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留下印记

发布时间: 2010-04-20 03:50:47 作者:

 留下印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806339019
条形码:97878063390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编辑推荐 一本由杭州留下人自己写的乡土文化读物。留下古镇独特而略带些神秘的历史文化被诗意般地推至世人眼前。保护历史文化,留下人步履从容。把历史的碎片捡拾起来,把历史的印记穿连起来,编辑出版成书,使这些作为传统文化的最好承载体重放异彩。如今你带上本书,穿行在山水之间,漫步在苍藤虬枝缠身的古桥,探寻在历史建筑和其他古迹中,更可以体味千年古镇的厚重文化。
目录
古街印记/1
西溪遗风在古镇/2
回味无穷的老街/5
名噪一时茶市街/10
老街茶馆曾留香/13
[古街印迹] 茶行/17南货店/17粮店/18
……
文摘 书摘
如果说留下镇古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古镇风韵的话,那么傍河筑屋修廊
、商家毗邻的老街同样让人回味。自宋至清,这里始终是百业兴旺、商业繁
荣的集镇。留下的老街主要是镇南的大街和茶市街,依西溪河而建的街道,
沿街面河的土木小楼,白墙青瓦,青石板路,都表现了老街的韵味。
明清以来,留下镇有著名的“三市”,即茶市、花市、香市。茶市主要
设于盈春桥的东侧,老街蛰伏在集镇西溪河的两边,宽不过七八米,长约三
四百米,两边尽是高低错落的旧式楼房。感觉仿佛是一幅泛黄的古老画轴,
慢慢地舒展开来。如今老街上非常冷清,老街深处,弄堂里的路面用青石板
铺就。大概年代太久远的缘故,条石显得嶙峋,有的早已经断为两截,偶而
还会露出下面的泥水来。上世纪30年代,留下的主要经济是茶叶生产,又由
于留下地理位置为杭州西部出入咽喉,交通便利,附近山谷都是龙井茶产区
,自然成为杭州茶叶的集散地,在留下镇后街,各路商贾纷纷到这里坐庄收
货,逐渐茶行林立,1933年取名为茶市街。主要茶行有马礼懋、升和祥、源
茂、桐茂、松茂、恒丰、元大、瑞源、万茂、德泰等行号。每到春暧花开时
节,上海、南通、苏州、天津等大城市茶商云集留下,在各茶行内坐庄收货
。来自留下、龙坞、转塘、闲林和西湖其他地区的茶户,把最新采到的茶叶
运至茶市街出售。一时间茶市街熙熙攘攘,热闹繁忙,甚至通宵达旦,贸易
不息。现在紧靠老街的河埠,依稀能寻觅到当年的繁华,由于当时的运输主
要靠水路,所以老街沿溪的河埠比较大,而且中间有一平台,两面有台阶上
下,台阶上凿有小洞,用以栓船缆绳。
茶叶交易的繁荣带动了留下商业的发展,使老街上的商店逐渐多了起来
,房子大都是土木结构,基本上体现了留下一带民居风格,即前为店铺后为
住宅的格局,并连接成一片。虽然如今许多房子已改动较大,但依稀可辨当
年的原貌。它质朴、实在、不张扬、不做作,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老街上
没有斗拱飞檐的豪宅大院,只是清一色的经商人家,不少老屋都年久失修。
世居留下镇87岁的顾振祖老人回忆留下的老底子:老街上曾经有沈永顺
、俞大兴、方正大酱园,都为石库墙门内的大店堂,前店后坊。沈、俞两家
六作齐全,还有正顺、周丽和等七八家酒酱店。南北货兼糕点制作业有沈宁
寿、生生茂祥、大同昌等,百货业兼布社有生生大
……
读书人网 >旅游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