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北京法源寺

发布时间: 2010-04-19 03:30:35 作者:

 北京法源寺

  • 市场价:¥20.00
  • 卓越价:¥13.30为您节省:6.70元 (67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4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2)
  • 4 颗星:
  • (2)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8篇评论 (8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李敖快意恩仇录
    共计价钱:¥48.00
    同时购买共计:¥31.9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286 页
    ISBN:7505720171
    条形码:97875057201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北京法源寺》是作者作为政治犯被关押期间所写的几部小说之一。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北京法源寺》在小说理论上,有些地方是有意“破格”的。有些地方,它不重视过去的小说理论,也不重视现代的,因这它根本就不要成为“清宫秘史”式的无聊小说,也不愿成为新潮派的技巧小说,所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该赶快“过桥”的,也就不多费笔墨,该大力发挥的,也不避萧伯纳一《一人演说》之谶。
    作者简介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编辑推荐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目录
    楔子——神秘的棺材
    第一章 悯忠寺
    第二章 寂寞余花
    第三章 “休怀粉身念”
    第四章 西太后
    第五章 康进士
    ……
    文摘 请读片段
    楔子 神秘的棺材

    天河像一条带子,正南正北的悬在天上。北京的人说:“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今年七月见一面,再等来年七月七。”

    七月七过去了,正南正北的天河改了方向。北京的人又说:“天河掉角了!天河掉角,棉裤棉袄。”这就是说,天快凉了。

    “接着是六月十五,是鬼节,家家都要“供包袱”。“供包袱”是到纸店买金银箔,叠成小元宝,搭配上一团一团的“烧纸”,装在方纸袋里。纸袋是特制的,上面用木刻版印上花样,由活人写上死人的名字,放在家门口,就烧起来了。烧的时候,要额外留出两张“烧纸”单独烧,做为邮费。就这样的,活人就把钞票火汇给死人了。

    七月十五伺候过了鬼,八月十五就伺候人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要蒸“团圆饼”。饼有五分厚,有六七层,用的材料包括葡萄干、桂圆、瓜子、玫瑰、木樨、红糖、白糖、青丝、红丝、桃仁、杏仁、面粉,一个蒸笼只蒸一个。过了中秋夜,第二天就切开了,家里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表示团圆。所以,“团圆饼”人人有份,不吃就表示不团圆。

    每一年的中秋,就在北京这样轮回着。时间年复一年的在前进、风俗周而复始的在重演。团圆、团圆、大团圆,多少中国人民在风霜里、在烽火下、在骨肉离散中,为这一梦想揉进了辛酸与涕泪。直到团圆化成多少块,像“团圆饼”化成多少块,一切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除了辛酸、除了涕泪,一切都归于乌有,只除了一具棺材。

    把棺材上漆,是北京人的一件大事,愈好的棺材愈要上漆,甚至年年上漆,没漆的棺材是穷人的。中国人讲究养生送死,送死比养生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比其他城更考究。北京城的送死特色是“杠房”,杠是不同粗细的圆木,交叠起来,由“杠夫”抬起,上面放着棺材。杠的数目有“四十八杠”、有“六十四杠”,愈多愈神气、愈多愈稳。稳得上面可放上满满的一。碗水,不论怎么抬杠,保证水不洒出来。不洒的原因是杠夫走路不用膝盖,腿永远是直挺挺的,像僵尸一般。指挥他们的人叫“打香尺的”。“打香尺的”像赶一堆僵尸,不说一句话,只凭敲打一根一尺长、两寸宽的红木尺来发号施令,不论上下快慢、转弯抹角、换人换肩,都以敲打为记。北京城送死的另一特色是“一撮毛”。“一撮毛”是职业性撒纸钱的,他在腰间扎了条白带子,陪同丧家穿孝,以示敬重。出殡时候,每经十字路口或机关庙宇,就由“一撮毛”出面,把几十张碗口大小中有方孔的白色
    ……
  • 读书人网 >小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