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动物的生存智慧

发布时间: 2010-04-19 03:52:00 作者:

 动物的生存智慧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少儿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35345107/9787535345103
条形码:97875353451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内容简介 《动物的生存智慧》讲述了:以往人们总是认为,只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才有智慧。可是近年来的考察与研究表明,动物也有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大批光彩夺目的动物明星已经崛起。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掌握“运筹学”的金花鼠和“语言大师”大猩猩等,也成了大名鼎鼎的动物智者。当然,这些动物朋友的语言和智能水平,与人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普及动物世界的有关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读者重新认识动物,而且有助于人们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保护好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生存的动物朋友。
作者简介 王义炯,1942年12月生,浙江慈溪人,编审。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担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画报》编辑室副主任、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与人》杂志主编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助理、策划部主任等职务。曾编著《动物谋生术》、《动物发明家》、《动物的语言》和《趣味生物辞典》等科普图书。编辑的科普图书《自然的启示》1983年获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撰写的科普图书《人体面面观》1997年获台湾第二届“小太阳奖”。1992年和1995年分别被授予“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和“上海市优秀科普编辑”的称号。
目录
总序
生存篇
动物的“钟表”
好吃懒做的动物
动物的节能术
奇妙的合作
动物的友情
飞行的眼睛
神奇的眼睛
动物的顺风耳
长鼻巨兽
跳跃能手
无足而行
螃蟹“横行霸道”的背后
动物识途
昆虫旅行家
动物的冬眠
脱水动物
会给自己治病的动物
谋食篇
动物的选食准则
唇枪舌剑
会爬的牙齿
在肠子外面消化
捕蛇能手
吃尸体的秃鹫
啃食木材的昆虫
啃金属、饮眼泪的昆虫
蛇吞象的奥秘
蚂蚁“牧人”
电鱼发电
水中恶魔
大海中的“剑侠”
动物世界中的小偷
狐的捕食术
狮子狩猎术
幸运的大蜥蜴
避敌篇
打肿脸充胖子
隐身妙法
斑马的斑纹
变色的魔术师
动物的合群
群猴越“狱”
通信篇
鸟类歌唱家
水下音乐会
动物舞蹈家
动物的“信号旗”
萤火虫的“对话”
水黾发“电报”及其他
气味走廊与化学语言
家庭篇
“一夫一妻”与“一夫多妻”
鸟中巧匠
“土木建筑师”河狸
鼹鼠的地下宫殿
营冢鸟的孵蛋器
动物保姆
哺乳虫和哺乳鸟
动物的儿童教育
智慧篇
动物动脑筋
动物的阴谋
动物数学家
金花鼠的运筹学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大象画家
海豹音乐家
金丝雀合唱队
黑猩猩乐团
动物影视明星
黑猩猩上考场
最聪明的鸟
会说话的海豚
大猩猩语言大师
启示篇
动物发明家
天然丝织厂
生物化工厂
蟑螂的地动仪
电子警犬
猪鼻子与防毒面具
鱼鳃与人工鳃
动物与飞机
动物与船舶
超级粘合剂
机器蟹和机器蛇
铁螳螂和铁蜘蛛
生物电控制
电子线路中的动物
后记
……
文摘 生存篇
动物的‘钟表”
夏日傍晚,沉沉暗去的天空,突然出现了许许多多蝙蝠,好像有什么号令,一下子把它们从古庙阴暗的角落、湿漉漉的山洞或者密不透光的树丛里唤了出来。而在山村入暮时分,人们常常可以听到猫头鹰凄厉的鸣声,每天几乎总是在同一个时候。
只要稍为留神一下,你就会发现,在江南的田野上,鸟儿都是按时“起床”的:东方欲晓,公鸡就一跃而起,首先“引吭高歌”;接着,鸭群苏醒了,争先恐后地发出“嘎嘎”声;隔一会儿,一种白脸的山雀醒来了,它的鸣声尖锐清越,就像带有颤音的笛声;没多久,早起的麻雀也吱吱喳喳地喧闹开了;白头翁是喜欢睡懒觉的,金色的阳光早已普照大地,它们才慢腾腾地放开歌喉。
大自然为每一种动物安排了一张“作息时间表”。猪、牛和羊等家畜总是在白天活动的,可是猫却喜欢在白天睡大觉。每当夜幕降临,猪、牛和羊开始入睡时,猫才伸伸懒腰,活跃起来了。鼯鼠的“作息时间”有一点和猫类似,它白天呆在树洞里,夕阳西下后才钻出来活动,在树林里张“翼”滑翔,捕猎食物,一直忙到天将破晓,才回洞穴休息。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个奇特的农场,100多匹毛驴是这个农场的职工,它们承担了那儿所有的农活。有趣的是,正午时所有的毛驴都会自动停止工作,到了中午12点,谁也无法强迫它们继续干活。而到了下午6点,它们又会分秒不差,重新干起活来。
动物不光知道钟点,还知道日程呢!燕子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长途旅行”。冬天,燕子南飞,到南洋群岛、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避寒”;春暖花开的时节,它们又成群结队地北上。早春二月,它们飞到我国的广东,三月间到达福建、浙江及长江下游,四月初就可以在秦皇岛看到它们的踪迹。
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沿海,一年一度总有一群来自北冰洋的远方客人——灰鲸前来“拜访”。北半球漫长的冬天开始后,成百头灰鲸告别北冰洋,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南游,穿越白令海峡,横渡浩瀚的太平洋,在二月初到达墨西哥,旅程长达1万千米。引人注目的是,它们从不“失约”,每年到达的时间,最多相差四五天。
最奇妙的要算一种叫琴师蟹(也叫招潮小蟹)的动物了,这是生活在海滩上的一种小蟹,它的雄蟹有一只巨大的螯,使雄蟹看上去就像一位正在拉小提琴的琴师,为此人们就把它叫做琴师蟹。白天,琴师蟹藏在暗处,这时它们身体的颜色会变深;夜晚,它们四处活动,身体的颜色又会变浅。引人注目的是,琴师蟹体色最深的时间,每天会推迟50分钟。要知道,
……
读书人网 >儿童/青少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