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环境管理学

发布时间: 2010-04-21 03:45:12 作者:

 环境管理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页码:188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
ISBN:9787801359544
条形码:97878013595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环境科学基本知识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的广大经济管理干部、环保干部、工程技术干部和大专学生、社会青年,供他们自学阅读,并可做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共9章10余万字分为3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环境管理概述,第二章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三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二单元是环境管理的战略重点,包括第四章依靠技术进步推行清洁生产,第五章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第六章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第三单元运用环境经济手段强化环境管理,包括第七章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第八章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第九章环境监督管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环境管理学概述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涵义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创建阶段
第二节 开拓阶段
第三节 改革创新阶段
第三章 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协调发展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论
第三节 生态理论
第四章 依靠技术进步推行清洁生产
第一节 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工业发展
第二节 清洁生产概述
第三节 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第五章 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涵义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 创建生态城市
第六章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第二节 建立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战略
第三节 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第七章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第一节 我国环境法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及环境法的实施
第三节 环境管理制度
第八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排污收费
第三节 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第四节 排污权交易
第九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一节 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 环境监督管理的内容与重点
第三节 环境监督管理的实施
第四节 环境监理
……
序言 回首二十世纪,既是人类社会获得物质财富最多的世纪,也是人为破坏环境最严重的世纪。在品尝了自己酿成的恶果后,国际社会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开始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征程,实现了人类环境认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20年后的1992年,100多位国家首脑出席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问题,明确提出摒弃传统增长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环境认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全民环境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幅度最大的时期,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时期,也是环境保护发展最快的时期。正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落实到各项发展进程之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环保投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才使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以基本控制,一些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开始得到改善;正是由于工业企业界不断改革创新,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加强污染治理,才使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得以控制并有所减少;新闻界环境宣传和舆论监督的日益广泛和深入,既揭露了破坏环境的行为。
文摘 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经济增长有可能给环境带来污染与破坏,但也只有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关键在于通过全面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技术、社会相结合,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在“人类一环境”系统中,人是主导的一方,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主要方面。所以,环境管理的实质是影响人的行为,促使人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可承受的经济发展,达到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仍能保持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二、环境管理概念的发展 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之前,尚无明确的环境管理概念,环境问题基本上被看做是由于工农业发展而带来的污染问题。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去净化和减少污染,以及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去限制排污。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环境保护机构,有些发达国家在60年代末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机构,其工作范围主要是控制污染,同时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也开始重视。总之,这一阶段的环境管理就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施加影响”。
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初步阐明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不能只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治理污染,还要用一种更完善的方法从发展过程中去解决环境问题。发展的情况不同,环境问题的类型也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常常是由于极端贫困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不足造成的;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则主要是缺乏全面规划和对自然环境价值认识不足造成的。
读书人网 >管理学

热点推荐