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习惯决定健康:我的第一本健康书

发布时间: 2010-04-19 06:15:09 作者:

 习惯决定健康:我的第一本健康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38282696/9787538282696
条形码:97875382826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习惯决定健康:我的第一本健康书》讲述了:没有征兆的疾病往往更要人命,突然暴瘦或者变胖、头痛、心律不齐、越睡越累、头晕、胸痛、心悸、气喘、肩膀酸痛等,你知道这些小毛病竟然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吗?习惯不好,身体自然要生病。你常常一回家就窝在沙发上变成懒骨头吗?你只要一到假日就连续睡二十个小时怎么也不想起床吗?你一发胖就不吃不喝狂减肥?最讨厌的事是运动流汗?常常进食香喷喷的盐酥鸡、炸鸡排,常常以汉堡果腹、常吃零食解饥?这些不良习惯就是新陈代谢症候群找上你的原因!健康一生,从心脏保养开始。谁是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你有关乎新陈代谢的问题,那么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将比普通人大上许多!心脏是身体运送血液和养分最重要的器官,你却很有可能忽略它无视它。要知道,心脏功能受损不是吃些药丸挺一挺就没事了,更有可能引发心脏衰竭、心肌梗死、全身缺氧等危险、致命的疾病!
习惯越好,身体越健康!为什么健康的习惯最重要?什么才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家都知道饮食是健康的重要因子,但是你吃“对”了吗?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有氧运动”吗?你知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身免疫力、轻松减压吗?想要健康一辈子,先学会从饮食、生活作息、运动、瘦身等方面入手!
作者简介 王祯煜,学历:阳明大学医士。经历: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心脏内科总医师,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医院心脏内科专科训练。 现任:天主教耕莘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辅仁大学医学系讲师。
编辑推荐 《习惯决定健康:我的第一本健康书》:最不起眼的异常,往往是最致命的疾病征兆——这是健康人更要看的一本书。
你知道面对突发性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第一时间该怎么办呢?你知道突然暴瘦不是好事,反而应该检查是否得上糖尿病吗?你知道心悸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吗?你知道睡觉打鼾要小心呼吸中止症吗?
台湾著名健康专家王祯煜诚意叮咛,只有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才可以真正预防重大疾病!
特别附录紧急救护知识,获得健康的同时,教你把握黄金急救时间,把伤害降到最低!
目录
★推荐序
这本书切中现代人对健康与疾病的思维
最为实用的医学知识
这是一本轻松就能阅读的健康书
★作者序没有征兆的疾病往往要人命!
★人物介绍
Part 1 习惯不好,身体自然会生病——专题报道
心肌梗死专题报道
掌握黄金12小时,心肌梗死随时要人命!
高血压专题报道
年轻人也会有高血压,千万别忽视!
糖尿病专题报道
饮食习惯欠佳,糖尿病患者年轻化!
过胖、过瘦专题报道
过胖或过瘦,都容易提早死亡!

Part 2 你是代谢症候群的一员吗?十大死因名列前茅
你是健康的人吗?
我目前没生病,就算是健康的人吗?
身体健康的标准!
贯彻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疾病不会突然发生
代谢症候群的定义
何谓“代谢症候群”?
从民众的十大死因来看健康!
“代谢症候群”的诊断!
如何有效预防“代谢症候群”?
不可轻视的高血压
“头晕”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的潜伏阶段,最常被忽略!
预防“高血压”,就从改变生活形态开始!
精细饮食引起糖尿病
忽然“变瘦”,可能得了“糖尿病”?
何谓“糖尿病”?
血糖浓度太高,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两大类型!
谁最容易罹患糖尿病?
拒绝糖尿病,请你跟我这样做!
小心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过高
“肩颈酸痛”是因为胆固醇过高?
什么是“胆固醇”?
谁是胆固醇偏高的高危险群?
“胆固醇过高”没有前兆!
你的“三酸甘油脂”指数正常吗?
如何避免“三酸甘油脂”过高?
逐渐严重的肥胖问题
穿5号,就一定是瘦子吗?
体重标不标准,BMI值说了算!
标准BMI值,对健康很重要!
从腰围粗细,判读你的健康!
快速减肥,小心可怕的后遗症!
热量过高,是形成肥胖的主因!

Part 3 健康一生,就从心脏保养开始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何谓“心血管疾病”?
谁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群?
先了解你的心脏和冠状动脉!
“心脏”是运送血液最重要的帮手!
“冠状动脉硬化”是中风和心脏病的主因!
动脉硬化发生的原因&高危险群!
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症状!
冠心症(冠状动脉心脏病)
“心痛”,严重者可能会死亡?
常常胸痛,是一心肌梗死”的前兆!
到底什么叫做“冠心症”?
“冠心症”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冠心症”常见的临床病症!
1.心绞痛,休息片刻多半可以缓解症状
2.心肌梗死,急救时间分秒皆宝贵
3.心因性猝死,冠心症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冠心症”发作的症状,男女不一样!
动脉硬化造成脑中风
“突发性头痛”,可能是脑中风?
“脑中风”的年龄层越来越年轻化!
“脑中风”常见的临床表现!
你是脑中风的高危险群吗?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觉为什么会“打鼾”?
睡眠≠休息,小心越睡越累!
什么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谁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险群?

