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1995-2004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品牌有价

发布时间: 2010-04-21 03:38:21 作者:

 1995-2004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品牌有价

  • 市场价:¥150.00
  • 卓越价:¥105.00为您节省:45.00元 (70折)
  • VIP 价:¥101.85 SVIP价:¥99.75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801972961
    条形码:978780197296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这是第一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成长轨迹研究报告。该研究不但如实,记载了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10年成长轨迹,而且更揭示了其背后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专家论点及数个之前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资料书,本研究适用于所有与品牌有关的机构和个人,如资本运作人、企业领导人、品牌经理、品牌传播及管理人员、品牌规划与设计的专业人士、广告人、媒介营销人员以及从事品牌、广告或营销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大学师生。

      《品牌有价——1995~2004中国品睥价值报告》是一本由艾丰先生牵头、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历经10年研究完成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也是我国第一本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名牌构成内涵与发展规律的资料文献,具有很高的内容含金量。本研究客观记录了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研究工作的过程,每年在大量分析名牌企业及全国各行业经济指标数据基础上,形成有数据支持的并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品牌研究报告。
      本研究收录有10年来每年的中国品牌价值研究报告、一直没有完全解密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方法、国际相关品牌价值排行及方法参照、珍贵的企业走访图片、经历的与品牌价值排名有关的小故事、反映这项工作轨迹的新闻报道、与之相关的专家文章、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我们组织的访谈、座谈、研讨等录音整理。
      本研究主编为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我国著名经济理论专家艾丰,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静担任常务副主编并主笔。作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研究的创始人、实际操作者,正值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十周年之际,推出这本书,作为十周年的纪念,与读者共同分享10年来的经历与轨迹。
    媒体推荐 书评
    第一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成长轨迹研究报告。本研究不但如实,记载了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10年成长轨迹,而且更揭示了其背后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专家论点及数个之前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资料,本研究适合于所有与品牌有关的机构和个人,如资本运作人、企业领导人、品牌经理、品牌传播及管理人员、吕牌规划与设计的专业人士、广告人、媒介营销人员、以及从事品牌、广告或营销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大学师生。
    《品牌有价:1995-2004中国品牌价值报告》更多体现的是市场文化的概念,营造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一种氛围。它的意义在于使得中国人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这是目的。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我国著名经济理论专家 艾丰
    本书为过去十年品牌的成长留下了珍贵的记录,我们从中能读到未来品牌的发展方向。十年磨一剑,剑的锐利全在剑锋,而对企业来说,“品牌”就是剑峰。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经济频道总监 郭振玺
    《品牌有价:1995-2004中国品牌价值报告》中的排名是非常严肃、认真的,特别对海外投资者很有参考价值,作为一家非羸利机构,我们很看排名的客观性、咨询的参考价值。
    ——哈佛大学商学院亚太研究中心执行董事 邓蕴美
    一旦建立了品牌评价基础,就可以在时间坐标上绘制品牌价值变化曲线。因为一年一度,管理者便可以通过品牌微量变化曲线,很快辩认问题所在并很快纠正。
    ——美国《金融世界》杂志
    作为品牌建立专业行业的一份子,很欣喜地看到中国概念及操作的不断专业化的过程,以及这本专门研究中国知名品牌成长轨迹的《品牌有价:1995-2004中国品牌价值报告》一书的诞生。
    ——奥美广告大中华区董事长 宋秩铭

    编辑推荐   这是第一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成长轨迹研究报告。该研究不但如实,记载了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10年成长轨迹,而且更揭示了其背后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专家论点及数个之前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资料书,本研究适用于所有与品牌有关的机构和个人,如资本运作人、企业领导人、品牌经理、品牌传播及管理人员、品牌规划与设计的专业人士、广告人、媒介营销人员以及从事品牌、广告或营销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大学师生。
    目录
    序一
    序二(艾丰)
    前言(王静)


    第一部分 中国品牌价值报告(1995-2004)(北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文摘 书摘
      1996年4月16日,我们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首次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研究结果发布会。
      晚上,长虹外宣部长童学军找我,要我们提供评价结果证明,他们要刊登广告。
      当时,由于社会上各种名牌评比泛滥成灾,引起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几大部委联合发文件,要求制止各种评比。  
      我们一出生,就赶上这个形势。虽然我们不是滥评比,但是,品牌评价必然有个排序,极容易与评比混为一谈。我们小心翼翼地进行这项探索性研究,为了防止企业对我们的额外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发函,就公开说明此次评价不收费。
      首次评价结果,我们定位于研究讨论,不做评价结果的公布。如果由于广告惹出问题,我们的研究,我们的探索就将功亏一篑。
      我说,这次评价结果,我们也不在媒体刊登,也不准许企业做广告。因为是第一次,主要目的是研讨,征求意见。
      小童急了,“我们版面都是事先买好的,你不准刊登,几十万元的损失怎么办?”
      我是记者出身,我知道这种具有爆炸性新闻价值的东西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那不行。你马上通知新闻单位,撤版。”
      “来不及了。我提前半个月就付款了,按照约定,发布会结束第二天就要见报。这个版是无论如何也撤不掉了。时间来不及了!现在叫我怎么办?”
      情况紧急。
      我立即向我们的总顾问艾丰汇报。最后商量决定,只准许长虹一家做广告,算是投石问路。另外,立即起草紧急通知,给各新闻媒体发传真,不经过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盖章同意,任何有关品牌评价结果的广告都不能刊登。
      长虹这块大石头扔出去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几大中央级报纸在同一天如期刊登了长虹品牌价值87.61亿的大半个版广告,极其醒目。
      几乎就在那几天,长虹策划出台了历史上首次震惊全国的长虹彩电降价,与洋品牌公开挑战的消息。
      也几乎在同时,长虹股票急遽攀升,由十几元一路高涨,最高涨到每股60多元。毫无疑问,品牌价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回忆那段历史,小童自己都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长虹是最大的受益者。
      从那以后,尽管各个品牌价值都有增长,但是,长虹的87.61亿,人们记忆最深刻。
      当然,一石激起千层浪!
      反响多是赞同。许多人打电话,对中国自己品牌终于有身价表示祝贺。
      但是,争议是不可避免的。最大的争议来自业内。
      一些评估行业管理者说
    ……
  • 读书人网 >营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