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怎样让孩子服你

发布时间: 2010-04-21 03:27:32 作者:

 怎样让孩子服你


基本信息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2550661/9787802550667
条形码:97878025506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这《怎样让孩子服你》共分六章,从学习上、生活中、习惯的培养上等六个角度说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问题,使得父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信服、心服、口服。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来说,就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个天才般的孩子,是没有道理被埋没的,除非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让各位家长从现在开始,从看《怎样让孩子服你》开始,做一个明智的家长吧!
编辑推荐 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 也是世界的公民 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 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马卡连柯(前苏联教育家)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弗朗西斯培根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陶行知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天底下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
只有高明的父母才能为孩子造就美好的未来!
目录
第一章 充实自己,理解孩子——让孩子在知识上服你
二、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
三、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
四、让孩子学会放松
五、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
六、鼓励孩子全方面发展

第二章 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在心里佩服你
一、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二、体会孩子的感受
三、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
四、给予孩子私人的空间
五、和孩子密切相处
六、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第三章 平等,真诚——让孩子在理解上服你
一、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二、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
三、让孩子学会失败
四、保障孩子的一些权利
五、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
六、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第四章 聪明的家长善于培养孩子——让孩子在智慧上服你
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二、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三、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
四、善于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五、要孩子自主
六、让孩子爱上书

第五章 培养孩子学会学习——让孩子在方法上服你
一、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二、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
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寻找孩子的特长
五、运用科学的方法使孩子爱上学习
六、给予孩子自己摸索学习的机会

第六章 给予孩子无限的爱——让孩子在关怀上服你
一、用心去赞美孩子
二、百善孝为先,让孩子有孝心
三、帮助孩子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四、爱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
五、爱要有原则
六、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
序言 关于教育,这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困惑,相信在大家心里,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我们感到每天都是新的。社会在变,环境在变,过去适用的教育方法到了今天就不一定适用了,所以作为家长要随着环境的变迁,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方法进行调整,才能适应长大的孩子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
当你有了孩子,你是如此地关心他的成长,他的第一个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迎着你的召唤蹒跚学步,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用他稚嫩的小手摸着你的脸安慰你的痛苦,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校,第一次拿回成绩单让你签字,第一次为你做饭……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对你来说都是人生的重新体验。它是快乐的体验,是能让你抛掉一切烦恼的体验,是让你从内心深处得到满足的体验。然而,快乐每增添一分,你的忧虑似乎也毫不留情地增加一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当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你几乎开始怀疑自己,怀疑孩子,你甚至怀疑你们之间是无法沟通的,怀疑你和孩子以前的情谊将成为过眼云烟,迷茫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是要放弃还是要在痛苦之中继续挣扎,你不知道答案而无所适从。
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现实中认为孩子不如意的父母十有八九,有的孩子在父母和他人的眼里,甚至会成为十足的“坏孩子”。对于表现一般的孩子,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可以放得很低,但当父母有一个不乖的孩子的时候,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无比痛苦的事。这样的孩子会使家庭失去和美,使父母失去希望,使生活麻烦不断,使父母脸面全无……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曾有个“坏孩子”的父母说:“看到孩子这样,我连死的心都有。”为什么父母“连死的心都有”?原因就是当父母看到自己孩子“坏”时,他们束手无策,没有有效的办法对他的坏孩子进行管教。在父母的心里,对自己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认为孩子已经“病人膏肓”,已经无可救药了。
所以我们发现,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我们充满智慧和耐力。什么才是跨越代沟、进入孩子心灵世界的钥匙,怎样才能与我们的孩子亲密无间的沟通?父母首先要明白,有时候青少年的疯狂根本是毫无理由,无理取闹,他们只是叛逆。不幸的是,你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是的,天凉了让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凉可就是要光着脚丫,每天就是不要刷牙,吃饭就是要把饭弄得满桌子都是,见到长辈不懂得礼貌,在屋里总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吃饭的时间可就是还要看电视,从来不主动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家里充满呵斥和吵嚷声,可是没用,火药味越发浓烈,问题却解决不了。
无忧的物质生活、空前的学习压力、紧密的亲情缠绕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生活写照。孩子们有许多疑问:我的快乐在哪里?我的痛苦源于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因为不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疑惑的家长也要问:我的孩子怎么了?我的教育错在哪里?
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被动接收,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者做事情,那么当他步入社会时,也不会被重视的。所以家长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成功打下结实的基础。
教育孩子是百年大计,当今社会、学校、家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国内外的出版人士也把眼光转向望子成龙的亿万父母,每年有许多“父母必读”类的新书摆在书架的显眼处。但家长面对各种版本的教子书,也不一定能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而这本《怎样让孩子服你》将是给您一次学习教育的技巧与接受教育训练的机会,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交流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怎样让孩子服你》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理解,对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能给与家长一个很好的参照。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选择有趣、能得到表扬的事情去做的,只要父母亲的方法恰当,孩子也可以“懂”你的心的。
这《怎样让孩子服你》共分六章,从学习上、生活中、习惯的培养上等六个角度说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问题,使得父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信服、心服、口服。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来说,就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个天才般的孩子,是没有道理被埋没的,除非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让各位家长从现在开始,从看《怎样让孩子服你》开始,做一个明智的家长吧!
文摘 你不能一味地责备打骂,因为你这个时候是孩子的朋友,不是父母,而朋友是要互相帮助的。所以,这时,你要善意地帮助孩子消除犯错后害怕挨骂的惊恐,再帮他找到犯错的原因,然后共同寻找一个可以改正错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告诉孩子,犯错不可怕,可同样的错再犯就不应该了。这样一来,相信孩子不会有压力,也会认同你这个父母朋友。
其实,在一个父母都要繁忙下作的家庭中,孩子最缺少的不是和大人一起玩游戏、学知识的时间。因为他每天8个小时的时间都在和幼儿园的阿姨、小朋友们玩这样那样的游戏,学这样那样的知识。他们需要的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接触社会,去看高楼大厦的铺建,去看上下班高峰的车水马龙,和你一起买东西,一起打扫家庭卫生,或者就是简单地和疲倦的你一起在沙发上躺着,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最大的快乐。因为这样,孩子才觉得和你是平等的,他才会融入了你的社会生活。
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在自我娱乐方面有很大差别,想自已玩的孩子自然会自己玩,这时,作为父母,你千万不要去絮絮叨叨、指手画脚地去教他们了。站在朋友的立场,你要做的只是鼓励和欣赏而已。陪伴孩子并不是非要做点什么、说点什么,你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你旁边玩他的东西.而你干你的事情。不要认为这样做还不如放他们进单独的孩子游戏室,对7、8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就算在玩,他们也不愿意完全离开你,如果你不在,反倒会因为经常想找你而中止自己的游戏。
如果你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不是一种享受,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也没有从中得到快乐。你不快乐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你的应付,你并没有真正去爱上这段时间,更不要说去享受了,你没把孩子当朋友看待,而只是纯粹地“陪”孩子。你把你的时间和孩子的时间分得太清楚,并且把这一段时间看成了孩子的时间。这样和孩子在一起,你显得很被动,注定要产生不满足感。每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你喜欢在自已的时间里随意收拾房间吧?你怎么知道孩子就不喜欢呢?
所以,不要先把孩子排除在你的世界之外,再专门抽出时间走进孩子的世界,只要有心,只要用心地和孩予交朋友,你们拥有的世界本来就是相同的。
读书人网 >家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