Part 4 习惯越好,身体越健康
最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健康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什么才叫做“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健康的生活习惯之“饮食篇”
你吃对了吗?
吃对了,健康自然加分!
【饮食习惯1】坚持“三低三多”的饮食原则!
1.低油、低盐、低糖的饮食原则
2.多吃五谷根茎类
3.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食物
4.多喝水、多健康
【饮食习惯2】“低普林”饮食法,让你远离中风!
中风者的饮食原则和禁忌!
【饮食习惯3】每天吃六大类食物,摄取五大营养素!
解读身体需要的五大营养素!
【饮食习惯4】吃东西也要有正确顺序!
正确的三餐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5】天然食物最好,加工食品碰不得!
食品中为什么要添加化学物质?
标榜“纯天然”就一定安全吗?
最健康的生活习惯之“瘦身+运动篇”
你有正确的运动观念吗?
【瘦身习惯1】体重标准才能为你带来健康!
注意热量摄取,控制体重更容易!
【运动习惯1】“规律的运动”提高新陈代谢!
【运动习惯2】正确地进行“有氧运动”!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2.注意心跳的速度
最健康的生活习惯之“生活篇”
养成“健康习惯”,让身体更健康!
【生活习惯1】三餐定时定量,让肠胃更健康!
【生活习惯2】增强自身免疫力,远离过敏原!
典型的食物过敏症状!
如何预防“过敏”发生?
【生活习惯3】适时“解压”,让肠胃更健康!
先知道压力所在,是减压的第一步!
学习认识缓慢、欣赏悠闲!
释放情绪、让心灵深呼吸!
【生活习惯4】每天睡眠至少6~8小时!

Part 5 你一定要会的基本救命术(BIS)!
心肺复苏术(CPR)的步骤
哈姆立克急救法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的低血糖处理!
中风患者必须快速送医!
……
序言 这本书切中现代人对健康与疾病的思维
心脏血管性疾病长期以来都是民众十大死亡原因中名列前茅的疾病。包括脑中风、心脏病、高血压疾病等,甚至越来越多的资料也说明了糖尿病、肾脏病与之密切相关。因此,总数加起来它危害健康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患癌症的人口.不只是死亡人数,更重要的是罹病的总人数越多,耗用医疗资源也越多。而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是可预防与治疗的,卫生当局或民众应当对这类疾病有所认识,以便加以防患。
根据流行病学的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约占台湾人口20%,约二百万人;高脂血症患者约10%多,约一百万人;高血糖患者也差不多一百万人口。台湾总人口才二千多万,这三种疾病已经占去五分之一,实在令人不得不警惕。高血压、高血脂症、高血糖(糖尿病)组成所谓的“三高”。
文摘 Part 1 [习惯不好,身体自然会生病]
准“内政部长”廖风德无预警心肌梗死
【记者黄小佳/台北报道】准“内政部长”廖风德在爬山途中昏倒,送医院急救无效,因心肺衰竭猝逝。心脏科医师认为,廖风德猝死可能跟心血管疾病有关。
马团队指名的准“内政部长”廖风德日前于爬山途中忽然昏倒,送医急救后无效,心肺衰竭猝然逝世,引起大众哗然。本报记者特地专访心脏科医师,医师认为,廖风德猝死和心血管疾病有关,也就是许多人听过的心肌梗死。医师表示心肌梗死发作的三至五分钟内,如果可以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急救,或许还有挽回希望,如果三十分钟后才送医急救便只是尽人事而已。
廖风德下午在爬山途中突然昏倒,但是因为他跟妻子都没带手机,无法及时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急救的时间离病发时间已超过一小时,让妻子十分自责。耕莘心脏内科主治医师王祯煜表示,如果身旁有人昏倒,最首要的工作应该先检查患者的脉搏是不是继续跳动,呼吸道是否畅通。
如果心脏跳动正常,通常一下子便会恢复意识了,但是如果有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的血液打不出去,会很容易造成猝死。
王医师表示,这几年医院里常出现类似这样心肌梗死的病人。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生活工作压力大,容易让血压升高,导致心肌梗死无预警地突然发作,所以,所有民众特别是重要官员,每年都应落实身体健康检查。
平常如果有抽烟习惯,或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问题者,通常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症候群。如果你本身有上述问题,或是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都可能是发作前的警讯,千万不要以为休息一下就好了,而忽略潜藏的危险。王医师建议,就算只是短暂的发作,也应该前往医院找医师评估,更要改变生活习惯,戒抽烟、酗酒、熬夜等恶习。平常除了养成固定的运动习惯之外,可以多多从事户外休闲活动,但是记得一定要量力而为,同时大家都应该学习CPR(即心肺复苏法)的保命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性别:男
年龄:57岁
职业:政治人物
突发情形:5月10日下午和其夫人爬山,忽然感觉身体不适,昏倒在台北市文山区的l01高地。当救援人员找到他时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
分析结果:心肺衰竭致死
改善方法:生活作息应正常,不可过劳,平常除了规律运动外,还要定期做健检,即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正值壮年的知名歌手马兆骏突然猝死
【记者张小环/台北报道】知名歌手“马爷”马兆骏,2
……
读书人网 >健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