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530852064
条形码:97875308520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数学教材同步辅导及考研复习用书
内容简介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配人大第4版同步辅导及习题精解》内容编写系统、新颖、清晰、独到,充分体现了如下三大特色:一、知识梳理清晰、简洁:直观、形象的脉络结构图,精炼、准确的考点提炼,权威、独到的方法归纳,将教材内容抽丝剥茧、层层展开,呈现给读者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的知识结构,便于读者快速复习、高效掌握,形成稳固、扎实的知识网,为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夯实基础。
二、能力提升迅速、互动:所有重点、难点、考点,统统归纳为一个个在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基本题型,然后针对每一个基本题型,举出丰富的精选例题、考研例题,举一反三、深入讲解,真正将知识掌握和解题能力提升高效结合、浑然一体,一举完成。
三、联系考研密切、实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配人大第4版同步辅导及习题精解》既是一本教材同步辅导,也是一本考研复习用书,书中处处联系考研:例题中有考研试题,同步自测中也有考研试题,更不用说讲解中处处渗透考研经常考到的考点、重点等,为的就是让同学们同步完成考研备考,达到考研要求的水平。
编辑推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配人大第4版同步辅导及习题精解》:系统梳理重点难点,名师精选典型例题,同步练习提升应试能力,联系考研渗透精讲历年真题。
目录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十七章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与共识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典型例题精解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同步自测题
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
本章重点与难点梳理
复习与思考题解答
……
序言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考试科目。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是一套深受读者欢迎并多次获奖的优秀教材,被全国许多院校采用,也是许多学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该书第四版保持了其一贯的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深入浅出的特点,并根据近代经济学发展的潮流,做了相应的调整。该教材保持了原来的优点、特色,进一步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帮助、指导广大读者学好这门课程,我们编写了这本与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配套的《西方经济学同步辅导及习题精解》,以帮助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本书共分二十三章,其中微观部分十一章,宏观部分十二章。章节的划分与教材完全一致。每章包括五大部分内容:
一、知识脉络结构图:先用网络结构图的形式揭示出本章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便于学生从总体上系统地掌握本章知识体系和核心内容;
二、重点难点梳理:简要对每节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指出理解与应用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时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各类考试中经常考查的重要知识点;
三、典型例题精解:精选部分反映各章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方法的典型例题——其中部分例题选自历年考研真题,给出了详细解答,以提高读者的综合解题能力。
四、复习与思考题解答:对教材里该章节全部习题作详细解答。在解题过程中,对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设置了“思路点拨”以引导读者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同步自测题及解答:精选有代表性、测试价值高的题目(有些题目选自历年考研真题),以检测学习效果,提高应试水平。
文摘 插图:


一、名词解释
1.工资黏性:工资黏性指工资不能随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地调整,工资上升容易而下降比较困难。名义工资黏性指名义工资不能随名义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实际工资黏性指实际工资与需求的变动几乎不存在正相关。名义工资黏性论包括交错调整工资论、长期劳动合同论;实际工资黏性论包括隐含合同论、失业留滞论和“局内人 局外人模型”、效率工资和经济周期论。
2.卢卡斯批判:约翰穆斯(1961)最早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但卢卡斯对理性预期假说进行了深化,并把它作为工具用于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从而提出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在个人和企业进行理性预期的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这一观点是对奉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的否定,因此也被称为理性预期革命。
在理性预期假设的基础上,卢卡斯重新诠析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货币、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概念。比如在货币理论方面,卢卡斯提出了货币中性理论。他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在理性预期下进行,因此货币数量的变动不能影响实际的经济变量,而仅能影响诸如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等名义变量。货币的中性使得政府的货币政策失效,实际的经济变量只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技术条件、人力资本等)决定。
卢卡斯的另一个重要批判是针对菲利普斯曲线展开的。在1970年的研究分析中,卢卡斯运用理性预期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互为替代关系,证明伴随通货膨胀的提高,就业并不会上升。这是因为如果人们预期会有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则菲利普曲线将会发生变动。因此,高通货膨胀率不会给社会带来持续的利益,相反,只会带来持续的恶化。
由于卢卡斯在理性预期学派中的贡献,他于199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