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页码:10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802145474
条形码:97878021454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河北唐山玉清观内丹养生文化丛书
套装数量:3
内容简介 《新编吕洞滨真人丹道全书(套装全3册)》讲述了:汉晋以来,代有作者,各自为一家言,甚有尊道而辟释者。惟唐吕祖家世儒业,心慕元宗,从正阳帝君学金液还丹,道成,发大誓愿,愿度一切众生,于是游行宇内,即以其学之所得者,作为咏歌,其以觉世。晚遇黄龙祖师,深达佛理,于西来祖义,靡不融会贯通,固已悬崖撒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是而龙沙显迹,化现三门,神游宇宙,遍驾慈航。
《新编吕洞宾真人丹道全书》分九部分,九乃乾卦之数,乾为纯阳,九就是纯阳之数。吕洞宾真人道号“纯阳子”,故而编辑时以“九”为尊。这九部分是:一、传记,二、丹经,三、演道、四、诗文,五、语录,六、医道,七、灵签,八,显化,九、年谱。一至五部分为“体”,述大道之理;六、七部分为“用”,传道术之用;八、九部分为“相”,显真人之迹。通过这九大部分,你就能清晰地看到吕祖修道的来历、师承,以及传承、著述的经典、济世救民的道术、显化莫测的境界、度人无量的传奇、成仙证道的功果。下面,将对每一部分的编辑思想、主要内容作一简述。
《新编吕洞滨真人丹道全书(套装全3册)》包括:《新编吕洞滨真人丹道全书(上册)》、《新编吕洞滨真人丹道全书(中册)》和《新编吕洞滨真人丹道全书(下册)》。
编辑推荐 《新编吕洞滨真人丹道全书(套装全3册)》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
义蕴精微,道理切实,大含无外,细入无间,括天人性命之妙,归饮食日用之常。
百余岁而有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吕祖对正阳帝君欲度尽众生,方肯上升。迨上升之后,复行化度世,是以由唐迄今,隐显变化不一。世称吕仙,其自称曰回道人,曰无人宫主,究证位无上圣师,灵迹极多。
目录
上册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前言
原《吕祖全书》序(一)
原《吕祖全书》序(二)
原《吕祖全书》凡例
一、传记
(一)本传
《本传》小序
赞《肖像图》
吕祖本传
(二)仙派源流
(三)传闻正误
二、丹经
(一)师授
1.《修真传道论》(又名《钟吕传道集》)
修真传道集小序
论真仙第一
论大道第二
论天地第三
论日月第四
论四时第五
论五行第六
论水火第七
论龙虎第八
论丹药第九
论铅汞第十
论抽添第十一
论河车第十二
论还丹第十三
论炼形第十四
论朝元第十五
论内观第十六
论魔难第十七
论证验第十八
2.《灵宝毕法》
重刊《灵宝毕法》序
《灵宝毕法》原序
《灵宝毕法》总录
《灵宝毕法》上卷
《灵宝毕法》中卷
《灵宝毕法》下卷
六义
《灵宝毕法》上
小乘安乐延年法四门卷上
匹配阴阳第一
聚散水火第二
交媾龙虎第三
烧丹炼药第四
中乘长生不死法三门卷中
肘后飞金晶第五
玉液还丹第六
金液还丹第七
大乘超凡入圣法三门卷下
朝元炼气第八
内观交换第九
超脱分形第十
(二)仙藏
1.《太乙金华宗旨》
第一章 天心
天心章第
第二章 元神识神
第三章 回光守中
第四章 回光调息
第五章 回光差谬
第六章 回光证验
第七章 回光返照
第八章 道遥诀
第九章 百日筑基
第十章 性光识光
第十一章 坎离交媾
第十二章 周天
第十三章 劝世歌
2.《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3.吕祖《三尼医世说述》
序
原序
《医世说述》
第一步说法大壮<此处为图>
第二步说法<此处为图>
第三步说法<此处为图>
第四步说法复<此处为图>
第五步说法临<此处为图>
第六步说法泰<此处为图>
4.吕祖《金玉经》
除魔章第
悟道章第二
万源章第三
总一章第四
救苦章第五
归真章第六
金液章第七
玉液章第八
《金玉经》陈克置源跋
《金玉经》田镜源跋
5.纯阳演正《既济真经》
序
(三)乩述
1.吕祖《心经》
