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小提琴:名人名曲名唱片

发布时间: 2010-04-19 04:40:52 作者:

 小提琴:名人名曲名唱片


基本信息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443083/9787802443082
条形码:97878024430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小提琴:名人名曲名唱片》对不同时期小提琴名人、名曲、名唱片进行评述,也将四人组合“古典辣妹”热与陈美刮起的一股“红色激情旋风”的有关影碟,一并在本书有所反映。附录的《小提琴音乐发展史话》,则提示读者了解它发展的简要历程。通过《小提琴名人名曲名唱片》激发读者对小提琴音乐艺术的热爱,把小提琴音乐作为自己音乐欣赏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祖振声 音乐评论家。曾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辑、中国音协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等职。出版有专著《音乐熏陶与灵性启蒙》、《鉴赏力》,主编有《中国音乐指挥家生涯》、《俄罗斯及前苏联经典歌曲集》等;发表论文、评论二百佘篇,并有数篇获奖。其中《音乐出版与涉外著作权》获第四届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奖,并被收入《新世纪党政干部学习文献先进文化卷》;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国情大辞典》等工具书。所创歌曲《到那时候,我们会说》被收入《小学音乐教学补充歌曲集》;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知多少”节目与北京电视台“乐海流涟”节目主讲古典音乐。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自序
以《四季》作开篇
多好的“梁祝”
古典协奏曲的杰出演绎者约阿希姆
吉卜赛人的“音乐代言人”
世纪之交的琴坛巨人伊萨依
擅长“小品”的大师克莱斯勒
法国小提琴学派的骄傲
一位有争议的小提琴家
感情凝重音色美
你能以琴音识别大师吗?
旷世奇才海菲茨
有兴趣,就能做好
艺术青春常驻的米尔斯坦
值得玩味的古典与爵士二重奏
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让人产生美的共鸣
永远的思乡曲
施奈德汉最珍贵的两张唱片
一代大师梅纽因
录制《24首随想曲》的第一人
他不仅仅是小提琴大师
琴艺高雅、人生短暂的内弗
他是永远闪亮的星辰
琴坛君子格吕米欧
让我永远爱不释手的唱片
柯岗小提琴演奏专集
演奏协奏曲的高手
艺多不压身
让我们享受余音永远
过早逝去的才子
拉宾录音全集
用小提琴放声歌唱
斯皮瓦科夫演绎爱和力量
他拄着双拐走上乐坛
琴坛美声“大姐大”
独树一帜的克莱默
名扬四海的琴坛全才
杜梅和他的唱片
从肯尼迪的《心境》说起
深藏内秀的唱片
“女海菲茨”穆洛娃
为华人争光的林昭亮
“我是音乐的仆人”
独具魅力的穆特
与大师在新版唱片中相聚
现代与古典的融合
从听唱片中认识他
他与“大师”二字越来越近
当今走红,未来杰出
快乐拉琴,给人愉悦
让人们开阔眼界
学派不是表现方式的唯一性
“对音乐比赛敬而远之”的哈恩
走向成熟的琴坛骄女
观听马泽尔与庄司纱矢香

