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论语.金刚经.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10-04-20 02:24:54 作者:

 论语.金刚经.道德经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4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101066461/9787101066463
条形码:97871010664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儒释道典汇

内容简介 《论语.金刚经.道德经》收录三书均为全本,包括前言、正文和注解三大部分。前言介绍各书的作者、版本、流传、影响及地位等情况,方便读者了解与《论语.金刚经.道德经》有关的基本知识。正文选用各书经典版本,并参考其他版本校勘,确保版本的权威性、文字的准确性。注解内容分为题解、注释和译文三部分。题解概述每篇章的主体内容(《金刚经》为完整一篇,没有分篇章,故无题解)。注释以解释疑难字词、名词术语为主,兼及历史背景、名物制度、礼制习俗等的介绍,希望以此帮助读者理解《论语.金刚经.道德经》思想的基本内容。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兼用意译,力求保持原书的风格。
编辑推荐 《论语.金刚经.道德经》由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儒释道典汇”编辑缘起
出版说明
论语
前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论语》原文
金刚经
前言
正文
《金刚经》原文
道德经
前言
一章(论道)
二章(治国)
三章(治国)
四章(论道)
五章(治国)
六章(论道)
七章(修身)
八章(修身)
九章(养生)
十章(修身)
十一章(论道)
十二章(养生)
十三章(修身)
十四章(论道)
十五章(修身)
十六章(修身)
十七章(治国)
十八章(砭时)
十九章(治国)
二十章(修身)
二十一章(论道)
二十二章(修身)
二十三章(治国)
二十四章(修身)
二十五章(论道)
二十六章(修身)
二十七章(治国)
二十八章(修身)
二十九章(治国)
三十章(议兵)
三十一章(议兵)
三十二章(论道)
三十三章(修身)
三十四章(论道)
三十五章(论道)
三十六章(治国)
三十七章(治国)
三十八章(砭时)
三十九章(治国)
四十章(论道)
四十一章(论道)
四十二章(论道)
四十三章(治国)
四十四章(养生)
四十五章(修身)
四十六章(养生)
四十七章(修身)
四十八章(治国)
四十九章(治国)
五十章(养生)
五十一章(论道)
五十二章(修身)
五十三章(砭时)
五十四章(修身)
……
文摘 学而第一
【题解】
《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各篇的命名并没有特别的用意,只是选用该篇开始的两三个字作为一篇的题目,这种类型的篇题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比较常见。《论语》全书二十篇中以“子曰”起首的有七篇,因此这些篇的篇名就选用“子曰”之后的两三个字,以便相互区别。
“学而”篇可分为十六章。包括孔子语录9章,有子3章,曾子2章,子夏、子贡各1章。内容涉及学习、为人和修养道德等方面,也有一些论政的语录。包括“学而时习”的学习方法,孝弟为本的仁学基础,不断反省的进德手段,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的治国手段,先道德后文化的学习进程,“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原则,过则能改的君子气度,“慎终追远”的行孝规定,“温良恭俭让”的行己作风,安贫乐道、敏行慎言的君子之德,推己及彼、举一反三的治学能力等。
读此篇即可初步了解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多重身份。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