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页码:48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811360790
条形码:978781136079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是21世纪中国和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恶性肿瘤的流行多是用死亡统计的资料进行描述。如,恶性肿瘤在我国居民全死因中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11%,90年代初为18%,在最近公布的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中,该比例上升至22%。死因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对我国居民生命与健康的威胁上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登记方法和统计指标
一、登记方法
(一)肿瘤登记处的设置
(二)新病例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的内容和项目
(四)肿瘤死亡病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五)肿瘤病例的随访
二、常用统计指标
(一)发病(死亡)率
(二)分类构成
(三)年龄别发病(死亡)率
(四)年龄调整发病(死亡)率(标准化发病(死亡)率)
(五)累积发病(死亡)率
(六)截缩发病(死亡)率
第三章 分类与编码
一、历史与发展
二、国际疾病分类IcD一9的肿瘤分类和编码
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肿瘤分类和编码
四、国际疾病分类(ICD-O肿瘤学)
(一)解剖学分类部分
(二)形态学分类部分
(三)生物学性质分类部分
第四章 登记资料的上报要求与审核流程
一、2004年登记资料收集上报要求
(一)数据基本要求
(二)各登记处报送的材料应包括
二、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对上报的登记资料审核流程
第五章 登记资料的审核与评价
一、2004年全国各肿瘤登记处概况
(一)登记处分布
(二)登记地区覆盖人口
二、登记资料的质量评价
(一)登记地区报告病例数
(二)登记地区使用的疾病分类编码
(三)组织学诊断确认的比例(MV%)、未指明部位及原发部位不明(继发)的
恶性肿瘤病例所占的比例(0&U%)
(四)同期登记的恶性肿瘤死亡数与新发病例数之比
(五)登记地区的2004年与2003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比较
三、小结
第六章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
一、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
(一)全部恶性肿瘤合计(COO~C97)发病率
(二)全部恶性肿瘤性别年龄别发病率
(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率
(四)各部位恶性肿瘤发病主要分析指标
1.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男女合计(2004)
2.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男性(2004)
3.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女性(2004)
4.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男女合计(2004)
5.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男性(2004)
6.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女性(2004)
7.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男女合计(2004)
8.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男性(2004)
9.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女性(2004)
(五)各部位恶性肿瘤性别年龄别发病率
1.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男女合计(2004)
2.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男性(2004)
3.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女性(2004)
4.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男女合计(2004)
5.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男性(2004)
6.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女性(2004)
7.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男女合计(2004)
8.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男性(2004)
9.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女性(2004)
二、恶性肿瘤死亡
(一)全部恶性肿瘤合计(COO~C97)死亡率
(二)全部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三)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率
(四)各部位恶性肿瘤发病主要分析指标
1.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男女合计(2004)
2.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男性(2004)
3.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女性(2004)
4.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男女合计(2004)
5.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男性(2004)
6.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女性(2004)
7.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男女合计(2004)
8.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男性(2004)
9.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 女性(2004)
(五)各部位恶性肿瘤性别年龄别死亡率
1.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男女合计(2004)
2.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男性(2004)
3.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女性(2004)
4.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男女合计(2004)
5.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男性(2004)
6.全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女性(2004)
7.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男女合计(2004)
8.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男性(2004)
9.全国农村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 女性(2004)
第七章 各登记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主要分析指标一、各登记处男女恶性肿瘤发病主要分析指标
(一)北京市
(二)天津市
(三)河北磁县
(四)河北涉县
(五)山西阳城县
(六)辽宁沈阳市
(七)辽宁大连市
(八)辽宁鞍山市
(九)辽宁本溪市
(十)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
(十一)上海市
(十二)江苏金坛县
(十三)江苏海门市
(十四)江苏启东市
(十五)江苏连云港市
(十六)江苏淮安市楚州区
(十七)江苏建湖县
(十八)江苏大丰市
(十九)江苏扬中市
(二十)江苏泰兴市
(二十一)浙江杭州市
(二十二)浙江嘉兴市
(二十三)浙江嘉善县
(二十四)浙江海宁市
(二十五)安徽马鞍山市
(二十六)福建长乐市
(二十七)山东临朐县市
(二十八)山东肥城县
(二十九)河南林州市
(三十)湖北武汉市
(三十一)广东广州市
(三十二)广东四会市
(三十三)广东中山市
(三十四)广西扶绥县
(三十五)四川盐亭县
(三十六)云南个旧市
(三十七)甘肃武威市
(三十八)江苏赣榆县
(三十九)江苏灌云县
(四十)广东深圳市
(四十一)重庆市
(四十二)广东苍梧县
(四十三)江苏东海县
二、各登记处男女恶性肿瘤死亡主要分析指标
(一)北京市
(二)河北磁县
(三)河北涉县
(四)山西阳城县
(五)辽宁沈阳市
(六)辽宁大连市
(七)辽宁鞍山市
(八)辽宁本溪市
(九)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
(十)上海市
(十一)江苏金坛县
(十二)江苏海门市
(十三)江苏启东市
(十四)江苏淮安市楚州区
(十五)江苏建湖县
(十六)江苏大丰市
(十七)江苏扬中市
(十八)江苏泰兴市
……
第八章 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附录
……
序言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是21世纪中国和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恶性肿瘤的流行多是用死亡统计的资料进行描述。如,恶性肿瘤在我国居民全死因中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11%,90年代初为18%,在最近公布的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中,该比例上升至22%。死因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对我国居民生命与健康的威胁上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人口中肿瘤的发病统计则是一个长期待决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05年全球共新增1100万例恶性肿瘤病例,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2500万例恶性肿瘤现患病例。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全球抗癌计划,即,在2005~2015年期间减少770万恶性肿瘤新病例,相当于2005年全年新病例数。为实现这个计划,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与战略,一是减少危险因素暴露策略--预防能够预防的(约40%);二是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策略--治疗能够治愈的(约33%);三是姑息治疗策略--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四是加强国家管理、强化监测和评估能力策略--成功的管理。我国卫生部已将肿瘤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全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健康中国2020行动计划。
全面、准确和及时掌握人群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及相关因素信息是肿瘤预防和控制的基础工作,而单纯依靠死因的统计已经不能满足肿瘤防治工作的需要。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加速推广我国肿瘤登记工作,2002年卫生部责成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和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建立“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资料的收集、审核和出版,编写肿瘤登记指导手册,开展培训,组织研讨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应用国际上通用的癌症统计方法,将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43个市县7190万人口2004年的肿瘤登记资料进行系统汇总整理和分析,编撰出版《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04年)》。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自下而上逐步将肿瘤登记纳入常规工作,反映城乡人口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的第一部肿瘤年度报告。相信该年报的出版定能为我国的肿瘤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