新唱片品片录
克莱斯勒演奏的小品
世纪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与小提琴、中提琴交响协奏曲
莫扎特的钢琴三重奏
Belcea重奏团的莫扎特两首四重奏
ABQ的贝多芬6首弦乐四重奏
文格洛夫的贝多芬协奏曲
哈恩的四首莫扎特奏鸣曲
莎拉张演奏的两首协奏曲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的两首协奏曲
梅纽因的莫扎特协奏曲全集
门德尔松、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第1—3小提琴奏鸣曲
伊扎克帕尔曼返场小提琴曲集
埃尔加: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快板
诹访内晶子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火与冰——小提琴与乐队演奏的最流行的古典名曲
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
古典辣妹——富有生命的组合(Bond Live)
陈美《红色激情之旅》
附录 小提琴音乐发展史话
主要参考书目
……
序言 我自幼喜爱音乐。这多少受父亲喜欢自拉(京胡)自唱的熏陶和影响。上了小学之后,竟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二胡。那时候胆小,不敢捉蛇并剥下它的皮蒙琴筒,只好到肉铺里买了一个猪膀胱,用作蒙琴筒的皮。有了二胡,便自学演奏,直至上初中时成为学校国乐队的成员。其实,我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小提琴。那时,小学生们每天上午都有课间操。届时,操场的主席台上,两位音乐老师一人手操小提琴,一人弹着风琴,和着体育老师的口令,为我们的课间操伴乐。从那时候起,优美动听的小提琴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真正学习小提琴演奏,是在1957年考取了北京的一所艺术院校的预科起始至本科毕业。后来的工作是小提琴教学和演奏,即便脱离了演奏,改了行,也依然有一两个小提琴学生伴随我身旁。不过那是业余时间的事了。
从学生时期起,我就喜欢欣赏名家演奏小提琴音乐的唱片。那个时期,正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雅沙海菲茨称雄的时代,学校的唱片资料室里他二人的唱片较多,从小品到奏鸣曲和协奏曲,可真欣赏了不少。除小品外,奥伊斯特拉赫的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和海菲茨的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给我印象最深。尤其前者,演奏者那浓郁的东方色彩,让人叫绝,致使几个同学在课余时间经常聆听。当时我们学习西洋管弦乐的同班男生同住一个宿舍,为了多听一些作品,竟然将学校断了弦的立式手摇唱机搬到宿舍,晚上熄灯后,大家轮流用手转动78转/分的胶木唱片,就这样艰难地欣赏了包括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等不少作品。
我收藏小提琴唱片起步较晚。在穷学生时期,可以说是不可能。工作后,多年的低工资,也只能是偶尔为之。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了盒式录音带,直至发展到有了CD、DVD、LD等唱片和影碟,多种的音像制品,让人们扩大了收藏范围。而真正让我有心收藏小提琴唱片,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
文摘 人们欣赏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总是分别选择好的唱片版本。听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少不了要首选克莱斯勒于1926年录制的演奏版(片号:BIDD LAB 049 050);其次是胡贝尔曼版(EMI CDH763194-2)、西盖蒂版(SONY SBK 52536);还有格吕米欧、弗兰塞斯卡蒂、谢霖、海菲茨、梅纽因、奥伊斯特拉赫等人的立体声版本(海菲茨、梅纽因二人各有三个版本,奥伊斯特拉赫有两个版本),在这非常之多的版本中,其演奏各有千秋。听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则要选穆洛娃的1991年版(片号:Philips 432 077-2)、米尔斯坦的1987年版(片号:DG 419 067-2)、阿卡多的1975年版(片号:Philips 442 302-2)乃至克莱斯勒的1926年演奏版(片号:BIDD LAB 049/50)、梅纽因的1952年演奏版(片号:EMI H769799-2)等等,从中聆听各自诠释的真谛。听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或许从穆洛娃的版本(片号:Philips 438 998-2)、穆特的版本(编号:DG 439 007-2)、艾达亨德尔的版本(片号:SBI、1038)和内弗的版本、(片号:EMICDH7610 11-2)中,听出四员女将对作曲家这一作品的不同的理解。听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自然愿意选择作曲家本土的三位小提琴家的版本,即奥伊斯特拉赫的版本(片号:DG 423 399-2)、柯岗的版本(片号:EMI CZS 767732-2)以及柯岗的女弟子穆洛娃的版本(片号:Philips 416 821-2),聆听其“原汁原味”的奥妙。
上述的版本(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都各有其优势。然而仅就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诠释而言,人们当推法国小提琴大师克里斯蒂安费拉(Christian Ferras,1933~1982)录制的颇有新意的这四部作品的唱片。费拉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片号:DISKY EX 7015 12),是以含蓄、稳重为基调,根据原作在三个乐章中表达的不同感情与内容,注入了自己诠释的个性和活力,这正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费拉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片号:DISKY EX 701522),则发挥了他高雅、细腻的艺术个性。第一乐章那如同对大自然与田园生活的陶醉与悠然自得,第二乐章的朴实无华,第三乐章中寓激情于炫技之中,都恰到好处。费拉的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片号:DG 429 513-2),较突出的是他对柔板乐章那田园牧歌风格的把握,以及情绪化乐段与其的对比,乃至终乐章中对具有吉卜赛舞曲风格的基本主题的解读,加上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合作默契,使得这一版本身价倍增。费拉的柴科夫斯基的《D大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