心编审、精心出版的系列教材会成为精品教材,得到各院校的认可,对于新世纪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摘 插图:

1.1.2三类数据模型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有结构的,按照实现结构化所采取的不同联系方式,数据库的整体结构可分为三类数据模型,即层次型、网络型和关系型。其中前两类又合称为“格式化模型”。
早期的数据库系统都采用格式化模型。IMS系统(层次型)和1969年美国CODASL委员会提出的DBTG系统(网络型),就是格式化模型的典型代表。1970年,美国E.ECodd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首次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数据库的结构(把每个数据库文件看作一个关系)和数据操作(看作关系运算),将数据库的设计从以经验为主提高到以理论为指导。不仅如此,关系模型将人们习惯使用的二维表格形式作为存储结构模式,易学易用,使它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公众的注意,成为广大用户特别是微机用户乐于接受的数据模型。
1.1.3数据库相关的概念
1.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目、定位、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2.数据库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所共享,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相互关联的数据集。通俗地讲,数据库是组织、存储、管理数据的电子仓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简称为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和操纵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性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DBMS通常由下列3部分构成:
(1)数据描述语言(DDL),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供用户建立数据库。
(2)数据操作语言(DML),供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查询(包括检索与统计)和存储(包括增、删、改)等操作。
(3)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例如安全、通讯控制以及工作日志等公用管理程序。
4.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5.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之上的,研究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检索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一门学科,它是当代信息系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