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从往事门前走过

发布时间: 2010-04-19 03:23:11 作者:

 从往事门前走过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223027892
条形码:97872230278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从往事门前走过》内容简介:也许走过的人生驿站,就不能回头。即便回头,也不可能再找到当年的痕迹了。驿站重新装修,旅人华发丛生,小乔变老乔。老乔也得往前走啊!
作者简介 裘山山,祖籍浙江,现居成都,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为小说和散文。 作品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四川省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越文和韩文。
裘山山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春草》
长篇纪实散文:《遥远的天堂》《亲历五月》
长篇传记文学:《隆莲法师传》《从白衣天使到女将军))
小说集:《裘山山小说精选》《白罂粟》《落花时节》《一路有树》《高原传说》
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树》《一个人的远行》《百分之百纯棉》等
编辑推荐 《从往事门前走过》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青春之谜
青春之谜
从往事门前走过
黑白人生
全家福
不曾发生
小钱大快乐
学骑车

我的漫长的学驾生涯
我的漫长的学驾生涯
和话剧的缘分
新年音乐会
咖啡屋
我被LV撞了一下腰
认错人
热爱游泳
会议合影
暖茶一杯

子非鱼
做母亲
独自旅行
老太太的“回头率”
祖祖住院记
厨房“超人”
写诗的父亲
子非鱼
写给姨妈的信

我们女人之幽默
我们女人之幽默
我宁可你说我不贤惠
说女人抽烟
女人的名字
浅析刘静的女侠风格
曼玲藏族舞蹈艺术初探
一个“牛人”
艳遇
不老的女人

等你到老
四十年前的爱情
你在他乡开花吗
……
文摘 夏天最热的时候,我去重庆采访。采访完成时,接待我的小韩再次问我想不想去哪儿玩儿一下。他问得很诚恳。头一次问我时,我想也没想就说哪儿也不去。除了太热之外,就是我对重庆太熟悉了,熟悉到了解它的一切缺点而忽略优点,如同对丈夫。可小韩再次问我时,我犹豫了。看得出他不是敷衍我,很真诚。然后他主动提出建议说,去北温泉怎么样?可以让你的小孩儿游泳。我说,是不是太远了?他说不远,坐汽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说,那就给你们添麻烦了。 其实在我嘴上说路远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些想去了,语气里是半推半就的味道。一到重庆时我就想过,此行除了北温泉,其他什么地方我都不去。当然,我想去北温泉,并不是像杨贵妃那样喜欢温泉浴。虽然我们同是女人,可我哪有条件养成这等喜好?乃是因为20年前,我们一家因父亲的命运迁徙到了北温泉所在地北碚。我在那里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这20年来,我从未专程回北碚看过,虽然它与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只有几百公里的距离。我也不知道我在回避什么,甚至有两次从它边上路过,我也没有下车去看一看。北碚在我的记忆里,似乎越来越遥远了。 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很快就驶上了那条我熟悉的路,准确地说是我熟悉的风景之中。路已经是新路了,修宽了不少,也平坦了许多。怪不得小韩说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原来的路程需要多一倍的时间。我一直盯着窗外,如同那些叶落归根的老华侨一般。同行的儿子有些晕车,坐在我的身边一言不发。从重庆市区到北碚,所经之处全是丘陵地带,坡坡坎坎上种着稀疏的庄稼。这里的土地少而贫瘠,农民的日子不大好过。但不知为何,包围在这些坡坡岭岭之中的北碚,却一点儿没显出穷困相。20年前就是座很像样的小城,现在一定更繁华了。汽车到了北碚,街上的景色果然是热闹而又艳丽,乍一看和重庆市区已没什么区别,唯有那个汽车站依旧,因为我一眼就把它认出来了。旧的水泥大门,旧的候车木椅。读中学时,我作为班干部,曾带着同学去那里做好人好事,打扫卫生、扶老人上下车什么的。
我并没有对小韩说起过我曾经在这里生活过5年,所以此时此地也不好意思叫他们把车停下来多看两眼。于是这些新的和旧的景色都从我眼前一晃而过。
车过我们家曾住过的那个地方时,我心里居然有些激动。我伸长了脖子往外看。可惜我们家住过的那栋房子不在路边,而路边已被花花绿绿的广告牌占领了,连我每天放学都要走的那排长长的台阶都没看清楚,车子就一晃而过。 心里的味道一下子长起来。 小韩坐在司
……
后记 这是我的第六本散文集,如果加上我的另外两本长篇纪实散文的话,我出版的散文作品已经超过小说作品了。这让我有些意外,因为我在小说上下的工夫比散文大多了。可见写散文对我来说不是创作,而是一种心绪的表达,如此,写起来便轻松随意,产量较高。
不过这本散文集和前面几本有很大不同,这本可以算是我的自选集了。我将前五本中我比较喜欢的散文篇什挑选出来,加上近两年的新作,合成此集。
出一本散文自选集的想法产生于3年前,却迟迟难以实现。其根本原因是散文没有小说那么有市场,一些出版社一听到是散文集,马上就打退堂鼓。我很理解,毕竟大家都生活在市场经济之中。在遇到西藏人民出版社之前,我已经和三四家出版社接洽过,最后都不了了之。终于,还是和西藏有缘。
今年夏天我去济南书市,见到了神交已久的网友“孤独雪山”(郝桂尧先生)。他曾在西藏工作多年,由他介绍,我认识了西藏人民出版社社长刘立强,又由刘社长,认识了我的责任编辑党力文女士。当党力文告诉我,她也当过兵并且是从北京来援藏时,我就知道,这本书一定是能够做成并且做好的。西藏,军人,这两个元素将我们连在一起,让我们彼此信任和理解。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