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司马迁

发布时间: 2010-04-19 04:38:15 作者:

 司马迁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码:1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10006287/9787510006289
条形码:97875100062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解天下名人丛书

内容简介 《司马迁》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的思想,伟大著述《史记》的成书,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内容。
目录
龙门名族司马氏
出生地龙门
史官世家司马氏
重操祖业的司马谈
游历东南寻史料
道、儒、法学说的交锋
大将军卫青、霍去病
东南大游历
追溯屈原、贾谊
寻访孔子、刘邦的故乡
侍从君侧为郎中
担任郎中
飞将军李广之死
汉武帝热衷封禅
奉命出使西南
父亲的含恨亡故
护驾东游
继承斧凿任太史令
出任太史令
《太初历》和《史记》
“李陵案”受腐刑
李广利征讨大宛
李陵攻打匈奴被俘
为李陵申辩遭腐刑
完成《史记》悄声隐退
巫蛊之祸
《报任安书》
龙门结语
司马迁年表
……
文摘 龙门名族司马氏
出生地龙门
公元前145年,距今大约二十一个世纪以前,古代中国正孕育着一个震撼性时代。
这一年以刘邦为首的淮泗集团所创建的大汉帝国,已经度过了它的六十岁生日。这个由一介草莽英雄所建立的大汉帝国,一方面是时势所趋,另一方面是本身能力不足,六十年来一直以黄老之术为最高的治国指导原则。这种不干涉主义使战国时代不少余风在社会中复活了。分封在各地的王族诸侯,纷纷吸收一些游侠人物。养士自重,对中央政权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最后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这一年,“七国之乱”已平定了九年。再过五年,文景之治就要结束。这个洽世,为汉帝国蓄养了强大的国力,同时在它结束以前,把黄老之术引发的副作用也加以割除了,使汉帝国真正成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这个庞大的帝国在等着一位雄才大略的少年皇帝来挥霍这笔可观的财产,这个皇帝就是汉武帝刘彻,这一年,他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太子。
资料链接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又把秦时十七岁傅籍给公家徭役的制度改为二十岁始傅,而著于汉律的傅籍年龄则为二十三岁。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景两代对周边少数族也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吕后时,南越王赵佗自立为帝,役属闽越、西瓯、骆,又乘黄屋左纛,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文帝即位后,为赵佗修葺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派陆贾再度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于是赵佗去黄屋左纛,归附汉王朝。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又与匈奴定和亲之约,此后匈奴虽背约屡犯边境,但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备守,并不兴兵出击,以免烦扰百姓。
文景之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