2.吕祖《三世因果说》
孚佑帝君自序
原序
《三世因果说》
3.吕祖《河洛天人一贯讲》
子虚张真人序
子易李真人序
海蟾刘真人序
玉蟾白真人序
自序
河洛天人一贯讲解
4、《忠孝诰》
小序
重刻《忠孝诰》序
正阳帝君《忠孝诰》序
《忠孝诰》总论
《忠诰》上卷
《忠诰》中卷
《忠诰》下卷
《孝诰》上卷
《孝诰》中卷
《孝诰》下卷
《忠孝诰》总跋
圣德诸品经
小序
《前八品经》小序
重刻《八品仙经》原序
合刻《八品仙经》原序
《八品仙经》自序
《八品》图象
5.《前八品仙》
经开偈
……
中册
下册
……
序言 董君沛文,余之旧知,修太上之大道,传龙门之法脉,以居士身,扶玄元教。悟大道之理,兴实业以济世;契圣祖之心,用慈俭而化人。投数千万巨资,复兴玉清名观;历五六载苦功,重塑仙真金身。昔日捐资于学府,助学者编辑圣典;今则统众于京都,携道友点校仙经。经书流通,可辅正道之传承;道术修炼,能健国民之身心。
道依教传,法随文化,经能载道,书可救世。道法经书,玄门之珍宝;历祖仙真,太上之法裔。余注《道德》,讲《参同》,解《阴符》,冀弘道于斯世;栖楼观,住白云,理道协,愿兴教于十方。文字之功不可没,经书之教不可废,道院之根不可除,祖师之业不可亡。今董君发愿,出版圣祖仙真之经书,建立养生修真之道院,乃振兴玄宗之作为,实双修功德之正道。山人闻之,随喜赞叹。
是书系总名日: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言道学则道教在其中矣,论文化则经法在其中矣。三百年来,道门未能大兴;一甲子际,经书不见普印。虽日气运,亦关人谋。人能弘道,众志成城。方今之世,政通人和,宗教复兴,信仰自由,正我道门光大之时也。董君应缘而出,邀学界之名流,统道门之同修,整理仙经,出版道书,化道教于日常,传正法于当世,使道流有道书可读,冀信众有道法可习。功益斯民,德泽后昆。
仙学丹道,摄生要术,最宜普世而利民者也。今以吕洞宾、张三丰仙书为发端,继则编陈图南、李道纯、陆潜虚、李涵虚、傅金铨、闵小艮诸仙全集。是则道门罕印之书,名山深藏之典,如能精编精校,广传广化,则太上之道脉能扶,仙真之正法可续。道济天下,德化苍生,斯功巨矣。
唐山玉清观,古仙葛洪访道之处、真人三丰隐修之地。仙迹随道书以神化,大道借名观而传承。经千年风雨以护道,因国初地震而败落。董君沛文,睹道院之残垣,望断壁之朽木,不忍坐视,乃发心重建玉清道观,再塑三清真容。今则观成而道化,复思经教而民敦。劝善化人,移风易俗,敦伦尽诚,此道教之所当为也;养生强身,修真还丹,羽化飞升,此道士之所当修也。劝善当藉经教,修真须知法诀。
文摘 上册
一、传记
(一)本传
《本传》小序
吕祖对正阳帝君欲度尽众生,方肯上升。迨上升之后,复行化度世,是以由唐迄今,隐显变化不一。世称吕仙,其自称日回道人,日无上宫主,究证位无上圣师,灵迹极多,不能尽载。本传止据原传叙次,间有增入,并分注处,以备参考。至传闻之异,有谓本唐宗室姓李,或日名珏,或日名琼,以夫妇人山双修,易姓吕;或日举进士第作令,或日举进士不第;或日六十四岁游长安,遇正阳帝君;或日六十四岁上朝元始玉皇;或日四月十四日生;或日八月初四日生;其生之年,或日贞观,或日天宝,或日贞元,种种不一。吕祖尝日:“呼牛应牛,呼马应马,世人之谬,乃真乃假。吾唐以前,吾亦何有也?”其言达矣。夫太上降生,指李为氏;雪山初诞,从胁而出。以及二龙绕室,五星在庭,神灵之征,历历不爽,仙佛圣贤之生,由来异矣,若吕祖吾又乌能测之哉。
赞《肖像图》
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千秋大道。
自古至今,因缘非渺。信笔描来,当前写照。
又
一剑横秋,清风两袖。道在函三,丹成转九。
苍梧北海,白云帝乡。甘河一滴,源远流长。
吕祖本传
吕祖名岩,(一作严)字洞宾。(《全唐诗》一字严客)世为河中府永乐县人,(一作蒲阪,一云向居东平,继迁京川)曾祖延之,仕唐终河东节度使,祖渭终礼部侍郎,父让海州刺史。(一云有温、良、恭、俭四兄)贞元十四年,(一云贞观丙午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母就蓐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一白鹤白天飞下,竟入帐中不见(仙经谓在天宫历劫奉元始命降生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