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802551994/9787802551992
条形码:97878025519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讲述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戴维斯教授曾对近千名成功人士和失败者进行跟踪研究,他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人生成功与失败都直接与家庭教育相关。因为,家庭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场所,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只有广大父母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媒体推荐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陶行知
编辑推荐 《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是由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
我这也是为你好!
千万别给我丢脸!
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你怎么就那么笨呢?
你就不能像××一样?
都怨桌子,打它.打它……
一点礼貌都不懂,还不快叫阿姨?
除了学习,你什么事都不用管!
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
父母的一句“良言”,可以给孩子指明方向,由“平凡”变为“不凡”;而父母的一句“恶语”,会将孩子推入险境,由“天才”堕为“庸才”。是点亮孩子的一生还是让孩子在黑暗中痛苦地挣扎?看完《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你就会找到答案!
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望;
父母过多的干涉,带来的是孩子的无奈;
父母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
父母过分的关心,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
父母过多的指责。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措。
目录
1 不该说指数
这孩子不是那块料!/1
2 不该说指数
别给自己找借口,你还有理了!/5
3 不该说指数
今天咱们新帐旧账一起算!/9
4 不该说指数
你怎么,就那么笨呢?!/13
5 不该说指数
语文成绩再好也弥补不了英语的不足呀!/18
6 不该说指数
只想当个工人,沿出息!/22
7 不该说指数
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28
8 不该说指数
你怎么敢用这种态度跟我讲话!/35
9 不该说指数
连父母的活都不听吗?/39
10 不该说指数
谁打你,你就打他!/44
11 不该说指数
除了学习,你什么事都不用管!/48
12 不该说指数
这种事只有你做得出来!/53
13 不该说指数
你就不能像××一样?!/60
14 不该说指数
你是最聪明的孩子!/64
15 不该说指数
又是“为什么”,你有完没完?/71
16 不该说指数
都怨桌子,打它,打它……/77
17 不该说指数
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82
18 不该说指数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87
19 不该说指数
都怪爸爸没本事……/89
20 不该说指数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94
21 不该说指数
你再不听话,我告诉你们老师去!/99
22 不该说指数
你才考了这么点儿分,对得起我吗?/102
23 不该说指数
听老师说,你的表现很不像样!/106
24 不该说指数
你太不专心了!/110
25 不该说指数
我这也是为你好!/114
26 不该说指数
看这些闲书干什么,考试又不考!/119
27 不该说指数
别多管闲事,管好你自己就行了!/124
28 不该说指数
爱玩的孩子没出息!/128
29 不该说指数
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133
30 不该说指数
一点礼貌不懂,还不快叫阿姨!/136
……
……
序言 一句话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请先看这样一个故事:
约翰虽然只有二十四岁,可是却已经在监狱中度过了两年。两年前他因抢劫入狱,被判了刑,于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阶段将在狱中度过。好在,他还年轻,只要改过自新就还有希望。
一次,监狱组织犯人们去外面修路,约翰意外地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看似是一大笔钱。约翰没有数那究竟是多少,事实上,他并不关心,他只想赶快把钱包交给狱警。在服刑的这两年间他已决定痛改前非。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当他把带有那笔钱的钱包交给狱警的时候,换来的却是粗暴的质问:“老实说,你拿了多少?你这个混蛋!我可不相信一个犯人的觉悟能有这么高尚!”
约翰心灰意冷,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相信自己了,痛改前非一点用处也没有!当天晚上,约翰没有出现在犯人的队伍里,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逃跑的。在逃亡的途中,他重操旧业,大肆抢劫,夺得足够的钱财后,就登上了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上太挤了,他只得站在厕所门口。这时,有位十分漂亮的姑娘想要如厕时,却发现厕所的门坏了。
“先生,您能为我把门吗?我认为你是个好人!”姑娘很有礼貌地对他说,带着善意的微笑。
约翰一愣,看到姑娘充满信任的目光,他庄重地点了点头,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下一站,约翰下了车,因为他突然改变了越狱流亡的想法,一他要去自首。
狱警粗暴的质问,差一点儿让一颗良知尚存的心灵彻底毁灭;而姑娘一,uJ充满信赖的话语,义使一个正在沉沦的灵魂僻到拯救。
文摘 批评,是对孩子不良的行为举止给予否定的评价,使孩子感到惭愧和内疚,从而促使孩子改正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批评孩子不能全凭着父母的主观判断,也不能道听途说,在批评前,应该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孩子,更容易犯错误。作为父母,当孩子犯了某些错误时,应多问一问原因,多给孩子一些解释的机会,孩子可能另有苦衷。在人格上,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的自尊心也是极其敏感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批评一通,很可能会犯露露妈妈一样的错误。虽然露露表面承认了错误,但是心中仍有委屈,所以连晚饭都没有吃。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露露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委屈,但还是礼貌地跟妈妈道了歉,并保证以后都准时回家。如果故事的主人公不是露露,而是其他个性更强的孩子,试想一下会发生什么事呢?也许孩子会因为觉得被冤枉了而跟父母顶嘴,或者第二天干脆回家更晚以示自己的不满,到了这个时候事情岂不是变得更加棘手?
不管孩子是否做错了事情,不去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就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孩子,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不喜欢什么,他偏要去做什么。因此,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头盖脸地斥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
一所教育咨询机构曾经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住口!”两个字,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父母说的话之一。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喊一声:“住口!”你能想像孩子这个时候会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无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